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2章 朝议(2 / 2)

从知否开始 混乱不堪 5456 字 2021-03-28

就连如今的大相公韩章都不一定敢说自己没有半点私心。

············

汴京的卫府之中,自卫允走了之后,府里的主子就只剩下张氏和昭哥儿了,昭哥儿还只是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小孩子。

未免张氏孤单,小卫氏便带着三个小家伙住进了卫家,为了避嫌,张氏则带着旭哥儿和子衿住在甜水巷的丁家。

不过子衿倒是时不时的两头跑,偶尔还会去澄园看明兰。

卫允离开之前,虽然和张氏努力了好一阵子,日日未歇,一个晚上最少都是三次,可张氏还是没有怀上,对此张氏倒是颇为遗憾。

卫允一走,张氏的心里头难免挂念,两夫妻成婚不过数年,正是蜜里调油,如胶似漆的时候,如今却骤然分开,如何能不挂念。

若非怕引起永安帝和朝臣们的猜忌,卫允又岂会把张氏和不满一岁的幼子留在汴京。

张氏原本的性子有些清冷孤傲,目下无尘,眼里揉不得沙子,以前做姑娘的时候,就不喜欢和汴京城里的那些所谓的世家贵女们打交道。

如今虽然嫁了人,这些年来受卫允的影响,清冷孤傲的性子稍稍比以前好了许多,多了几分烟火气和人情味,但还是一样的揉不得沙子。

那些个世家大族的官眷贵妇们聚在一起不是八卦这个,就是八卦那个,听风就是雨,也不管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么样的,嘴皮子一动信口就来。

对于这样的人,张氏是打心底里看不上,是以她在汴京城里基本上也没什么朋友,而且张氏的身份尊贵,既是官家亲封的平章郡夫人,二品的诰命,娘家又是大周最顶级的勋贵英国公府。

别人纵使不喜欢张氏的性子,也不敢随口在外头编排,而且张氏又不和她们打交道,她们就算是说,也顶多也就是说说张氏高傲,不好打交道。

这些个事情看着虽然不多,可等到都定下来的时候,都已经翻了年了,冬去春来,春去夏又至。

顾二承袭了宁远侯的爵位,小秦氏是他的继母,先宁远侯顾廷煜又刚去不久,只留下邵氏和一个女儿孤儿寡母的相依为命,顾廷炜又远在西北。

不算顾廷炜那个只有三岁多的儿子的话,如今顾廷烨成了顾家大房里头唯一的男丁,不论是出于孝道还是作为一家之主,顾廷烨都必须担负起照顾寡嫂幼侄,还有继母的责任。

明兰虽然不喜欢小秦氏,可为了不让顾廷烨为外人所诟病,被那些整日上蹿下跳寻人家痛脚的御史们针对,只能主动的选择并府。

好在如今小秦氏身边的人都是最近刚刚提拔起来的,不论是忠诚度还是办事儿的能力,都不如以前的那些。

尤其是小秦氏贴身的向嬷嬷,那可是为了小秦氏连自己儿子都可以牺牲的人,如此忠仆,却偏偏遇上了小秦氏这么一个得了失心疯的主家。

因为得不到顾偃开的爱,因为嫉妒,因为种种原因,已然近乎疯魔了的小秦氏,眼中哪有什么利益,哪有什么长远未来,一心只想要将宁远侯的爵位从顾廷烨的手上抢过来,安到她亲生的三郎顾廷炜身上。

就连顾廷炜这个只知道吃喝玩乐,一无所长的纨绔子弟都知道只要顾廷烨在,只要他和顾廷烨这个亲哥哥搞好关系,日后的前途就不用担心了。

可小秦氏呢?心理早已经扭曲了,完全不顾这些,只一心想着把宁远侯的爵位从顾廷烨的身上抢过来,只想着让她亲生的顾廷炜继承宁远侯的爵位。

以小秦氏的聪明,她怎么会想不到若是顾廷烨死了,顾廷炜继承宁远侯的爵位之后,顾家也就等同于走向了衰败。

一个只有空头爵位的侯府还有什么前途可言,昔日的勇毅侯府,还有小秦氏的娘家东昌侯府,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可饶是如此,小秦氏还是非要这样,非要取顾廷烨的性命。

战国策里有一篇《触龙说赵太后》,里头就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就连顾廷烨的大哥哥顾廷煜,一个从小被小秦氏灌输仇恨,骗他说顾廷烨得生母白氏就是害死他母亲大秦氏的凶手,从小就教顾廷煜要为母亲报仇,白氏死了,这仇恨便落到了顾廷烨的身上,这么多年下来,顾廷煜做了多少伤害顾廷烨的事情。

可饶是如此,到了最后,临终之前,为了替亡妻和孤女谋划将来,顾廷煜选择了向顾廷烨低头,将顾廷烨的生母白氏的事迹写入族谱之中,上表官家为其追封。

可小秦氏这哪里是替顾廷炜打算,纯粹就是为了她心里头的执念,为了她心中的怨恨才非要如此。

如今不过是打着母亲的名义,打着替儿子谋划的名义,来满足她自己那扭曲的心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