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燕王朝的落寞!(2 / 2)

大秦之铁血帝国 发道 9125 字 2021-02-03

黄品一句话,立即引起大量百官的反驳,这换做以前,根本没有人敢反驳黄品,只因黄品是吏部尚书,又是黄家家主,让他们颇为顾忌,可现在,大燕马上就要灭国了,已经没有什么好顾忌的,想说什么直接说。

“是,我们朝廷是没有力量,但各地王侯有,他们兵甲如林,加起来有上百万之众,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共抗秦军,未尝不能击败秦军,护我大燕江山社稷!”黄品大义凛然的说道。

听闻这番话,不少大臣面露讥讽和不屑之色,想让那些乱臣贼子护卫大燕江山社稷?做梦呢?

“本相认为,黄尚书句句在理,董尚书、宁尚书、宋尚书觉得呢?”邓华真面无表情的看向礼部尚书宋千、工部尚书董星、刑部尚书宁乐。

别看他们只是一个尚书,就以为能力一般,他们可是大燕帝国顶尖级别的权贵,云王宋正是宋千的弟弟,明王董力是董星的侄子,宁王宁得是宁乐的侄子。

三大家族都有一个封地王爷,原本黄品的弟弟黄行也是一个封地王爷,可惜不堪大用,封王没多久,就被当今郑王郑龙干掉了!

邓华真将问题抛给董星、宋千、宁乐,就是让他们三个表态,他们的表态至关重要,因为他们代表着三位封地王爷的态度。

“本官身体不适,告辞!”

“本官家中还有一些急事,告辞!”

“本官头晕目眩,需回家歇息,告辞!”

宋千、董星、宁乐三人找各种理由告辞,告辞之后,三人直接离开承乾殿,完全无视邓华真,看到这一幕,武百官的心都凉透了,他们三个都这样,其它的野王野候就更不用说了。

“都散去吧!”邓华真黯然失色的挥了挥手。

他很想指责宋千等人,可一想,他有什么资格指责,大燕走到今日之地步,全拜他所赐!

“臣等告退!”

“告退!”

百官纷纷告退离去,待百官全部走完,邓华真也拖着年迈的身子离开了承乾殿,燕流也不没有在承乾殿逗留,也直接走了。

从这一场朝议来看,大燕帝国上至于君,下至于臣,无一人为大燕江山社稷感兴趣,相反,还有人巴不得大燕江山快点覆灭,一点都不留念这个曾经强盛的帝国。

大燕,真的完了!

时间缓缓流逝,伴随着时间推移,大秦帝国伐燕之事迅速传遍整个大燕帝国,令无数燕人兴高采烈,没错,真的是兴高采烈,没有一点夸张,燕人高兴的原因很简单,他们早就受够了群雄割据的乱世,迫切想要一个太平盛世。

这个太平盛世,只有大秦帝国能够给他们。

当然,有人高兴就有人悲愁,悲愁者皆为各地的王侯,这些王侯很清楚,秦帝国是无法容忍他们存在的,现在他们只要两条路,降秦和抗秦,两者必选其一!

这是一个非常难以抉择的选择题,选择前者能够自保,选择后者兵败可能性很大,可若是成功,有可能会成为新王朝的开国皇帝,这是是一场豪赌,只不过赌注是命。

圣秦二十四年,二月二十日!

大燕帝国、长福郡、信阳城!

信阳城乃长福郡郡城,巅峰时期,人口八万之巨,可大燕经过数次磨难之后,这座郡城的人口不足一万,而如今的信阳城是郑王郑龙的老巢,这座城足足囤了五十万大军!

郡守府!

郡守府作为一郡最高级别的衙门,自然成了郑龙的王宫,位于郡守府中央位置的公堂内,一群身披黑甲的将领各坐两侧,首位上也坐着一名披着黑甲的男子。

这名男子年约四十,体型魁梧,孔武有力,腰间挂着一柄宝剑,可谓是威风凛凛,不可一世,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郑王郑龙,大燕头号封地王爷,也是最有机会成为新帝国的开国皇帝的人。

而坐在两侧的将领,都是一直跟随他的部下,这些部下有大部分都是白兰长城边戎军出身,只有一小部分是山匪头子出身,他部下有四个最出名,分别是牛霸、马羽、武能、王守城。

他们四个被外人合称为四大金刚!

郑龙一双犀利似剑的眼眸环视坐在两边的将领,坐在两边的将领也都目不转睛的望着他,过了一时半会之后,郑龙开口打破沉默道:“秦帝国已经向大燕宣战,并且秦帝御驾亲征!”

“据探子来报,秦帝此次出征总共率领十四万铁骑,加上这十四万铁骑,秦帝国对燕的兵力高达四十九万,将近五十万,单论兵力,本王远胜秦军,可论军队实力,本王远落后秦军,诸位对此怎么看?”

“秦军会从何地攻入我燕境?”坐在右侧首位的一名中年男子出声问道。

这名中年男子很奇怪,堂内众人都是身披铠甲,再不济,身上也穿了护甲,可他却一袭白衣,一副儿尔雅之态,像是儒雅之士,可说他是儒雅之士,后背却背着一把黑色花纹大弓,大腿边上也挂着一个插满羽箭的箭壶,可谓是弓箭不离身。

他正是王守城,四大金刚之一,善箭术,百步穿杨对他来说只是小菜一碟,被誉为天下第一箭神,武功境界达到巅峰之境,王守城在郑王军之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即是武将,又担任军师角色,常常为郑龙出谋划策。

郑龙神情凝重的摇了摇头,开口道:“本王暂且不知,只希望秦军从庆口出兵,或者从宁塔长城出兵,若秦军从泗水关和白兰长城出兵,我们就是秦军第一个敌人,不管我们能否胜利,都会便宜了其他王侯!”

“属下有一计,不知可行否!”王守城似笑非笑的说道。

“哦?”郑龙眼睛一亮,“快快说来!”

“诈降!”王守城脱口而出。

“诈降?你的意思是,故意向秦军投降,化敌为友,让秦军攻打其他王侯,等秦军和其他王侯打的筋疲力尽之时,我军乘机偷袭秦军后方?”郑龙一点就通,将王守城的大概意思说了出来。

王守城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又紧接着说道:“王爷现在是大燕帝国最强大的一股势力,于情于理,秦军都会选择从泗水关或者白兰长城入关,将大燕帝国最强大的一股力量歼灭!”

“世人皆称秦军为虎狼之师,每逢大战,将有必死之心,士有赴死之意,常常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并且自当今秦帝亲政以来,秦军未尝一败,可谓是常胜之军!”

“属下说句不中听的,若王爷大军对上秦军,没有一点胜算,更何况秦武王也随秦帝出征,秦武王之威名,想必王爷已是如雷贯耳,有秦武王在,在坚固的城池也抵挡不住秦军!”

“所以要想击败秦军,只能智取,不能硬打,而诈降于秦最合适不过!”

郑龙沉默下来,眉宇间露出沉思之色,其余将领也都紧锁眉头,细细琢磨诈降计策,公堂大约沉默了数十息时间,郑龙方才开口道:“你说的很好,可万一秦军不接受本王投降呢?”

“刚才属下说了,王爷是大燕帝国境内最强大的势力,如果能兵不血刃拿下王爷,谁会自找苦吃派兵强行攻打,更何况是素有爱兵如子名号的秦帝!”王守城满脸自信的说道,一副运筹帷幄之态。

“若秦军接受本王投降之后,又令本王出兵攻打其他王侯怎么办?难道真要派兵攻打?”郑龙将自己另一个忧虑说出,其实这不仅仅是他的忧虑,也是在场诸将的忧虑。

诈降的目的就是保存实力,坐山观虎斗,不参与战争,可秦军若令他们攻打其他王侯,那可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偷鸡不成蚀把米。

“如果秦军真要我们派兵攻打其他王侯,我们自然要出兵,当然,我们肯定不能真打,我们可以借道路险峻为由,放缓行军速度,就算我们大军抵达秦军指定位置,我们就再来一个佯败,次次出兵次次败退,这样一来,秦军也没有理由说我们不出力,只能怪我们实力不济!”

“我们甚至可以借机营造我军弱势的表面,降低秦军对我们的警惕,等秦军灭亡各大王侯和燕朝廷,我们猛然出击,直接切断秦军后路,断绝其军粮辎重,然后在以坚壁清野之策,围困秦军主力,逼迫秦军退出燕境!”

“如此一来,王爷可坐享万里江山,成为新帝国开国皇帝,永载史册!”王守城越说越激动,仿佛看到了大好前程。

如果郑龙当上皇帝,他一定是丞相的不二人选,到时候才是一步登天!

PS:“求推荐票,求月票,求打赏,求全订,日常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