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2 / 2)

入赘的男子若是想和离,那得女子家人和族人同意后才能,否则一辈子都得给他们当牛做马。

过几日他应该还会来找你,当时候你让他去我之前干活儿的那个客栈等我。

好。

三天后,如何也等不下去的姚老七真的去找姚五姐了,姚五姐按照姚彦所说的给他指引见面的地方。

姚老七高兴极了,再三向姚五姐道谢,姚五姐也见不得他这般模样,语气略重道,老七,咱们都是至亲,你若还执迷不悟算计老六,那就再也没有下次机会了。

我知道的,我知道,姚老七连忙点头。

他是真怕了在金家没头没脸的日子。

活的和狗一样。

毫无自尊。

当吴叔让伙计过来告诉姚彦姚老七在那边后,一刻钟左右,姚彦出现在姚老七面前。

六哥。

姚老七一见到姚彦,便起身了。

废话咱们就不说了,姚彦坐下,伙计立马送上好酒好菜,直接说你找我的目的。

姚老七知道姚彦是个敞快人,最不喜欢弯弯绕绕,左右是个机会,姚老七咬了咬牙,给姚彦满上酒,再给自己倒上后,起身举杯道。

六哥,弟弟以前混账得很,就想着混吃等死,打秋风简直是我最擅长的,我算计这个,算计那个,可以说毫无人性。

这话够狠。

姚彦看着他。

姚老七咽了咽口水,继续道,我在这向六哥赔罪。

说完,姚老七便一饮而尽。

他喝酒不比姚彦,何况这掌柜让人送来的还是上好的烈酒。

一口闷下去后,姚老七的脸没多久便红了。

六、六哥,我就想找个事儿做,能有个体面的活儿!能让我娘子家不再低看我,能让我在金家昂首挺胸的活着!六哥,我敬你。

说着,姚老七又喝了一杯。

接连几杯下肚,姚老七明显不行了。

他站都站不稳。

姚彦示意他坐下。

想要我帮你?

是。

姚老七点头。

可以,骨节分明的手轻点着桌面,姚彦冲他一笑,但是我有条件,至于是什么条件,等你酒醒后,再找我谈。

姚老七撑到这段话结束后,便不省人事了。

等他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趴在桌上,而姚彦已经不在。

伙计过来重复了姚彦走时的话,姚老七抿了抿唇,第二天再次来到客栈。

又是一刻钟左右,姚彦打着哈欠来了。

老七,你也太早了吧。

这不是着急吗?

说实话,这一来一回的,对姚老七来说也不容易,可以说他昨晚上根本没睡着。

清晨更是天不见亮便偷偷往这边来了。

姚彦拿出几张契约书,放在姚老七面前,姚老七不识字,所以阿七给他念。

大概意思就是姚彦可以帮姚老七找个体面活儿,但是,姚老七得为他和姚五姐搞定姚家其他人。

保证他们不会打他们,或者是说姚五姐的主意。

就好比姚老七想让姚五姐再嫁一样。

觉得难也没关系,姚彦轻声说,要是能行,就按个手印。

能行!六哥,弟弟没啥优点,可对付这些人,那简直是得心应手!

否则,在父母都活着的情况下,他怎么会让父母偏心到那种程度呢?

就没下地干过什么活儿。

而对于姚家人,姚老七实在是太了解了。

他很爽快地按了手印。

姚彦也很满意,接着让阿七带着姚老七去找了掌柜的,掌柜的想了想后,让姚老七跟着老账房做学徒。

姚老七虽然不识字,可他脑子灵活,再者老账房是个严厉的师父,怎么着也会把一块朽木雕出来。

能做客栈账房的学徒,这对姚老七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他去金家绸缎铺子,找到金娘子说了自己在客栈做学徒的事儿,金娘子本是不相信的,可当姚老七带着她去找了老账房确认后,金娘子又惊又喜。

等他与金娘子把这事儿告知老丈人一家时,姚老七的待遇明显提升,当天晚上他看着碗里多出来的炒鸡蛋,发誓一定要听六哥的话。

并且暗骂自己以前太蠢,打秋风哪里有抱大腿的好处来得快又多!

有了姚老七这挡箭牌后,姚彦将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数了数,在乡下买地盖房的银子大大的够。

正当他在笑眯眯地收银子的时候,房门外走进一人,小财迷。

姚彦抬头一看,乐了,回来了。

季子秋轻轻扬眉,满眼笑意,让我瞧瞧我的小财迷攒了多少私房了?

不多,姚彦大大方方地给季子秋看,拉着对方的手坐下,开始说起自己的计划,乡下买宅基地,买田,买山头,怎么着也得一百两银子,再者建房,我准备盖两座院子,一座是五姐她们的,一座是咱们的,这里最少得花六十两。

而他手里加上分红一共有一百八十两。

山头买来做什么?

季子秋略疑惑问道。

种桃林。

姚彦脸一红,把玩着季子秋的手,那日你说分桃典故,我就想着要种下一片桃林,桃花可以酿酒,桃子也可以,咱们酿好酒埋在桃林下面,等老了就挖出来喝,那味道啧

好,季子秋越听越觉得好,他压低声音,凑到姚彦耳边,呼吸落在姚彦脸颊处,当桃花落下时,我与彦弟以地为席,以天为被

语尾越发低,却能让姚彦听得一清二楚。

他老脸一红,掐了一把季子秋的手指,你能不能想点正经的事儿?

这不正经吗?

季子秋十分震惊地看着姚彦,那模样似乎在说姚彦居然不把这事儿当大事一般。

别闹。

姚彦推开他的脸,抿着唇角干巴巴地说,咱们还是说说买宅基地的事儿,临近县城的村子里,我看中大岩村还有弯头村,这两个村子出过好几个秀才,民风定是好的。

他也早请人去感受过,确实民风不错,且村长也都是一碗水端平的那种。

即便有些摩擦,可过日子哪有不摩擦的。

你喜欢哪一个?

我问你,你倒是问我来了。

那不如咱们两个村子都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