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2 / 2)

丁堰余登时老泪纵横:这这不是陛下您吩咐的吗?

谢骨道:朕说什么你做什么?朕让你把家产都交给我, 你交吗?

丁堰余噎住这是一个意思吗?

行了, 谢骨道, 你不用这么夸张,半天的时间不至于传到不少百姓的耳朵里,只要你乖乖听话, 你和你全家的小命还是能保住的。

丁堰余犹犹豫豫,但也知道现在他全家包括他自己的命的的确确都捏在谢骨手里, 不配合也没办法。

名单呢?都交上来吧。谢骨道。

丁堰余这才从袖中掏出一份名单, 递给了谢骨:这些都是找臣寻求门路的举子名单,他们使的银两数目也都在上面了。

谢骨翻看了一下,点点头道:行, 估计等流言都传开后也没有举子敢来找你了,你先装成惊慌失措的样子,别露破绽,等此事收网, 朕准你告老还乡。

丁堰余听见谢骨的保证,这才大喜, 赶紧磕头道:谢陛下!

谢骨把那份名单收好, 摆了摆手道:行了, 你先回去吧。

丁堰余又行了一个大礼, 然后才恭谨地退出了这座宫殿。

谢骨在殿内又看了一会儿各方的情报,如今自己手下数万人都潜入了崇沃国和太弥山附近,那些生意的负责人也在不断传回情报,按照目前已知的信息来说, 万俟琳琅手上的兵力大概就是这些,如果还有什么隐形势力,大概就也是一些青楼酒楼了,总归武装实力不会太强。

这也在谢骨的预料之内,如果万俟琳琅兵力足够强,也犯不着潜入南罗利用公子言了。

虽然不知道原轨迹中万俟琳琅到底是怎么胜的,但依照谢骨推测,多半是她本来的兵力壮大,再加上她控制着公子言,借此策反了南罗国许多的大臣和将军,两相合击之下,才顺利干掉了原反派。

所以谢骨只要稳住南罗国内,就能削弱万俟琳琅一半以上的力量。

不过因为这个世界的许多信息并不足够可信,所以谢骨也不打算坐以待毙万俟琳琅明显是工于心计的人物,若是给她足够时间适应了变化,恐怕他俩还有得斗。

因此在之前谢骨清洗南罗官场的时候,还特意把这丁堰余留了下来。

丁堰余是个唯利是图的墙头草型人物,平时行事还算谨慎,在原反派面前也很会表现,所以能坐到吏部尚书的位置,而在谢骨所知道的原轨迹中,就是这人贪心不足蛇吞象,担任科举主考官时利用试题牟利,最开始两次都还很小心,直到这一次突然大张旗鼓地敛财,最后事情败露,被暴怒的原反派砍了全家。

而且公子言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在吹枕边风获得办案机会后,铲除了南罗朝廷上许多不服他的大臣,然后又换上了自己的人。

虽然已知万俟琳琅应该才是真的主角,这件事的本貌并非如此,但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丁堰余本人的品性和万俟琳琅的行事风格来看,科举舞弊案应该是真的存在的,但具体操作应该有所出入。

但既然丁堰余是个墙头草,谢骨自然是能抢先一步把这草直接拔回自己的屋子,而不是傻傻放任反而给了别人可乘之机。

丁堰余唯利是图,这么多年当然不可能一点错都不犯,谢骨一早就搜集了他的罪证,然后秘密召见,以此威胁丁堰余听命于自己。

当然,为了防止万俟琳琅那边可能会给丁堰余什么承诺然后反利用,谢骨还多喂了丁堰余一颗断肠毒药,这玩意儿是南罗国的秘药,解药珍贵无比,万俟琳琅也拿不出来否则她早就给自己解毒了。

所以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家人,还是为了自己的小命,丁堰余不得不听谢骨的命令行事。

之前说的准许丁堰余告老还乡也算是谢骨给的承诺了丁堰余贪了这么多年,真要翻罪证自然是可以直接抄了的,但谢骨想留着他给万俟琳琅和公子言下套,毒药也喂了,总该给点甜头,所以那句告老还乡,就是谢骨同意饶他一命的意思。

虽然还是丢官,但总比没命要好啊。

于是双方都很愉快,丁堰余高兴自己保住了命,谢骨则是高兴总算可以把公子言这项支出解决掉了虽然说了扣光公子言的份例,但毕竟人在宫里,不可能不花谢骨自己的钱养着。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万俟琳琅这拖家带口的也不会留在宫里了这一张张吃饭的嘴,简直愁秃了皇帝的头。

三月初七,民间关于春闱试题泄露一案的流言纷飞,不少百姓、举子甚至大臣联名上书要求彻查,最终皇帝震怒,连夜召见了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似要彻查。

接着第二日,三月初八,皇帝免去早朝,亲往都城衙门升堂,十五位负责春闱的考官尽皆前往,数位高品级的官员旁听,所有明日要参考的举子也都被护城军队带到现场,另外还有无数百姓围观。

众目睽睽之下,所有举子的居处均被搜查,一样一样物品对照下来,竟真有数张写着相同文章的字条!

然此时考官之一的吏部尚书丁堰余却站了出来,手持一道帝王圣旨,直言考题泄露乃子虚乌有。

所谓那些相同的文章考题,其实根本就不是本次春闱的题目。

丁堰余站在厅内,先是朝着主审位置上的谢骨拜了一拜,然后才转向外面围观的百姓和普通举子,也请罪似地作了个揖,道:此事乃我与陛下的主意!科举乃国之要事,万万马虎不得,这一届春闱的意义又实在重大,为了以防万一,才出此下策,防的就是有人居心叵测!

他拾起一张写有所谓考题文章的字条,道:大家请看这篇文章,中间共有五句,而每一句的开头第一个字,连起来,正是人无信不立!此乃陛下专门做的藏头记号,就是为了到时能捉出这些无信无德之人!

接着丁堰余又拿出一份名单:这是我记录的那些企图向我行贿的举子的名单,昨日就已呈交给陛下,今日在衙门升堂,为的就是惩治这些破坏考试公平,损坏国之根本的奸佞之人!

谢骨也从袖中掏出了那一份折子,直接递给了刑部尚书:念吧。

刑部尚书当即恭谨接过,然后一个一个名字念了出来。

每念一个,就有一个举子被护城军的士兵给押到了堂上。

这一届参加春闱的举子约莫数千人,最后一个名字念完,被押到堂上跪下的举子竟也有近百人了!

这可是相当恐怖的一个比例了!

谢骨看了看这些举子,随后冷笑道:汝等可知罪?

帝王高坐于堂上,浑身威压一散开,加上本就是证据确凿容不得反驳,所以很快就有举子趴下,痛哭流涕道:小人认罪!小人知错!陛下饶命啊!

谢骨却道:此事怎能是朕说绕过就绕过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本就不是朕能动摇的,来人,把他们关入大牢,务必尽快判决!

刑部尚书连忙跪下领命。

谢骨目光冷厉又扫了一圈还站着的举子们:朕知道,有心思的恐怕还不止现在跪着的这些,比如这些搜出来的文章,有些可不是从他们的住处搜出来的,但朕也不想冤枉任何一个人,所以刑部和大理寺会再仔细调查,诸位可以先安心考试,有罪之人朕不会放过,但无罪之人朕也不会冤枉!

许多举子又赶紧跪下谢恩。

接着谢骨却又道:科举是国之根本,本就容不得动摇,朕用假试题测验人心也是兵行险着,若是一个不慎泄露了消息,找不出违法无德之人还是轻的,万一被有心人利用煽动才是真的可能动摇了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