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侯府傻女 第124节(2 / 2)

死一般的寂静之中,裴元惜开了口。

“人是中毒死的,至于是何时中的毒,毒又是何人所为有待官府查明。身为第一书局的东家,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很痛心。我知道读书不易,也知道贫寒人家想供出一个读书人来必是举全家之力。既然人死在书局,书局必不会袖手旁观。一应丧葬后事皆由我们负责,另外抚恤死者双亲我们亦是责无旁贷。”

众人又议论起来,中毒二字对于寻常人来说太过骇人,好在书局既不提供点心也没有茶水供应倒是让人无从栽赃。

“进书局前还好好的,怎么进了书局就中毒死了呢?”之前那不怕死的人又嘟哝着,旁边的人恨不得离他远远的。

“吴秀才一向胆小安分,要结怨结仇也是在书院里。”有人想卖好,一心为书局说好话,“肯定是自己在外面着了别人的道,在书局里才毒发的。”

吴秀才正是死者。

裴元惜低着头,听着纷纷杂杂的声音。那样一个年轻的书生,且不说前程如何,至少还有大好的年华让他去努力去奋斗。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死了,他的家人不知有多伤心。

她听着议论声从吴秀才为何而死慢慢变成书局会给吴秀才父母多少银子,有人话里话外地猜测着,不时传出惊呼声。

果然有胆大的问了出来。

“具体数额不便说,当然足够吴秀才父母颐养天年。若吴家还有愿意读书的人,书局愿意承担他进学一切开销直至他榜上有名。”

听她说出颐养天年四个字,大多数人都猜给吴秀才父母养老送终的补偿自然是不会差的。又听她说还要替吴家再供一个读书人出来,有她这句话那人就算是根木头怕是也能出人头地。

一时间羡慕者众多,有人说吴秀才死得其所,全了孝道又福泽了兄弟。许多贫寒学子终其一生未能得志,更何况荣养双亲和提携兄弟。

“吴秀才啊,死得真是不亏。”

“若是换成我,我也愿意以一命换来父母晚年安康无忧…”

青龙书院不少贫寒学子,他们身穿单薄的衣着在寒风中瑟瑟,那眼中的羡慕穿透人群齐齐望着书局前面站着的那一对男女。

裴元惜心下悲哀,不知是替吴秀才悲哀还是为这些学子感到难过。

“从今日起,第一书局、第一琴行、第一笔墨行全部关门休整。吴秀才之事是意外,下不为例。”

下不为例是说给她自己听的,也是说给所有人听的。

她的下不为例是她不想再看到有人死在她的铺子里,在没有揪出幕后之人之前她名下的铺子绝不开门营业。对其他人说的下不为例是不希望有人从吴秀才这事上得到启发,进而效仿为之。

第一琴行和第一笔墨行关了门,洪宝珠带着郑琴师和铺子里的伙计们等候着她的吩咐。她那句铺子关门月钱照开的话一出口,所有的伙计们明显松了一口气。

她的视线转到第一书局的几个人身上,眼神微冷。

究竟是谁把蜘蛛带进书局的?

书局是最新开的铺子,铺子里共有五人。

看铺子的两人是公冶楚的人,就是怕有人在铺子里生事闹事。二掌柜是裴元惜的人,是她上一世就用过的人。打扫的婆子姓王,家世清白是个勤快的妇人。因整理书架需要识字爱书之人,所以兼职的是一位姓孙的秀才。

审问几人时,被允许旁观的还有城司杜大人。

孙秀才一脸悲苦,显然哭过,“东家,我同吴秀才是同乡。东家是个善心人,怜悯我们这些买不起书的人…是我让他到书局来看书的…我和他住一个屋,早上我们一起出的门。为了省银子,我们都没有吃早饭…我真的没有害人…”

他同吴秀才一样瘦,脸上的菜色表明生活的潦困。铺子提供午食,他必是空着肚子等中午的一顿饭。

“知人知面不知心,你和吴秀才同进同出,谁知道你什么时候下的黑手。肯定是你嫉妒他学问比你好…呸!”王婆子啐一口,看上去很是不耻孙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