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养包子 第94节(2 / 2)

沈夜澜听罢,有些疑惑:“早前送你旁的首饰,你还不乐意摘下来,今日怎忽然想起不戴了?”

孟茯见他都问了,这才将今儿发生的事情与他说了。末了又道:“也有可能是我自己多心了,可能是那孩子没站稳,想找个地方扶,所以不小心扯到罢了。”

她也是这样说服自己的,可现在想来,当时那孩子,甚至是其他几个孩子,那眼神似乎有意无意都是在自己脖子上的那块玉佩上。

那玉佩沈夜澜见过,一块寻常的玉佩罢了。而且孟茯身上远有比这块玉佩值钱的东西,那些孩子若真是偷儿,应该拿她荷包,或者是趁乱拔走她头上的发簪才是。

怎么就扯到玉佩上去了?

可若是怕摔倒,第一次是不小心扯到玉佩,那第二次还想去拿,又是为何?一面想起孟茯从小不曾见过父母亲,甚至是这整个梨花镇的人都不曾见过孟茯的父母亲。

当时就只有已故的孟大夫抱着襁褓里的她来到镇子上。

那玉佩又是孟茯仅仅剩下的贴身物件了,所以沈夜澜想,虽值不得几个钱,但事关孟茯寻找父母的线索。

反正他听孟茯说了今日那几个孩子的事情,总觉得不是偶然。

便道:“玉佩哪里,我瞧瞧。”

那玉佩他虽然见过无数次了,可还真没有仔细看过。

孟茯当下起身去柜子里取了出来,递给他,“我瞧过了,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沈夜澜从盒子里拾起,仔细打量了一回,的确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便给她放了回去,“先放着吧,到底是你爹娘留给你唯一的东西了,若是在担心丢了,就锁进玲珑匣子里。“那玲珑匣子是按照机关术来打造设置的,跟自己那个世界的密码箱一个道理,但这明显更复杂些,孟茯怕自己到时候反而打不开了,于是摇头作罢,“算了,我还是放在这里,隔三差五想戴还方便拿出来呢。”

两人就这玉佩的问题,便没有再多说,毕竟也没从那玉佩上看出什么花儿来。

只是因着这事儿,沈夜澜还是让孟茯身边多带个人,所以喊剑香也跟着她。

因此隔日孟茯去南城菜园子时,不但带了玲珑,也把剑香带着。

这边原来养小鸡小鸭的地方都空着,本来卫如海早就要找孟茯拿主意,是不是要继续收购鸡蛋鸭蛋,但孟茯先前是因司马少熏的事情耽搁,后又去了石头县。

也就一直没有机会去问。

如今这坝子空闲了下来,他只觉得万分可惜,见了孟茯就迫不及待地说道:“这总是空闲着,到底是可惜了,夫人看看要不要继续孵小鸡?”

孟茯倒是想,可是上一批还没出栏,小母鸡们甚至才开始生蛋,若是现在又要孵小鸡,那长大后在哪了放养?

反正总在这里关着不是长久之计,所以便道:“这不急,若是得空先将那鸡舍都收拾起来,往后若是还孵小鸡的话,咱到城外也可,那里宽敞。”不是想要建造一个造香坊么?这里不就是现成的地儿么?只需要收拾一下就好了,那些原本搭建的大鸡舍棚子,再修建一回,就可以做工棚了。

而且地里好些老瓜,如今也要收回来,正好放在这边,还能做仓库用。

卫如海想着,也只能这样了,当即便去安排人。却叫孟茯唤住:“算了,将鸡舍都全移到城外去吧,这里我想以后用来专门做那驱蚊盘香的工坊。”

卫如海还本来以为是要给闲着的,如今听孟茯原来竟然是要做工坊,自然是欢喜,忙答应道:“这好办,马上就可以安排人把鸡舍移出去,不过这做工坊,可还有什么地方需要重新修葺的?”

“这倒不必,好好清扫干净就是,另外你还要替我招一些工人来,再找几个木匠打造一批模具。”她说着,让玲珑把那做盘香的模具图形拿了出来。

卫如海见了,只觉得简单:“这哪里需要工匠,我自己拿了凿子也能凿出来,夫人何必要花那冤枉钱?”

孟茯当然相信他有这个本事的,不过这模具又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上百个,便道:“你若是能几天里将这百多个模具做出来,那找工匠的银子,你就自个儿揣着得了。”

“要这么多?”卫如海有些吃惊,“那还真做不了。”若是一两个,他还能偷闲给做出来。可这么多个,哪里有时间?不过想到要这么多模具,孟茯这盘香工坊岂不是建得大,那需要的工人不得几十个么?忙朝孟茯求证:“可需要多少工人。”

“最起码也要五十个吧,也可招一些女工进来,做这东西也要手脚麻又要细巧的。”孟茯怕招了一大堆男人进来,做不得这细致活儿。

不过男工还是要的,毕竟那么多药草,还得等着他们扛、碾、舂。

卫如海一一应下,又问起孟茯他家娘子如今的身体状况。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卫娘子年纪也不算小,又是第一个孩子,所以格外小心罢了。如今还才几个月,那双腿就开始发肿,所以担心得很。

孟茯去看了一回,没有什么大碍,只叫她往后穿些宽松的鞋袜,晚上多泡泡脚。

看过后,孟茯才去菜园子转了一回,但见自己一个月虽然没来,卫娘子也没叫这菜园子青红不接,如今每日还是能有足够数量的新鲜蔬菜送进城里去。

而又有新菜苗及时补上。

池塘里的藕种下去也有一点时间了,如今已开始冒头,小鸭子们成片浮在水面上,并没有影响到这莲藕的生长。

卫如海专门用心找来的几个工人,是从涠洲迁移来的百姓,从前祖辈上都是专门养鸭子的,所以养鸭子他们自己有一套,倒不用专门操心。

到处都打理得不错,盘香工坊的建造也交代给卫如海了,孟茯便做起了甩手掌柜,只叫他自己直接在菜园子生意上的账本划了银子,到时候一切打典好了,再一处算账。

如此也省得他少往知州府里跑几次。

孟茯打算建造这专门制造驱蚊盘香的工坊,那么自然要考虑这所需要用的药材来路。

她原本是打算让卫如海去外地采买的,可是现在卫娘子有了身孕,孟茯也不好叫他走远,因此便琢磨着,叫成事给自己跑一趟。

没想到这皎月居然找来了。

而且还十分有想法的跟她说道:“沈夫人我觉得您说的对,咱们虽将山里的瑶人们劝下来了,给了他们安居,可是没个营生,这安居乐业就还缺一半,如果吃喝拉撒还只能靠着那几亩地,显然是不行的,所以我家大人琢磨着,咱既然让人下山了,就不能叫人继续过这节衣缩食的苦日子不是”

孟茯颔首,好奇那苏泊想到了什么法子?还专门让皎月跑这么一趟:“你家大人可是有什么妙计?”

皎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什么妙计不妙计的,能不能成还是要取决沈夫人您的意思。”

跟自己有关系?孟茯好奇,“你倒是说来我听听。”

就听皎月说道:“您早前不是提过有意将这盘香大规模制造么?那得多少材料啊。我家大人的意思,这些需要用到的药材您也不可能自己种,倒不如我们石头县里种,到时候转卖给您,觉得如何?”那石头县地大物博,人少地宽,种植这药草又不是种稻谷,完全可以马上开荒马上种植。

“这倒也是个好主意,不过我也用不了那么多药材,但你们既然有这意思,可种植些常用的药材。”就比如小蓟一类,这些一年生长,而且价格起伏不大,不会亏什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