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被迫和亲的炮灰女配后 第2节(2 / 2)

锦衣卫掌管刑狱,有巡察缉捕之权,下还设有镇抚司,从来都是以酷刑闻名。

崔爻年纪轻轻便当上指挥使,可见其心思深沉,绝情凉薄,行事狠辣。

京城近日有个案件扑朔迷离,一种怪病盛行,许多百姓都发热、呕吐、药石无功。甚至连朝廷几位重要官员都染上了病,这让人不得不警惕,大理寺找不到任何线索,此事闹得人心惶惶。

皇上钦定将此案移交给锦衣卫办理,崔爻去调此查案时,遇见一个鬼鬼祟祟的人,抓回去,发现竟然是匈奴人,便开始审问。

刚要审问匈奴人,手底下的人便寻了来:“大人,家中有人来寻。”

崔爻扬眉,想不到有谁会找他,吩咐手下将小厮叫到跟前:“何事寻我?”

小厮低着头恭敬道:“回大人,府中来了贵客,说是与您有要事相商。”

小厮心里也慌啊。他们家大人主动退婚,公主前来肯定是问罪的。这哪里是商量分明就是修罗场。

崔爻将头抬看向小厮,眉眼间像是蕴着层层叠叠的墨色,鼻梁挺直,唇色殷红,声音如玉石相碰:"哪位贵客?"

小厮这才将头抬头小心翼翼道:“是崇徽公主。”

说完心里又是一紧,这么得罪人的事儿竟被他给碰到了。又想到府里等着大人的公主,不由有些同情。旁人人不知道为何退婚,府里的人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听到小厮说的话,崔爻神色漠然,他是不会去见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的。

想至此他嘴角微动:“就说我快马加鞭去了外地,不在镇抚司。”

小厮喉头一哽,心想又是一次冒险得罪人的事儿。脸都要绿了,但还是回去传话。

毕竟贵人们可都等着呢。

在沈府堂屋的卫长遥和崔夫人二人已经等了许久,连茶都不知已经换了几盏,才见小厮回来。

却不见崔爻身影。

小厮将崔爻的原话拿来回复。

卫长遥知道崔爻此刻正在着力调查怪病的案子,哪会去外地,十有八九是崔爻不想见她,拿出来的幌子。心中暗道:“天堂有路你不走,这可怪不了我了。”

听完小厮的话,崔夫人惶恐地看向卫长遥,卫长遥则潇洒起身对着崔夫人:“既然崔大人不在,那我就不叨扰夫人了。”

不待崔夫人说出相送的话便转身走出堂屋。

崔夫人神色惊讶,不太相信卫长遥这么轻易就离开,但面上还是神色如常地将她送出房门。

崔夫人见卫长遥走远,这才转身问低声询问小厮:“爻儿可是真的去了外地?”

小厮咽了一口口水:“回夫人,大人没有去外地,就在镇抚司呢。”

崔夫人知道了崔爻的意思,便也没多说,让小厮退下了。

等走远了,小厮才猛然松了一口气,擦擦额头的冷汗。心想又躲过了一劫。

另一头的卫长遥被丫鬟领着往外走去,等到了花园时对着那名丫鬟问道:“不知崔首辅可在府中?”

丫鬟连忙行了个礼:“回公主,老首辅在府内。”

卫长遥看了看周围:“天色还早,难得来一回崔府,本宫想去拜见一下崔首辅。”

丫鬟听闻立刻带着卫长遥去崔老首辅的院子。

卫长遥进了垂花门便看见院中种满了梅花,看起来清雅静素,快意得很。

她被领进老首辅书房,他正在作画,听到卫长遥进来,也不招呼,继续手中的画作,一下一下地描摹着。

老首辅身穿一身藏青色圆领长袍,头发花白但眼神流露出精光,精神抖擞。

卫长遥也不开口,知道自己不能急,便坐在了一旁,欣赏着窗外一簇一簇的红梅。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功夫,老首辅才停下笔,看着卫长遥,神色平静地说:“不知公主来,是所为何事?”

卫长遥看着这个老人,平静道:“为婚约之事而来。”

老首辅抬手沉默一瞬,放下手中的毛笔,起身走到盥洗盆那,掩一掬水、净手、擦手。

叹了一口气沉声道:“你们年轻人的事情,为何还要来我这个老头子这儿?”

口中叹着气,神色却没有丝毫变化。

卫长遥可不信他不知道和亲换人的原委,崔雨棠母亲是老首辅老来得女,当年甚得他的喜爱。不然也不可能未婚先孕,未婚生女,还过得好好的。爱屋及乌,他对卫语棠定然十分喜爱。

只怕和亲换人这件事情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她望着眼前的老人,真是一只难缠的老狐狸,完全摸不准他在想什么。

不过她也不怵,目不斜视:“晚辈自知不该叨扰您,但是晚辈记得外祖父他老人家曾说过,这一纸婚约是您亲自同他商定又亲自请了圣旨求来的。现下,退婚又是为哪般?”

卫长遥搬出了她外祖父老宁国公,老宁国公镇守疆土五十余年,虽已经年迈,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没人敢小瞧,拿出来压压人,还是可以的。

果然,听了这话崔老首辅原本还算平和的气势一下子凌厉起来,到底是浸淫官场多年的人,容不得她这样挑衅,气势一出,卫长遥背后的冷汗一瞬间冒出,她努力控制表情,力求自己不要露怯。

“难道,本宫是你们崔家想要就要想退就退的吗?”

这一声,卫长遥是扯大了嗓子来问的。

话音刚落,老首辅的眼神一下子变了。他沉默一瞬,收敛了气势,坐回到主位上,拿起茶杯,用杯盖拨了拨茶叶,吹了吹,漫不经心地说:“男女婚嫁,虽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爻儿不愿,我这个做祖父的总不能绑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