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男主的炮灰寡嫂 第29节(2 / 2)

“缘何要将我顶好的姑娘,许给行为不检的混混。”

若不是心知肚明,张氏此次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林云芝或许能抠搜的掉一碗眼泪。

第52章 、灭继母威风

林云芝压下那点不如意, 明面还是维系该有的客套, 最末不能在这些耆老乡绅面前失了体统,由着张氏和她便宜爹拿住把柄,让李全沏些汤茶饮子, 而后牵着张氏的手拉着她入座:“蒙娘时刻惦记,儿心里头高兴,瞧您老久站着也不嫌腰疼, 快坐下, 喝些汤茶暖暖身子”

“你倒是有心, 不枉娘疼你一场”张氏颔了颔首, 手虚虚地搭着, 没准头轻拍着:“前头是娘大意,以为你在陶家的日子舒心快活, 当亲家母是真心疼你, 不好常串门, 免得被人说我上门打秋风,侮蔑你的名声, 却因忌惮这个、忧心那个, 一脚踩进别人算计的坑, 蒙在鼓里傻愣愣这好些时日,要不是前头娘听侄媳妇说, 还得错把仇妇当恩人呢?”

张氏说着一抹眼角,委实有本事,眼泪珠子要掉不掉的装腔, 她原就注重养颜,三十出头的妇人模样,细眉杏眼,眼尾虽有几道不浅不深的皱纹,却为她轻佻的长相平添两分风韵

怪说她爹五迷三道,原身娘病逝不过半年,林阔海便火急火燎迎娶张氏。

秋末入门,小寒前便得一子,其中的暗通款曲,早已是司马昭之心,一叶障目的法子,不过用来偏偏三岁顽童。

初时张氏对自己还多有疼爱,自打幼子林云出生,这后娘才有了话本里的影子。

原主那时还是个半大孩子,张氏前后落差变化,自以为是自己手脚不够勤快惹得娘不高兴,便想着帮衬家里讨好,前前后后把自己折腾成团团转的圆球。

后来张氏是重新待她好了,但自打那之后,林家不短她吃穿,不短她用度,像富家姑娘的养、像掌上明珠的捧,或许东拉西扯,她与什么都能东拼西凑都能寻出些相同之处,唯独在林家女儿身上,她无论怎么靠近模仿,仍旧找不出半点相似之处来。

原身性子软,迷迷糊糊当了十来年的“局外人”,性子养成好逸恶劳、不守安分,在左邻右舍里也是闲臭了名声,愈发不得她爹的喜欢,及笄时张氏替她草草寻了门亲事,打着门当户对的“旗号”,名正言顺的将她送出门

再不通关窍,临死前她也知道--她爹是真的厌弃自己,早前或许对母亲尚且留有几分愧疚,但在自己得寸进尺的日子里,出嫁前风风火火的一闹,原就寡淡的父女之情,彻底被斩的一干二净。

张氏这柄温柔刀,终究不见血的,在林家鸠占鹊巢。

这变了滋味的娘,如今裹着层糖霜,再拿关心的话来恶心她:“芝儿如今只管宽心,有娘替你撑着腰杆子,你爹同几位耆老为你做主,你若心底有苦,万不可憋着,没得憋出病来叫旁人称心如意”

她早已经恩断义绝的爹,这回也露出关切,动了动嘴唇说:“爹为你做主”。

林云芝眉眼染笑道:“哪有的事,爹娘莫不是听了谁的风言风语,瞧着看女儿如今的日子可有难处?”

她想张氏今日的阵仗,生意没法子做,心底有些发疼,白花花银子从指头缝遛走。

张氏自然下意识夸她懂事,叫她莫要逞强,那张嘴脸好似在欣慰闺女的懂事隐忍

奔波来的耆老倒不会连这点眼力见也没有,林家姑娘面白红润,哪里有受嗟磨之相,其中有个长相敦厚的,反驳道:“张娘子的话有些严重了”

张氏眉头一矮:“许是儿郎关心则乱,叫赵伯见笑”

“无妨”那姓赵的耆老摆了摆手说:“你自己有些分寸,今儿要议的事,趁早些处理,客套谴责的话,还是私底下再去与陶家计较”

这耆老的性情倒古怪,不肖像是被买通,脾性大的很,但既未买通张氏何故要带着他来,如今刚开场,便与她唱反调,别到时候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好在张氏听不见林云芝心底的吐槽,不然非得喊句冤枉。

姓赵的耆老,单名个柳字,为人品行忠厚,常年在村里头主持不平事,甭管事大事小,他都要插上一脚,拨乱反正说两句大道理,见天连轴转,好似比开封府里的青天老爷一日还充实。

听说林家姑娘被婆家欺负,张氏抱不平请动村里帮衬,虽不晓得为何独独漏过他,他依旧觉着是大事,自己得来,因而张氏见到他时,脸都涨成青紫色,又不敢开口劝,哑巴吃黄连,苦只能打破门牙和血吞。

黄氏半吊子听亲家唱完戏,淡淡道:“既然都说要计较,老婆子想问问,亲家要计较哪门子事?我如何不记得咱两家何时有过梁子?前两日,亲家不是还同我家老三媳妇有说有笑,才多大功夫,便翻脸不认人了?”

张氏眉头一塌,扬着股戾气:“我如今还称你一声亲家,无外乎是顾全两家的体面,你要装糊涂,这层窗户纸也没必要留着。”

“早先我就同你说过,要替芝儿寻门好亲事,当时你说自己会操办,拦着躲着不让我插手,听你立誓保证,我才信你三分,而后呢?陆家哪门糟践亲事,就是亲家母给我的交代?我死去的老姐姐若在天有灵,晓得有人如此诓骗她的孩子,非得寻你索命,既然你不愿做主,便让我亲自来,总归不能叫她一辈子耗在你们陶家做寡妇”

话音未落,黄氏先一声嘲讽:“恶心先告状,单就会嘴皮子漂亮,你能给老大媳妇相门好亲事?”

“别以为披着张人皮,就能盖起私底下肮脏的皮-肉,也别仗着自己有理就得寸进尺,老大媳妇如今还是我陶家的媳妇,你再有本事,我陶家不点头,你能如何?”

晋廷有法维系寡妇周全,但也得合乎情理,律法之外无外乎人情,陶家若是咬住不放,林云芝就算守丧期满,一样得留在陶家“当牛走马”。

张氏听了挑衅,登时委屈红眼,那些收了好处的耆老,趁着黄氏点的火,窜闹起来,平安村的耆老没敢明言,一则不愿开口得罪陶家--陶家才出个癝膳生员;二则,陶家长房儿媳与县老爷的关系亲近。

他们想着行事方便,私底下依旧得捧着人,两者相权,理所应当偏向后者,毕竟五十少进士,生员的福祸还远着,他们不见得能巴的上,因而他们今日并不是冲着陶家,实则是冲着林云芝来的。

擂台上的戏要怎么唱,全看陶家的立场--若不中意林云芝这儿媳,那矛头就得冲着陶家去,黄氏一番话,像条细而软的线,将两角的阵营不动声色连在一处。

“陶大媳妇,你话刻薄了”说话的是平安村阵营的,如今倒戈,谴责起黄氏:“虽说寡妇改嫁,要得娘家首肯,但你家长房脾性恪守,年纪且小,按理不该好生糟蹋了,”

赵柳也道:“女子未犯七出,德行敦厚者,若失良配,许再觅归宿”

张氏见风头偏向自己,冲着刘氏打了个眼招呼。

刘氏早早等着好戏登台,上前拉着林云芝的手,看向黄氏的眼中沁着不忿:“娘,大嫂待您如何,儿媳全看在眼底,比起亲娘也不逞多让,以为您会好生待大嫂,虽然我是小辈,却也得为大嫂抱两句不平”

“娘,您这回确实太过分了”

林云芝被刘氏莫名来的关怀扑个满怀,明明话里话外好言好语,她浑身骨头却不对付,不动声色的摆脱搭着自己的手,笑道:“我当你们所谓何事,论起相亲,我还是要解释解释的”

“婆母从未说过不许我改嫁,待我也极好,倒是娘同爹逼迫上门,恕我眼拙,没能瞧出来你们是为的我好?不说我还未改嫁,便是另得新夫,你们今日一闹,反而将我推至不忠不孝的位置,明白的知道你们为我好,不明白还以为是我串通娘家给婆家施压,您说我好端端的名声,由着这么一传,原对我有意的人家,还会愿意接纳毒妇入门吗?”

“傻孩子,别说胡话”张氏忙呸了两声:“店里都是为你好的长辈,谁会去传那莫须有的罪名”

林云芝啧啧两下:“人心隔肚皮,谁能料到旁人心眼里怎么去想?再有,谁同您说我相亲对象姓陆?胡说,明明是姓朱才对”

“什么”张氏眼前一黑,只觉有些许事从脱离她的掌控,急忙去抓,却什么都抓不住,她扯了扯嘴角,有些哑然:“喜婆还能骗人?芝儿要想替你婆母说话,何必杜撰借口,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娘还能不原谅不成?”

“娘若不信,我去把人喊出来,对对质”林云芝干脆,让馒头去喊人,继而转过头来道:“他也是急性子,这日日上门,单单在路上就得耗几个时辰,我曾经劝过,不顶用,叫你们见笑了”

在场的除开林云芝自己,没人笑得出来,平安村的耆老听闻对方姓朱,胸膛险些包不住心脏,从嗓子眼跳出来,胆大的动了动嘴皮子问:“不晓得朱姓是哪家族氏?”

问出话前,他心底早有过底,朱姓虽多,但同陶家交好的便少之又少,林氏脸上的笑意不减,等朱韫从后院出来前,已然猜将出结果,当面对面相见时,依旧忍不住唏嘘。

“真是堂尊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