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边境告急(2 / 2)

“以臣愚见,当遣俩队先锋,一路与入侵我燕国的贼兵相持,再派一上将一路兵绕道直取赤云腹地,这样方能震慑宵小,还我大燕边境十年太平。”杨延忠恭手说道。

未等皇上有所反应,大殿之上又有人站了出来,“护国王此言差矣。父皇,依儿臣所见,现今凛冬已至,天寒地冻不宜远距离大规模动兵,所以此次派兵将贼军打出我大燕帝国国土即可。”说话之人一脸轻稚,却又带着三分傲气,身着杏黄色四爪纹龙官服,正是当朝年仅十四岁的太子萧云岚。

萧锐捋了捋胡子,看向殿中恭手而立的太子,“云岚呀,你还年幼,看问题有点太片面了。你只考虑当下的得失,却不从大局的角度思忖利弊,记得下去多向太师请教学问。也罢,此次便按护国王杨大将军决策来吧。”

“杨延忠,朕知道你夫人给你生了个女娃,这样!我立马下旨封她为云城郡主如何,就有劳你再领兵出战一趟。你领军,朕信得过!”

“云岚,你这么大了,也该上战场磨砺磨砺了,此次你就跟着威武将军李吉去边境一同拖住敌军,给杨大将军争取时间吧。”

“儿臣遵旨。”萧云岚低头应道,眼中隐隐闪过一丝愤恨不甘之色。

“末将领命。”李吉出列与杨延忠恭手答道。

退朝之后,东宫内,萧云岚将桌上书卷发愤地摔在地上,气急败坏地吼道:“父皇真是太偏心了!为什么每次都是杨延忠,为什么他会选一个外姓王而不是他的亲生儿子。”

一旁的太师高松默默捡起地毯上散落的书卷,慢悠悠地讲道:“殿下你还年轻,要学习的地方自然还有很多。再说,殿下你没听过功高震主这个词吗?”

“哦?太师此意何解?”萧云岚问道。

“殿下可有听闻过五年前的祭酒罗君佑?”(名字划下重点)

“就是那个号称与杨延忠帮我大燕打下半壁江山,有“鬼谋”之称的罗君佑吗?听说他归隐田园之后因为勾结敌国,被追杀到峰回山后被几条大狼咬死了。”云岚回忆着说道。

高松将一抹白胡子捋顺,“没错,就是那个号称一个人堪比三个军的鬼谋罗君佑,太子真的以为他是因为叛国罪才被处死的吗?”

“太师,我记得这是父皇在大殿上亲口说出来的,证据确凿呀。”萧云岚诧异地说道。

“呵呵,如果他想叛国,我大燕会有如此辽阔的疆域吗?那只不过是表面的说辞罢了。”

“弟子愿闻其详。”太子恭手请教。

“那就是因为他姓罗,而不是萧,你父皇岂会将放任如此危险的人物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今日的杨延忠也是一样,等着吧,少则五年,多则十年,那罗君佑的结局就是今日杨延忠的下场。”高松双手背扣,仰头望天说道。

“我有点明白了!太师,但如果杨延忠不像罗君佑一样做归隐的打算呢,我该怎么办?”萧云岚继续追问。

“哈哈,如果他这么继续征战下去,等我大燕周边再无隐患,功高震主,赏无可赏,你觉得陛下还会容忍一个外姓王的存在?这天下,说到底还是陛下的天下,也将会是太子您的天下。”

萧云岚恍然大悟,兴奋地弯腰行礼节道:“我懂了太师!这次彻底懂了,多谢您的这番点播,就算杨延忠有再高的功劳,他也不过是我萧家的仆人,今后我一定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同一个萧家的奴才计较。”

高松欣慰地扶起了做恭的云岚,感叹道:“殿下如此年轻就有这样的觉悟,真乃大燕之幸,我相信将来在殿下的带领下,我们大燕必将进入一代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