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穿成下堂妻后 第67节(2 / 2)

有人大声道:“来人啊,走水了快救火!”

那宅院泼了桐油,火势一起,烧得异常旺盛,受到惊动的人们连忙泼水救火。

次日并州传来渭城的消息,老陈欣喜不已,忙小跑进院子,激动道:“郎君,鲁修尹他们成了!”

李珣放下书籍,问道:“脱身了?”

老陈点头,“昨晚上放了一把火脱身了!”

李珣“嗯”了一声,做了个手势,老陈去隔壁院子转达好消息。

姐妹二人高兴不已,林清菊又哭又笑道:“逃了就好!逃了就好!”顿了顿,“可有说他们什么时候离城吗?”

老陈:“娘子莫心急,暂且还藏在城里,有老鲁他们护着,自然是安全的。”

林秋曼:“那接下来呢,接下来怎么办?”

老陈:“得看郎君的意思。”

李珣办事的手段素来简单粗暴,对于不听话的人,打一顿就好了。要是打一顿都不管用,那就打死好了。

各地的州府天高皇帝远,刺史不但是行政官,更掌控着当地的军事。

这也是吉州刘国栋敢背水一战的本钱。

李珣容不下他挑战中央权威,吩咐随从盛泽江道:“你且拿着虎符,速去彭水大营找魏常龙,让他直发两万大军到吉州来,我要亲自查办渭城案。”

盛泽江接过虎符,“属下领命!”

第70章谁敢惦记我林二娘一巴掌抡死……

并州到彭水来回只需要两日路程。

两万大军由魏常龙亲自带领开路, 直接进入吉州地界,逼至渭城。

突如其来的消息打得吉州官员措手不及,刘国栋更是震惊不已, 听到晋王亲自坐镇前来查办渭城贪污案, 全都方寸大乱。

为贵人肃清了道路,魏常龙前去接迎。

当李珣一身紫袍章服出现在渭城时, 受灾百姓全都激动了,一听说朝廷最大的官下来了, 纷纷跑去围观。

两旁将士将百姓阻隔。

李珣威严肃穆, 姿容皎皎, 仪态风流。

有老妪小声问:“那是谁家的郎君, 年纪轻轻,生得这般俊?”

旁人答道:“是天家的郎君, 晋王殿下,朝廷最大的官儿!”

另一老翁恨声道:“渭城出了这么大的事,死了这么多人, 那帮贪官狠该整治一番!”

这不,有人高声呼道:“青天大老爷, 渭城百姓死得冤啊!”

接着人们纷纷跪拜鸣冤。

魏常龙道:“诸位乡亲们且宽心, 朝廷定会为渭城百姓讨回公道!”

城中道路虽已清扫得干净, 还是残留着不少水淹后的痕迹。

一行人抵达府衙, 父母官秦秉南已经换上绿色襕袍跪礼接迎。

李珣搀扶他起身, 见他手背上青紫鞭痕, 说道:“秦县令受苦了。”

秦秉南激动得热泪盈眶, “殿下不远千里而来,是渭城百姓之福。”

李珣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渭城百姓有你, 才是他们的荣幸。”停顿片刻,“林大娘暂且安顿在并州,不日便过来与你团聚。”

秦秉南抹泪点头。

二人走进府衙,李珣关切询问:“你的伤势如何了?”

秦秉南:“救灾要紧,无碍。”

先前城里虽有挽救,却搞得乌烟瘴气,粮食供应不上,治安混乱,医治欠缺,弊端层出不穷。

李珣直接从并州调粮救济,遇到发国难财扰乱秩序的格杀勿论。

军民齐心修复家园,很快便开了个好头,进入救济正轨。

林家姐妹二人过来与家人团聚。

经历一场生离死别,林清菊抱着父子俩痛哭一场。

林秋曼在一旁看得感动,她那小外甥很有礼节,对她跪地行大礼道:“多谢姨母沿途对阿娘多加照料,您的大恩大德,乔儿谨记于心。”

林秋曼扶他起身,摸他的小脑袋夸赞道:“乔儿也了不得,能于危难中照料好你父亲和祖父母,堪称小小男子汉!”

秦乔腼腆地笑了笑,没有说话。

林清菊感慨道:“数日不见,我家乔儿长大不少,往日娇生惯养,如今却愈发稳重起来,为娘既喜又忧,喜的是乔儿竟能独当一面,忧的是让你小小年纪竟吃了这般苦头,实在愧疚。”

秦乔正色道:“阿娘言重了,父母危难,乔儿哪有拖后腿的道理。儿理应尽一份力为你们分忧,这才是孝之常情。”

林秋曼打趣道:“你瞧这小大人,很会一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