第200章 钓鱼(2 / 2)

农业系偶像 影子有心 3853 字 2020-08-17

【石头上的什么鬼虫子,水里的虫子也都长得那么可怕吗?】

学生拿着这块石头去让李程昕辨认。

李程昕自然没有问题:“这是扁蜉。”

“蝙蝠?”一边还在折蕨菜的学生大吃一惊,“这里还有水生蝙蝠?”

听到这毫无逻辑的问话,众人不由得大笑起来。

李程昕继续道:“扁蜉是蜉蝣目中的一科,主要特点就是身体各部分都是扁平的。蜉蝣的成虫翅膀不能折叠,是一种古老而特殊的体型结构,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

说到蜉蝣,最有名的还是它们“朝生夕死”的特点。事实上,关于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完全符合事实。

蜉蝣一生要经历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4个时期。蜉蝣交配后,将卵产在水中,一段时间后孵化成稚虫。蜉蝣的稚虫期时间较长,可达数月或1年以上,最长可蛰伏3年,也就是现在的扁蜉状态。稚虫长年生活在水下,主要在淡水湖或溪流中,食物主要是水中草类、藻类和孑孓等。所以,就某种程度来说,蜉蝣还是一种有益的昆虫。

在稚虫期,蜉蝣要经历20多次蜕皮,才能慢慢长大为亚成虫,亚成虫出水后停留在水域附近的植物或石块上,再经过24小时左右的时间完成蜕皮,最终成为成虫。

蜉蝣成虫的寿命很短,少则几小时,多则1至2天,少数能超过10天。蜉蝣一旦变为成虫,其口器就会退化,失去进食的功能。因而,成虫期的蜉蝣便会处于不吃不喝的状态,只能依靠之前积蓄在体内的能量来维持生命,所以,蜉蝣生存时间就变得短暂了。

话题回到钓鱼上。

“扁蜉作为钓饵,是溪流中的淡水鱼无法拒绝的美味。”

这个喜欢钓鱼的学生熟练地抓起一只扁蜉,抓住尾部,把一根简易钓钩穿在扁蜉的胸腹之间。

将钓钩甩入水洼的深水区,理论上深水区应该有不少鱼类隐藏其中,那里可以躲避鸟类等天敌的捕食,鱼的警戒心减弱,也更容易咬钩。

“咦?”刚刚把鱼饵甩进水中,学生手上一沉,再次提起鱼竿,上面赫然挂了一条甩动着尾巴的小鱼,“诶,我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怎么就上钩了?”

李程昕接过被拎在半空的小鱼:“这是条雅罗鱼的幼鱼,诶,它不是咬钩上来的,是指这鱼钩刚好挂住了它的鱼鳃。”

大概是由于平时没什么人来这边钓鱼,另一边的其他去钓鱼的学生很快也纷纷有了收获,用扁蜉做的鱼饵也很受欢迎。

一时间人人提竿,钓上的几乎都是雅罗鱼的成鱼,瞬间把第一条被“勾”上来的幼鱼给比了下去。

雅罗鱼的内脏容易腐坏,因此钓上来的鱼立时就要剖好。

三叔拿起镰刀,给雅罗鱼剖腹,颇有一番杀鸡用牛刀的风范。李程昕则接手剖开的鱼,取出其中的内脏和鱼鳃。

修好的鱼洗干净后用细竹枝从鳃里穿过,口中穿出,串成一串。竹枝末端的竹叶则阻止了鱼下落的趋势,一串青灰带红的雅罗鱼在竹叶的背景之下十分好看,引得几个因为捉扁蜉、杀鱼而跑得远远的女学生过来连连拍照。

“哇!这画面只在漫画上看到过!”

“第一次知道鱼还串得这么文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