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赵丹的迷茫! 六千字大章!(2 / 2)

大秦之铁血帝国 发道 10108 字 2021-02-03

“不是这一句,下一句!”

“我们要跑进大山,重新当土匪?”李正试探性的回道。

吴杨眼神闪过一道希望之光,仿佛看到了人生的余路,当即一脸喜意的回道:“没错,我们要跑进大山,不过不能当土匪了,要不然就跟你讲的一样,秦军还会派兵剿灭我们!”

“我们带着金银珠宝,再带一家老小,一起逃进深山之中,从此不问世事,成为山中人,等天下稳定,所有人都忘了我们之后,我们再带着家人下山,过上普通人过的日子,没错,就是要这样,这样的话,我们就能保住性命,还能保住荣华富贵,只不过需要潜藏一段时间!”

“啊?”李正猛然一愣,有些错愕道:“这...这样能行吗?而且...而且...”李正看了看自己弱小的身板,颇为无奈的看着吴杨道:“我也不会捕啊!”

就他这个小身板,一个弱书生,还打,猛兽不他就好了。

吴杨从县令椅上起身,重重的拍打李正的肩膀,神情郑重道:“放心,只要我吴杨有一口肉吃,你绝对也会有,咱们兄弟两家共食一锅饭,到时候我去打,你留在家里教孩子们读书认字,有一句话怎么说的,各司其职,对,就是各司其职!”

“这....”李正犹豫下来。

逃进大山,就意味着要放弃现在的所有,再也没有之前的地位和身份,虽然现在的地位身份也不是特别高,但都是日以继夜,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现在就这么放弃了,实在是不舍。

看到李正犹豫,吴杨便紧接着劝道:“我们这点力量,还不够秦军塞牙缝的,现在不跑,以后等秦军兵临城下,想跑都跑不了了,所以,我们还是赶紧拿个主意,时间不等人啊!”

在权利和小命面前,吴杨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好,那就逃进深山,当一个山中人吧!”李正在吴杨的劝导下,终于拿定决定,决定随吴杨跑进深山老林,当一个自由自在的山中人。

“好,那我们连夜离开南直!”吴杨闻言大喜。

接下来,吴杨和李正开始偷偷摸摸的收拾行李,卷走大量金银珠宝,同时也只会自己的家人,准备好连夜离开南直的准备。

与此同时,大赵帝国、邯郸帝都、御书房!

御书房内,大赵帝国皇帝赵丹坐在龙椅上批阅奏折,自有了合纵伐秦这条计策之后,赵丹心情大好,每餐都能比以前多吃一碗饭,连带着胃口都好了起来。

踏...踏...

徒然此时,一阵脚步声从殿外传来,赵丹下意识抬头望去,只见丞相方如海脸色难看的走进御书房内,看到方如海面色阴沉,赵丹大好心情顿时沉了下去。

“陛下,出使齐、韩、夏、楚四国使臣已经回来了,齐帝拒见赵使,直接将我赵使赶出阐帝都;赴夏赵使到达商丘帝都之时,正巧碰到夏帝意外掌杀夏太子一事,导致夏帝无心接见我赵使,将我赵使赶了回来。

“相对于齐、夏两使都不顺利,赴楚赵使相对于来说要顺利一些,成功见到了楚帝,只是楚帝不识大局,拒绝合纵伐秦,最为可恶的就是韩帝国,虽然接见了我赵使,但却当着韩朝臣的面,羞辱我赵使!”

方如海没有绕弯子,也没有多说废话,直接开门见山的把出使四国的结果告知赵丹。

“你说什么!”

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让赵丹猛然从龙椅上惊起,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方如海!

你要是齐帝和韩帝拒绝合纵伐秦,这也说的过去,毕竟一个是秦帝国忠诚的盟友,一个是被赵帝国狠揍的可怜人,可夏帝国和楚帝国是什么情况,这两个皇帝也都不傻啊。

而且夏帝掌杀夏太子是神马情况!

“哎陛下,情况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方如海摇头轻叹一声,对合纵伐秦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啊,计划还没有展开,就胎死腹中。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呢,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赵丹一阵失神,心不在焉的喃喃自语。

自朱太皇太后提出合纵伐秦的策略,他就已经看到诸国联军攻打秦军的场面,甚至还看到秦帝低下高傲的头颅,向列国皇帝投降,被灭掉的晋帝国也因此得而复国,再次成为秦帝国的牵制。

而方如海一番话,彻底将他的幻想击碎,回到残酷的现实。

梦想有多么美好,现实就有多么残酷,一下子接受现实,让赵丹一时半会缓不过神来。

“陛下,依臣只见,秦只能交好,不能交恶,抗秦一事,还是暂且搁置吧!”方如海神情肃穆的弯腰作辑提议道。

“搁置?”赵丹喃喃自语,又是一阵失神道:“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看着燕帝国被秦帝国吞并?秦帝国已经足够强大了,若在吞燕帝国,秦帝国疆域底蕴会更加厚实,皆时,恐西北列国一同对抗,也难挡虎狼之秦!”

“我大赵除了眼睁睁看着,别无他发啊!”方如海语气充满无奈的说道,说完这句话,方如海又紧接着说道:“陛下可能有所不知,燕帝国最大的势力,郑王郑龙已经向秦帝国投降,正式属于秦帝国势力!”

“除此之外,秦帝国已经破了宁塔长城,按照秦军神速,想必已经夺下淮北郡全境,郑龙的投降,刘镇东的惨败,势必会打击燕帝国各地王侯的抗秦信心,若不出所料,接下来会有很多燕王侯不战自降,秦帝国灭燕,已经无法逆转,臣请陛下以大局为重,派遣使臣,与秦修好,若是可以,可派公主和亲,与秦联姻!”

“你说什么?”赵丹神色呆滞,又是一阵失神,实在是方如海的这番话,信息量太大,根本接受不过来。

佣兵百万的郑龙居然投降了?刘镇东居然惨败了?而且方如海还说什么,与秦联姻?

“臣刚刚接到消息,秦军聚兵于白兰长城之时,郑龙亲自前往秦军大营,向秦帝投降,随后秦帝率大军攻打宁塔长城,淮北候刘镇东积极备战,准备坚守长城,抵御秦军!”

“谁成想,秦军发明了一种新式武器,这种新式武器就是一种羽箭,传闻羽箭是空心的,里面灌入了火油,由于羽箭箭管是易损材料制成,只要承受一定的撞击,箭管就会破损,箭管内的火油就会溢出,火油遇气既燃,燃起大火!”

“秦军就是依靠这种武器,不费吹灰之力攻破宁塔长城,整个过程不到三炷香时间,淮北候刘镇东也自刎身亡,这些都是臣刚刚得到的消息,并且臣可以保证,这消息非常准确,不惨任何夸张!”

为了避免赵丹认为此事过于夸张,方如海刻意加了一句臣可以保证,这消息非常准确,不惨任何夸张,没办法,如果不加这一句,赵丹肯定认为传消息的人以讹传讹,毕竟三炷香时间攻破一个二十五万大军驻守的长城,实在是离谱至极。

“你确定这是真的?这怎么可能!”赵丹一脸不相信的说道。

就算方如海刻意加了一句话,赵丹依旧不相信这消息是真的,这倒不是不相信刘镇东兵败和郑龙投降,而是不相信秦军三炷香时间攻破宁塔长城。

“罢了,无论这是不是事实,都不重要了,这该死的郑龙,朕还以为他会和秦军拼命一搏,谁成想,却是一个怂蛋,还不如燕淮北候刘镇东,虽然他败了,但人家至少以死抵御敌国入侵,这种人要是在我大赵帝国,朕非得将他千刀万剐了不可!”

赵丹还是明智的,没有一昧的纠结事情是真是假,只在乎眼前,可眼前的事把他气的不轻,被他寄予重望的郑龙,居然一兵不派的直接投降了,特么的,真是好事不成双,坏事一串串的来。

“哎”

方如海重重一叹,事不愿违啊!

“唉”

赵丹也重重一叹,神色较为落寞的说道:“强秦赵弱,合纵无果,我大赵何去何从啊!”

这一刻,赵丹迷茫了,仿佛心里的康庄大道突然被浓雾笼罩,看不清前方的道路,不知该往哪里走。

“陛下,目前而言,我大赵只能与秦帝国联姻,并与其结为盟国,无论联姻失败还是结盟失败,至少都能对外界传达我大赵友好之心,到时候秦帝国要对我们动手,多多少少会有些顾忌!”

PS:“六千字的超级大章,堪比之前的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