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养包子 第154节(2 / 2)

不过秦淮也不慌,沈浅儿虽还不是他的人,但到底全身上下,他已经是看了个清楚,摸了个遍儿,也就差那么一步罢了。

他们家若是敢退了婚,害自己和镇北侯府丢了颜面,那昨晚的事情就也不必替他们兜着了。

又想起那沈浅儿如此蠢笨,要不是她露出马脚,让孟茯发现她和自己来往,哪里有昨晚的事情?他早早就成事了。

脑子里回想的都是昨晚的事儿,难免是想起了沈浅儿那白皙如玉的身子,昨晚又没能成事,这会儿便十分难受了,只觉得身体里火爆气涨,恨不得找个地方发泄一回。

偏这荒郊野外的,哪里能有个什么人?他气恼地勒了缰绳,从马背上跳下来,解下腰间的水囊,正仰头往干燥的喉咙里灌水,忽然听得一个姑娘急切地呼喊声:“公子救我!”

几乎是这声音才落下,那边旁边的小路里,便跑来一个小姑娘,温温柔柔的身体撞进他的怀里,那一瞬本就十分难受的他,似觉得了那杏花春雨一般的滋润,好不畅快,长臂一揽,索性将她给抱在怀里,“姑娘怎么了?”

然那姑娘撞进他怀里,看到是秦淮的时候,眼眶里顿时寖满了眼泪,她竟然遇到秦淮了。

她的淮郎。

可是她也没忘记了,当时自己在地牢里朝她求救时,她却只想问自己往后他的运势官途,所以那可激动滚烫的心,便又冷却了下来。

“我,有人要追杀我。”她颤颤巍巍地说着,一面往他怀里缩进去。

不是她有意,心里还念着秦淮,而是这身体控制不住,中了药。

果然,她话音才落下,小路那边就追来四五个青年男子,看着像是谁家的家丁小厮。

见了秦淮将她护在怀里,一边甩着狠话,一边上来抢夺。

可哪里是秦淮的对手?更何况现在秦淮温香软玉在怀,只想赶紧结束,将昨儿晚上没办成的事情给办了。

所以这三下五除二,只是几个招式,就将这几个家丁打得溃不成散,又听了秦淮自报身份,哪里还敢招惹,急急忙忙跑回去了。

他们家主子是有权有势,但也不过是在那乡下罢了。

小小的乡绅,哪里敢跟京城来的镇北侯府公子作对?

加上秦淮武功又厉害,所以只能指着那姑娘放狠话,“此事休得就这样罢了,小小年纪,如此歹毒心思!”

不过这会儿她已经听不清楚了,只是浑身难受,水润的眸子盯着秦淮一动不动。

秦淮是学武之人,一下就看出她的不对劲,本来也不想乘人之危,但这送到嘴里的肥肉,断然没有那吐出去的道理,只将她拦腰横抱而起,乘上马,朝着这前面不远处分路进山的小路去了。

那边他上一次与沈浅儿见面回来时,遇着了雨,到处找躲雨的地方,便发现了那小山洞。

一路上,那姑娘都死死地搂着他,甚至小手已经十分不规矩,到处乱摸乱扯,扰得秦淮也是心猿意马,恨不得就地将她解决了。

终于到了山洞,马也顾不得拴,直接抱着往那山洞里去。

而南海城这边,孟茯正告诫着沈清儿,“此事说小了是你浅儿姐自己糊涂,可往大了说,事关沈家的名声,为防人多嘴杂,你万不要说出去,一会儿从我这里出去了,也莫要有什么异样,萱儿跟红鸾都不傻。”

一面只给她递了绢子去,“快些将眼泪擦一擦,哭又不能解决问题。”

沈清儿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她本身也是极少哭鼻子的,所以接了绢子,将眼泪擦了,又借着孟茯这里,重新洗了一把脸。

但仍旧是担心,“浅儿姐只怕今儿也不会出院子了,若是妹妹们问起,可如何说?”

孟茯早已有了主意,“我已经让书香那边熬了些汤药过去,就说她昨晚感染了风寒,为了以防传染你们,让她在院子里莫要出来。”反正样子是做主了,应该是不会有人生疑的。

清儿觉得这样也使得,当下收拾好,才跟着孟茯一起去吃饭。

小厅里萱儿跟红鸾已经等着了,桌上也盛满了鲜虾粥,另外配了几样可口下饭的小菜。

萱儿见孟茯开始动筷子,“浅儿姐还没来呢。”

“她昨儿着凉了,我去瞧了,有些严重,叫她在院子里待着,免得到时候将大家都传染了,那吃药不比吃饭还要凑热闹,你们也得小心些。”孟茯说着,一面示意大家动筷子。

萱儿听罢,“那我们何时可以去看她”

“过两日好些了吧。”因姐妹们感情好,孟茯担心她们偷偷去,发现个什么异样,便叮嘱道:“她也需要休息,便是担心得紧,也等过两天再去,莫要打扰她。”

萱儿和红鸾的确是有这打算的,所以听了孟茯的话,便放弃了,只与沈清儿说着红鸾又要写的新故事,“红鸾要写宫里闹鬼的事情,不过是前朝皇宫,不晓得能不能写呢?”

孟茯听了,看朝红鸾去,“想写可以写,但是人设万不要与现在宫里的各位主子撞了,不然到时候各人对号入座,吃苦倒是小,就怕小命都没了,你是宫里待过的,想是明白我的意思吧。”

红鸾原本就是打算隐射一下宫里,但听到孟茯这样一说,到底还是小孩子,虽空有心机,但年纪还是小,又不似柳婉儿那般有着强大的内心,因此一下放弃了。

“那算了,我就不写这个了,我写侠女闯江湖。”

“这也使得,把人设写得又飒又美,肯定受小姑娘们的喜欢。”莫说是少年心中有个侠客梦,便是她们这些女人心里,也是有侠女梦想的,梦想着能骑着白马踏浅草,将那些苦难之人从水火之间拯救出来。

得了这么一个话题,桌子上倒是一片和乐融融,孟茯和清儿也跟着提些点子,丝毫看不出这清儿方才还在孟茯屋子里的哭过的事情。

李红鸾作为执笔人,最是开心了。

她提出的意见,自从到这里后,从来没有被人否定,大家还会一起给她出主意修正。

这样的天差地别,让她忍不住想起在京城时,阿娘告诉她这样做不得,那样又不行,落人口实,又怕叫人抓住把柄害了父亲。

在宫里时,娘娘要求就更严格了,连多走一步,多说一句都不行。

所以眼下能畅所欲言,能行所想,不由得萌生了这一辈子都做庶民的好。

只是可惜,父亲和外祖父应该不甘心吧。

所以,眼看着此刻众人全心全意为自己的新话本出主意,尤其是孟茯这个姑姑都十分赞成,就觉得越幸福了。

想着,往后如何自己不能决定,那就顾着眼下的开怀罢。

饭桌上商量的得热火朝天的,所以李红鸾是打算吃完饭便去动笔,还邀了萱儿和清儿一起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