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魏晋 第123节(2 / 2)

无论魏晋 九州月下 5281 字 2020-09-06

-

我见诸船多有钱,诸船见港口,当然也是同样的心情。

在看着远方城市那极具东方风情的轮廓时,西方船队的水手与船长们,就同时发出了震天的欢呼!

到了,这是东方!

他们来到了东方,富庶的土地、拥有神秘文明、强大的实力、还有无数智者的东方!

从四月初到八月,整整四个月,没有在沿途港口停歇贸易,只顺着季风,顶着风暴,才拼死抵达的东方!

这次的航海过程并不平静,在印度半岛时,就险些被留下,而后来在中南半岛,又遇到了风暴,当时港口泊位不名够,很多没能进港躲避的船只都倾覆了。

以及在马六甲海峡,虽然很小心,但的在退潮时,还是有十来艘船触礁,没法再跟上船队,只能遗憾地就地修补,然后等待回航。

最大的一次损失,是在都元国处,因为一点小冲突,那里的土著放火焚烧了大量船只,一路下来,零零总总,他们总共损失了近三分之一的船。

但乘下的船长不但没有畏惧悲伤,反而一个比一个兴奋激动——坏掉一船就少一个竞争对手啊!

远洋贸易本就危险,而且是如些前所未有的长航,他们其实已经做好了探路的准备,并没有对一次性找到东方航线抱太大的希望。

但是,居然一次,一次就到了!

那美丽的丝绸啊,他们就要见到了!严还说过,丝绸只是东方的神奇物品之一,不输给它的珍贵事物,还有许多。

他们完全无法想像,要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比得上丝绸更美好,真的存在吗?

一时间,几乎所有船长都要求水手们,用全帆前进,一定要第一个进港!

第一个进入东方港口的船长——与秦国的初会面,带去本国国王的问候,这些将是会记入历史的伟大事件!

就在他们一个个激动万分时,突然间,海螺低声沉的号声,传遍了整个船队。

这是严在要求他们编好队列,依次进港。

……

好吧,这是严的故乡,当然得他第一个进。

几乎是立刻,船长们都放慢了速度,让一艘不是特别出众的船缓缓行进到队伍最前。

这只船队来得太突然,接到消息后吓得广州刺史王机要求立刻关上城门,严阵以待,本人更是登上高山,拿着孟岚送的单筒镜看了又看。

就在他紧张万分之时,看到那高高的桅杆上,挂起了一张赤色的旗帜。

北方的赤血旗。

王机气得破口大骂,差点砸了望远镜,前几天那个静姑娘是说有只船队要来,但这你娘的是“一只”吗?

很快,船只一一进港口,大量的俚人好奇地在码头上探头探脑,想知道这些是什么人。

但当那些夹杂着金发、褐发、蓝眼、碧眼的地中海人过来时,很多人纷纷尖叫出声,四散逃离。

然后才后知后觉的想起,管事好像早就说过,会来一只西域的船队,眼睛和头发长得不一样,于是又有一部份人悄悄靠过去,小心地凝视。

而很快,当先的那条船在港口停靠稳当,一名俊美端方的青年挂着愉悦的微笑,带着自己的老虎,走向了正在码头等侯的静*孟岚*深同学,他温柔伸出手:“孟姑娘,初次见面,久仰了。”

孟岚握上他手,笑容灿烂:“吾亦然。”

第135章 大开眼界

两位克制的首领级人物并没有产生什么火光四散的化学效应,他们相处的亲切且友好,甚至有些一见如故的模样。

当然,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并没有什么时间叙旧。

番禺港口虽然经过了扩大建,还是只有大约六十个木栈泊位,防止货船相撞,为了维持安全距离,这已经是港口扩建的极限了,而且这次是因为一次性来太多船的需要,若是一次性修太多泊位,以后没那么多船来,也不利于将来的维护。

至于说将来肯定是大港——废话,将来的大港还用什么木栈道啊,肯定要重修的。

所以,如今还有大部分的船都在海里,没有靠岸。

但这也是正常的,大型海船在遇到小型港口或者满泊位时,为了避免搁浅,都是放下小船,将大船上的货物运上岸,再用小船从岸上将买到的货物运到船上。

这样的同时也能防止不懂外国语言的船员到处乱跑,减少损失,也可免得被当地土著之类的袭击。

随后,这次的各船队都派来代表人物,浩浩荡荡的四十多个人,跟在严江身边神情激动又戒备——搞航海的都知道,无论哪个港口,都是很危险的,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信仰不同货物,很容易产生冲突。

死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赶出港去,那就白来白死那么多人了。

因此他们跟紧了严江,这是他们目前唯一的一个翻译。

入港的细节严江先前就已经安排得差不多,在和孟岚寒暄后,又向船队们的代表们介绍了这是本地港务官。

船队代表们立刻激动了,各种波斯语希腊语拉丁语就轰了上去。

而这时,孟岚身边已经走来两位国家队的成员,带着一口有些口音的古希腊语和他们交流起来,从容地当起了孟姑娘的翻译。

这些小哥哥们进入自己熟悉的领域后,整个人都都仿佛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把船队的代表们闪得有些自惭形秽,不过,他们这次来,是很有诚意的。

他们非常明白要怎么表达自己的诚意。

所以立刻吩咐水手,搬下来十数口大箱子,做为礼物,并且直接打开。

几位玩家没有说话,神情淡定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