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抽奖 第30节(2 / 2)

牛大夫对苏小云和童珊的到来倒没有很惊讶。

他之前在院子里给新知青和一些村里青年培训上课的时候就经常有看见她的身影, 一开始他们在院子里培训, 很多队里的年轻人来看热闹, 还有人也想旁听一下学点什么,但最终坚持下来的也就童珊这个小姑娘了。

牛大夫考验了一些他教给其他知青的知识, 童珊偷学旁听的都能答的七七八八,牛大夫就答应可以在她学习业余的时候教她学医,现在不是以前了, 不能拜什么师傅,但私底下他是承认童珊这个小徒弟的, 小姑娘肯学有毅力还聪明, 是个好苗子。

祖国的未来毕竟是年轻人的, 国家需要新鲜血液需要传承, 不但年轻人要学, 这样的小孩子要学当然更好,能从娃娃培养起,将来也能在这条路走的更远。

回去的路上童珊的小脸红扑扑的, 明显露出兴奋的表情,紧紧握紧手中的书, 这本薄薄的册子是牛大夫给童珊的,叮嘱她先回去自学然后背诵。

苏小云看着女儿的样子心里也酸酸甜甜的,这可是二女儿第一次露出这样的表情,有小孩子的朝气了,以后得对这个女儿更注意才行。

晚饭苏小云还把家里一只不下蛋的老母鸡宰了,做了一锅板栗烧鸡,庆祝女儿拜了师傅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童珊这一天脸上的红晕就没下去过,突然成为家里的焦点被大家关注让她很不习惯。

“庆祝二姐朝着当医生的梦想迈出了一步!二姐先跟牛大夫学,再上学医的学校,出来就是医生啦”童溪端着一碗汤俏皮的做干杯的动作。

“没…没有当医生,我...我成绩不好”童珊不好意思说道,她的成绩在学校里很一般,不像大哥成绩好。

现在大学停止招生,想要当医生或者护士,就得考虑中专这种可以学专业知识的学校。

这个年代升学率本来就低,高中都很难考,更别说像中专这种专业性较强还有机会分配工作的学校,很多比高中还难考,一个学校里最优秀的几个孩子才有机会考上。

“姐,你才4年级啊,离小学毕业还有一年多呢,离初中上完考中专更是还有好几年,现在好好学还有机会啊”童溪觉得问题不大,二姐旁听都能记住那么多医学知识,学习成绩上稍微用点功就追上去了。

“二妹你有不会的可以问我,我放假回来给你讲”童海赶紧说道“要不我不住校了,每天骑车回家吧,能多给二妹讲点”

“不行,小海你还是专心考高中”苏小云不同意。

“哥你今年要考高中唉,别折腾了,小学的知识娘也能教呢”童溪夹了一筷子鸡肉吃掉,摇摇头看大哥“娘要是不会,二姐还能问队里的知青呢,我们队里十几个知青,人家都是高中学历”

童海挠了挠头,把心里的想法作罢了。

关心完女儿,苏小云又扭头问起大儿子“小海有没有想过将来想干什么,有什么喜欢的?”

“嗯?我啊”童海埋头想了好一会,犹豫说道“进厂子吧,当工人”

“嗯......没有了,当工人就很好,又光荣又能赚钱”童海憨憨一笑。

“大哥想进厂子当技术员吗,也很棒啊,哥哥一定行的”童溪吹起彩虹屁,大哥童海的学习成绩基本都是第一名,非常优秀。

童海不好意思的低头扒饭。

“做你喜欢的就行,娘都支持你们”苏小云笑得很温柔“小溪呢?有什么喜欢的?以后想做什么呢?”

哎呀,今晚是童家二房的理想讨论大会吗?

童溪没想到自己还会被问到,她努力想了好一会,她以后要做什么呢?

在现代她就没什么大志向,还想毕业后回老家先收租一阵子,结果就这么突然穿越了。

这个时代她能做什么呢,等她长大后刚好要恢复高考了,她肯定是要考大学的,再之后要做什么什么呢?

传说八十年代做生意容易发财,但是这个时候国家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重生一次她也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娘我想考大学”童溪想了想先说这个,至于其他,等她长大再看吧。

“现在可没有大学能上了”

“等我长大了说不定就有了呢,到时候我们几兄妹可都要考大学当大学生”

童海和童珊听得眼睛都亮晶晶的,明显对上大学这事很有期待。

“好,那我们小溪就当大学生!”苏小云笑的很欢快。

“娘你还没问我呢”小童洋也咋呼起来彰显存在感。

“小洋想做什么”苏小云连忙问小儿子。

“我要像爹一样当兵,保家卫国打敌人”童洋自豪的大声说道。

“那你可得当个侦察兵了,肯定优秀”童溪小声吐槽,这个小八卦精,不比后世的狗仔记者差什么。

苏小云欣慰的看着儿女,觉得只要他们都好好的,她这一辈子也没什么遗憾了。

饭后童珊又立刻站起来收拾桌子想转身干活,苏小云赶紧阻止了,吩咐两个儿子干,让二女儿以后少干一点,有空就学习或者背背书,出门找其他小姑娘玩也行。

“我这个年纪的女孩子,都在家里或者地里干活啊”童珊傻愣愣说道,突然什么活都不让她干,她还挺茫然。

童溪看着二姐还有大哥小弟,想起来在现代他们这个年纪的小孩子课余的时间都会上一些兴趣班学些才艺,不但有一技之长了,还能打发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

这个年代的孩子却很难有机会学些什么,城里还好,村里的小孩完全没机会接触,要么在田间地头玩,要么在帮家里干活,生活枯燥单调的很。

她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娘,大哥,我们可以问问村里的知青愿不愿意教我们学一些才艺啊,到时候我们还可以学些其他的课外知识呢”

她记得知青里有会跳舞的还有会吉他和口琴的,甚至有朗诵诗歌好的和会写诗十分有才气的,要是他们愿意教,她们可以教点学费学一下,丰富一下课余生活嘛。

他们这个十岁左右的年纪正是适合学习这些,培养兴趣爱好,开阔眼界不说,碰上个什么机会,说不定将来还能多条路。

苏小云倒是很同意这个提议,家里的其他孩子也都很感兴趣,重要是她想给二女儿多出去接触人,让她性格活泼开朗点的机会。

童溪和童海第二天就到知青点问了一下知青们,好几个知青都表示愿意在不忙时教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