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2 / 2)

听到杨氏对姜隽的称呼,姚彦笑得不行,可算是有排在我后面的了。

闻言姜隽扬起眉,想叫我三弟?

那神情有些危险,姚彦连忙摇头,埋头苦吃。

吃过年夜饭后,大伙儿坐在火房里守岁。

期间,姚父说起他年轻时遇见的一些怪事儿,也就是以自己的经历编鬼故事,这要是放在其他家,这么大过年的说这些,一定会挨骂。

可杨氏却不在意,她听得津津有味。

姚彦和姜隽也听得出神。

到了凌晨,姚彦扛不住了,拉着姜隽回房睡觉。

姚城倒是乐呵呵的继续听姚父说,杨氏看了眼姚彦两人的背影,想说这病好了,两人可以分开睡的话,可现在提出来就太刻意了。

杨氏只能将快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三人又待了小半个时辰后,也各自回屋休息了。

路过姚彦房门口时,杨氏还特意竖起耳朵听了听。

可啥也没听见。

杨氏被姚父拉走了。

等他们离开后,姚彦才推开姜隽,大口大口地呼吸着。

让你别来

忍不住。

一夜好眠。

大年初一姚彦刚睁开眼,便有一红纸封的红包递过来。

姚彦顺着那递红封的手看过去,只见姜隽坐在床边,笑眯眯地看着自己。

给我的?

你的,姜隽往前递,新年好。

新年好!

姚彦笑眯眯地接过来,放在枕头下方后,穿好衣服从衣柜里拿出一双手套。

这是送给你的,姚彦的脸有些红,你知道的,我的私房钱少得可怜,还得投放到茶上面,就只好用兔子皮给你做一双手套了。

姜隽却很高兴,我很喜欢。

二人视线交融,气氛逐渐火热起来时,姚城啪啪拍着房门,吃饭了!

吃过早饭后,杨氏给姜隽准备了一个篮子,里面是祭菜。

婶子

姜隽捏着篮子把手,眼眶微热。

客套话就别说了,杨氏笑看着他,山上路不好走,你们仔细点儿。

看着准备好出门的姚彦和姚城,姜隽这才明白对方说的你们是什么意思。

姚爷爷两口子的坟就在姚家菜地边上,所以等姚彦他们回来了再祭拜也不迟,可姜隽的父母以及兄长都在山上。

得走一回儿。

真好看。

站在山坡上,看着山脚下白茫茫的一片,姚彦道。

亏得雪停了,不然路走不好走,姚城冷得牙齿打颤。

这雪融化的时候可比下雪时要冷些。

到了姜家坟地,三人先把坟周围的积雪清理了一番,再摆上贡品,点燃祭炮,在炮声中下跪磕头。

姜隽和姚彦并排在一起磕头。

=====

作者有话要说:

=====

啾咪

第154章 恶毒继弟爱种田

磕完后, 姜隽拉着姚彦的手,对着坟说,这是姚彦。

姚城看得奇怪, 也跟了句,我是姚城。

姚彦:

姜隽:咳。

下山时,姚彦向姜隽伸出手,我爬打滑。

抓紧我。

姜隽伸出手。

而姚城却啧了一声, 大步往前走, 手里还提着篮子,你们啊就是太胆小, 这么点坡, 都怕滑倒啊啊啊啊!

话还没说话, 便已经滑倒在地,顺着山坡一直到稍微缓的地方才停住。

可此时身上湿漉漉的不说,还满身是雪泥。

啊哈哈哈哈哈!

姚彦和姜隽放声大笑。

姚城愣了会儿后, 也跟着笑。

好几家上山祭拜的村民瞅到这一幕先是一愣, 接着也跟着笑。

回到家时,杨氏追问姚城咋回事,姚城说自己太得意忘形, 结果遭了报应。

被杨氏笑骂了几声,这才回房换衣服。

而姚彦和姜隽已经在收拾要去姚家祭坟的贡品了。

这上了坟的贡品,拿回家后就得下一顿吃上,而且年轻人得优先吃,这代表祖先给他们的福气。

于是姚彦三人就吃了个肚儿圆。

毕竟是两家的贡品, 可不少。

接下来的一天里,不是串门,就是给上门讨喜庆话的孩子发糖。

到了晚上, 姜隽自然而然地跟着姚彦进了房间。

杨氏也忘了这个茬了。

就姜隽在这住的日子,没人提醒杨氏,她都以为自己生了三个孩子。

刘三婶儿拉着她唠嗑的时候,就说起姜隽老住着也不是事儿的话。

里外都是姜隽有些占便宜的意思。

杨氏听得心里不喜。

打发走刘三婶儿后,便把院门给关上了。

说话真不讨喜。

而此时姚彦和姜隽还有姚城正在姜家整理东西。

房顶在大雪来临之前就修好了,而且过年前,姜隽和姚彦都会过来烧火,现在屋子里已经没那么潮湿了。

之所以会过来整理,是因为姜隽得去舅舅家拜年,而回来时舅舅一家也会过来。

晚上盖好被子,知道吗?

当天姜隽便搬回去了。

我知道,姚彦戳了戳他的胸口,等采茶的时候,咱们又可以住在一块儿了。

是啊,姜隽抓住他的手,看了眼门口的姚城,快回去吧。

那我走了,姚彦冲他挥手,除了姜隽之前放那边的腊肉外,杨氏还送了不少熟肉过来,还有青菜啥的,姜隽做饭也很方便。

只是在姚家那边住了一段时间,习惯了桌子边全是人后,再自己吃饭时,就有强烈的对比感。

姜隽吃了两口就没心情了。

他收拾好碗筷,坐在火房开始雕新簪子,火光下照映出他英俊的容颜,那眼里全是光。

你不开心?

这边,同样没什么胃口,收拾完了后,坐在火堆边发呆的姚彦被杨氏推了推。

姜三哥这会儿一定惨兮兮的一个人发呆。

姚彦道。

说不定已经睡了,姚城转过头,不过咱们走的时候,看他一个人站在院门口时,还真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