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幕 华夏绘卷(2 / 2)

“甲骨!”流苏还没有所觉,他下意识的觉得,既然这个世界有着同样的汉字汉语,虽然地图不一样了,但远古的字应该是一样的。

何况,流苏对于字的历史也一知半解,出现各种误解很正常。

“没听过,是你根据世界理念自己创造的象形字?”

“没听过?那我们现在的汉字怎么演化过来,金,小篆这些应该有吧。”流苏很茫然,世界不同,我很不适应啊。

“诸夏最早的成体系字是远山壁画中的石壁字,大概有八千年前的历史,只不过因为时间的原因,很多都已经无法辨识。之后是七千年前的地下石碑字,简称地石字,因为特殊的原因,这些字清晰的保留下来,成为公认的诸夏最古老的字。”

“至于后来刻印于青铜器上的古铜,则要到四千年前了,不过经过专家对比,古铜应该就是从地石字简化而来。”

“古铜后两千年,有更新,更简洁的字诞生,替换了原来的古铜字体系,这个字,我们称之为竹。竹已经与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很接近了。之后出现的隶书,楷书,就与我们现在的字相同了。”

“好吧,我算长知识了,还是先看绘卷吧。”可以理解,象形字吗,你不能指望不同一批人对于象形字的理解能一样。看来,这个世界最终的汉字形式相差无几,应该算自己幸运。或者说,偷懒到极致,字真的没法在节省比划了。也算是另一种的殊途同归吧。

李卿袁狐疑的看了一眼流苏,显然从刚才的对话中,她听出来流苏的疑惑。难道这个世界真有甲骨。

此时绘卷已经从夏到商,再到武王伐纣,属于西周的地图。

“那是周字吗?”

“是的!这你都能看出来。”流苏斯巴达了,周字在甲骨中从田型,反正让流苏自己看,他是绝对看不出甲骨中那个字是念周的。

“周,密也,田中有种植之形也。”李卿袁眼睛没有离开绘卷,“甲骨很形象,比地石简洁,又比古铜接近字意,如果不是你创造的,也就是说,在地石与古铜中间的四千年间,真的有这种字出现过。”

大佬,要不要这么秀啊。我压力好大。流苏泪目。

西周后期,烽火戏诸侯,地图更替,是为东周。

东周分春秋战国,大楚八百年江山,地域辽阔,逐渐成为天下霸主。然而,秦崛起于西垂,奋六世之余烈,百年间,气吞六合,一统天下,华夏版图又一次扩张。

“这就是你所说的小篆吗?”

看着突然出现的秦帝国名称,李卿袁眉毛挑了挑。

“是的。”

“和竹很像了,但有细微差别,不过只区别于笔划之上。这应该是同时代的字,但这种推论显然不可能。所以,你不会自己把竹改了改就换个名称了吧。如果是这样,我鄙视你!”

“李卿袁同学,你看个绘卷,能不能安静点!”流苏忍不住了,就算你是大佬,话也太多了啊。

李卿袁没计较,给他一个好自为之的眼神。哼,敢吼我,等会账一起算。

绘卷从秦开始,背景就不在是无声的了,这代表这华夏在此时的世界之林已经拥有属于自己的声音了。

大秦铁蹄,追亡逐北。长城漫漫,蜿蜒万里。当地图鸟瞰,逐渐缩小,蜿蜒万里的长城一览全貌,纵横东西的时候,李卿袁有些惊诧的看着自己的青梅竹马,“你以前发呆的时候,难道想的都是这些?”

“算是吧!”那个倒霉蛋想的估计是你没穿衣服的样子。流苏觉得自己的猜测绝不会错,因为他有时候也控制不住的这么想。咳,这段划掉!

“音乐不错,是编钟,你还懂这些?”

“一般一般,略懂略懂!”流苏敢肯定,他只喜欢流行音乐和一些古曲。编钟,他懂个屁啊。但这不好解释,略过略过!

下一刻,大雨滂沱,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火烧三百里。这样的情景,于此时的绘卷之中,于李卿袁的眼中,如同焚天的烈火一样。

既美丽,又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