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魏晋 第37节(2 / 2)

无论魏晋 九州月下 6022 字 2020-09-06

玩家们呵呵了两声,上去就是举起拳头,准备物理说服。

还没打到,这位家主就变得温顺如羊,不但主动承认错误,并且愿意赔偿损失,求得原谅,还愿意把盐库打开,让玩家们想怎么拿就怎么拿。

“敬酒不吃吃罚酒。”玩家们刺了他两句,就去换盐了。

不过这盐库里还是最上等的泥盐——也就是湖水直接熬出来的盐,杂质超多,看到得人头痛。

在视频发出后,云玩家们很快翻阅资料,发现晋朝还没有过滤煮盐的法子,关中的缺盐会持续到五百年后的唐朝去。

总不能让他们在这开盐厂吧?这边这么乱,万一得了贡献奖,那是多少盐都换不回来的损失。

玩家们嘀咕了很久后,决定把盐过滤提纯法教给了裴家,希望下次来时能得到上好的纯盐。

于是接着家主们到大锅边,在对方以为要把他烹吃的恐惧中,以泥盐融水过滤,煮之——在亲眼见过石头盐在水煮之中化为纯洁的雪花盐时,裴氏的家主被惊呆了。

他当然知道这里的盐不好,只能贱卖给普通庶人,但未曾想到,世上还有如此解盐毒之法,而这些上党上,居然好不藏私,就告诉他了?

他们知不道,这代表着什么?

“君、君等为何如此……”一时间,羞愧与激动在心底翻腾,这裴氏家主,一时眼中竟然有了泪光。

这时,单谦之出来收拾现场,他温和道:“关中为盐所苦久矣,如今有解盐毒之法,还望君能煮水为盐,照拂子民,以解盐苦。如此,亦是我等功德。”

然后他主动解释起的他们过来是为了打通商路,不是为了结仇,先前的不愉快,因为城中无盐已久,士卒生怒,是他没能约束好生气的下属,希望贵主人原谅,莫要在意。

家主感动不以,不但答应会主动主盐去潞城换物,还请诸人多留些日子,他愿发动家中奴仆,为诸君煮盐,以报大恩。

单谦之当然谢过。

然后让玩家多去周围走走,向盐池庶民宣传下煮盐过滤去毒之法。

居然还有这种刷声望的好事,玩家们当然同意。

一时间,解城的庶民们也轰动了。

解池产盐不假,但盐毒甚重,卖不起价,吃这里盐的,不是胡人,就是贫寒无比的失地佃民,有些钱的,都吃青盐或是海盐,若是能去盐毒,不但每年能节约大笔钱,还能有新的进项。

如何能不感激?

于是的更多人在天寒地冻里加入了煮盐大军,一边是为了感激玩家们,一边是为了学习如何煮盐去毒。

……

十天后,玩家们踏上归途时,不但有了大量雪花盐,还带了一群准备去潞城做工的流民,浩浩荡荡,人数上千,还有庶民十里相送,成就感直接冲破次元,冲上了热搜。

-

随着地图的展开,“魏晋的世界”目前已经是很火的一档记录片节目,虽然很多人抗议称这根本称不上记录片,明明是综艺节目,但这并不能改变节目火了的事实。

至于节目里经常插播广告和各种品牌的logo这种事大家已经很淡定了。

当壶关的士人派出的商队来到时,就对店铺的各种现代化名字感觉特别茫然——连观众都抗议这潞城大街简直不像是古代小镇,而是做成古旧款的旅游商业街,各种品牌的衣铺食品比比皆是,就差在柜台上摆个二维码加pos机了。

但外观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重要的是,潞城真的有货。

就连刘琨大韭菜都承认,加了弹簧后的牛车,和平时的牛车,根本就不是同一种车!

潞城也没有在价格上太过为难,相反,他们的价格低到让商队都有些疯狂。

他们的白纸在壶关要卖上二十钱一张,这里却只要五钱一张,四倍的差价啊!

于是一番暴卖,花光了从官事到民夫们身上的所有铜板。

上党商团对此乐见其成,因为水磨坊和高炉余热的利用,加上开垦荒荒地和纺织业废料,潞城纸业的成本基本都是人力成本,平均下来,一个熟练工人每天可以舀纸一千余张,工钱为每日十钱,其暴利程度,已经达到了近500倍。

远远超过“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敢犯任何罪行”的安全线。

陶瓷也是一样的道理,优秀的细瓷碗用得是高白泥,普通的只用一般的瓷器黏土,就在潞城就有,从地里挖出来只要运费而已,一车两百斤的土拉到坊里约三十钱,以一个普通的十五公分直径瓷碗为例,需要泥料约一斤,可做碗两百个,成品率约40%,扣除燃料和窑炉折旧每个约一钱,原材料本是2.3钱,人工成本是每个一钱,平均下来,一个成品的瓷碗,总共成本要五钱多一点。

釉料用得是最普通便宜的长石釉,普通的瓷碗当然不要想如现代那样洁白无暇,但就算如此,也比现在的广泛使用的陶器要精致多了,更重要的是,中国自古便喜君子内敛之美,瓷器这种温润淡泊、天青雨过的气质,完全贴合了士族们的审美观。

相比之下,铜器过于锋、金器过于燥、木器过于粝、玉器又过少。

所以,这样的好东西,一个碗卖上百来钱,哪里过分了?

至于其它的东西,也是同样的道理。

现在这个时代,人力是最低廉的成本,倒不是说玩家们已经长出一副“大资本家的恶毒心肠”——血汗工厂主黄宗钦曾经想立过八小时工作制,但结果就是所有的工人跪在地上磕头请求,想要延长工作时间,过于多的空闲,反而让他们人心惶惶。

至于说涨工资——闹呢,魏瑾还要这些钱去搞基建、教育、军需呢。

壶关的商队主事走之前还看好了一大批货物,给了订金后,便用最快的速度赶回了城里。

他甚至可以想像,这些东西一但大量流入洛阳,会得到多少利益,如果如顺洛阳的入鸿沟,流向江东之地,又能是什么结果,钱财够了,家主再想入朝打点关系,那又会是什么样子?

光是想想,就会觉得热血沸腾。

别说士人不爱财,士人的逼格就是靠烧钱维持的。

他们飞快地回去壶关,带来的商品数量让震惊了这个小县城,家有亲戚的,很快便挑了些上品之物,乎朋唤友,好好地秀了一把,冬天大家正好没事干,温酒赏雪是士人日常,如此一来,潞城瓷潞城纸的名声便像长了翅膀,飞一样的传出去。

甚至到新年一月底时,洛阳的高层们,也得到下面的贡献孝敬,那印有浅色荷花牡丹寒梅松竹的信纸,为士人钟爱,很快,大量订单飞一样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