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八章:六国合纵,惊闻噩耗(二)(2 / 2)

世有弦月 荷樵 4047 字 2020-12-11

可惜,就在王翦命令下达之后不久,蓝田大营的将领还未曾抵达函谷关,便传来关破的消息,第一位踏入关中的,正是齐国名将匡章。

天险函谷关已破,王翦的命令几乎是无用的。王贲收得消息,中道便转走,径寻魏无忌,其余大将则是快速前去迎敌。

七国混战,各色的甲衣,汇在一处,奋尽全力厮杀。敌我双方间,泾渭分明,又不断融在一处,喊杀至双方力竭,各自小憩又再度拼杀。

函谷关依靠地势之利,纵横千百年间,一直是横亘在六国与秦国之间的,一道天然阻碍。秦国自此出兵,战败时据守在内。

六国拿秦国也无可奈何,只是这一回,也不知是何故,竟教六国合纵,破了函谷关,或者是六国对秦国积怨已深,也或者是那齐国大将匡章之功。

匡章此人与他国战,与秦文谨相似亦是素无败绩。

今东山再出兵秦国,第二回败秦,且破了秦国出了名的函谷关,震惊天下亦不为过,不过最为惊愕的要数秦国。

不提关破之后,便被大军逼退的宫商,是如何惊惧怒怕,又是一身的悔恨。瞧着不远处来迎敌的蓝田大军。

此时方才明白,秦军与六国军士确有一战之力,那也必须得是举国之力,且不知六国是否在国中留有余力,便已将秦国逼迫至此。

若是再加上一些兵力,秦国当真是危矣。只怪他宫商,只知秦国与一国交战,所得的胜利,浑不知六国合纵,是多么骇人的庞然大物。

很想一死了之的宫商,在蓝田大军赶来解救了之后,便再也拿不起自戕的刀剑了,只得挥向六国军士,好以此来赎罪。

在蓝田大营的王翦,知晓关破之后,亦翻身跃上大马,带着秦军士,连夜赶往七国混战处。而另一位大将秦文谨,仍在咸阳。

当时回归咸阳的主要目的,便是为了教训下令的秦昭世,可是后来又从魏无忌的口中得知,六国将会再次出兵。

秦文谨便安排王翦去蓝田大营,自己则会在不日内,去往榆林塞换回冷小帅。哪知风云突变,秦昭世遇袭重伤,不得不停下脚步,留在咸阳。

未曾等到秦昭世好转,却等来了函谷关破。

关破之后,秦国朝野皆动,又值秦王遇刺,正可谓是祸不单行呐,秦文谨深知此时,不可离开咸阳,世子秦济民需他在此相助。

果然,秦王遇刺病重的消息传出,朝野内人心攒动。秦王昭世子嗣不止一位,继承秦王的同样也不一定非是秦济民不可。

毕竟每朝每代,能居高位者,只有几位。秦济民继位,会损了许多人的利益,若是趁此机会教父子二人,一道作伴,他们的机会便也来了。

只是有一位杀神秦文谨侍立在侧,那些欲伸 手之人,总也不敢大张旗鼓,偷摸之际,亦是颤颤巍巍,毫无用处。

稳定了秦济民的地位,秦文谨仍属意自己前去作战。

二人站在秦昭世的床榻跟前商议,秦济民挺身上前,说道:“伯父此事交给济民罢,还请伯父代济民,照顾好君父。”

洛惜贤在一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闷头作女红。

言罢,秦济民与洛惜贤夫妻二人稽首行礼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咸阳宫。

秦济民出了咸阳宫,与早已等候在城东门的王贲、魏无忌,一齐飞奔出了咸阳,前往那锋烟乱起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