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古代当夫子 第48节(2 / 2)

他之前还偷听到爹爹跟娘亲说话,说如今小叔做出成绩来了,身上还有了爵位, 那些人终于闭嘴了。原本,还有人在说小叔,当官这条路绝了,他竟然就去研究那些奇淫技巧去了,简直就是丢了读书人的风骨。

当初京城里有这样的传言传出来的时候,谢家不是不知道,只是他们都没有去过多的关注。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谢辞渊自己做出了成就,才能够让那些或是真心嫉妒或是别有用心的人闭上嘴。

现在,那些人可算是闭上嘴了。

而小叔弄出来的这些东西,也总会叫那些人惊叹不已。

吴方的折子一路上快马加鞭,终于在第七天抵达了皇上的御桌上。

皇上对吴方此人还有些印象,知道这人算是跟谢家搭上了一点儿关系的。加急的折子?皇上想了一下,最近中州府那边似乎没有什么异动,老大在剿匪,可也剿不到中州府去啊。

难道是跟谢辞渊有关?

带着这样的猜测,谢辞渊将折子打开了,他将折子上的内容过了一遍,满心不敢置信。他皱着眉头,又将折子过了一遍。

冬暖夏凉的转头?

这个世界上,真有这么神奇的东西?若真有,那价格应该能堪比暖玉了吧?这吴方在信里还说了什么?哦,还说要献上两车过来,这真的这么容易获得?

谢辞渊那庄子,先弄出了玻璃,再弄出这冬暖夏凉的转头来,简直太神奇了。

皇上又将折子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确认这东西当真是谢辞渊那庄子弄出来的,而且确实十分神奇,他将折子合上。一时间欣喜非常,一时间又觉得这定然是老天给他的考验。

他已经决定,那庄子就给谢辞渊自己发展,等时机合适了,再另做打算。可是现在,这庄子就跟个能下金蛋的母鸡一样,他这心里实在是痒得很。他终究也是人,虽自称天子,可他知道,自己终究还是肉.体凡胎,会有七情六欲,面对这样的东西,他也会想要将东西据为己有。

另一方面,这种转头都能够弄的出来,交给礼部好好渲染一番的话,这可不就是一个吉兆吗?这是能证明朕的英明神武,百姓生活安康富足的。

“好,赏,重重有赏。”

谢辞渊的爵位已经在短短时间内升了一级,皇上本想压个两年再给他升的,可是他这一年年的,功劳就没断过,不给奖励也说不过去,再给升爵位的话,好像也确实升的太快了。等他真的成了异性王,自己还能封他什么?

可现在,好像也没有什么借口压着了。

玉米、玻璃的奖赏都还没想好给什么呢,现在又来一个砖头,皇上沉思半晌,决定还是给他再升一级。于是谢辞渊就从辅国中尉变成了镇国中尉。

吴方也确实该动一动了。

谢家的根基就在中州府,而吴方乃是中州府的知府,机缘巧合之下才跟谢家搭上线。如此就得将吴方动一动了。吴方这知府干的确实不错,也该升一升了。

于是,吴方的目的也达到了。

批完折子,皇上就去后宫转了一圈,先去了慈宁宫,告诉太后这个消息,说道:“等几天,会有两车转头运来,到时候先给母后你的寝宫铺上。”

太后笑道:“果真有这么神奇的东西吗?那还是先紧着皇上你的寝宫和御书房铺吧,哀家这儿不着急。皇儿能有这份心,哀家就十分欢喜了。”

“朕不急,母后你过的舒坦,朕才能安心。”

母子俩来了个母子情深,感情联络的分外亲密。皇上还在慈宁宫用了膳,然后才去了他喜爱的后妃宫中,将这事儿又说了一遍,承诺等到下一批,就给爱妃也铺上。

爱妃高兴,皇上晚上也舒坦了。

第二天,皇上将自己的意思传递给礼部,礼部尚书亲自操刀,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文章,专门送到了国子监,于是国子监的读书人也都知道了这个事儿。

读书人知道了,那距离整个大靖大半人知道也不远了。

接下来,皇上就开始每天等待那砖头的到来了。左等右等的,等了有十来天,终于盼来了影儿。

幸好还有秋老虎,不然等这砖头来了,特暂时没有什么用处了。

京城的富贵人家最近都在攀比买玻璃用具,最初是谢家用上了玻璃做成了窗户。明亮极了,那阳光透过玻璃照射进来,还是一如既往的暖和。

里头窗帘一拉,私密性也更好了,想再在外头戳个洞就能看到里面,是再也不行了。

谢家宴会的时候,不少夫人小姐都看到了那玻璃窗户,可羡慕极了,回去就说自己也要那玩意儿。吵得当家人头都炸了,当即表示要要要。

第二天就跑去朝廷的玻璃坊定玻璃窗户去了。

结果他们还要衣冠镜。

那就再去定。

后来,皇宫宴会,那玻璃杯也晶莹剔透……

家里富足的自然不会将这么点儿支出当回事儿,家里清贫的,已经偷偷哭了。如今又看到国子监传出来的文章,上面写着什么能够冬暖夏凉的砖头,这东西也不知道真假。但既然是礼部写的,国子监传出来的,那就说明是皇上授意的,那这东西,只能是真的。

冬暖夏凉啊,看着就想要。但看着也像是他们买不起的样子。

世家里头的老头老太太都在乐呵,“果然,人还是要学会保养,得好好活着,谁知道以后会出现什么好东西呢?你看看,我要是一蹬腿走了,这玻璃,这砖头我还能享受的到妈?”

这话说的,还真就有那么一点儿道理。

但也有在家抱怨的。

“怎么不是榨油机就是玻璃,现在还出了这么个金贵东西,我的俸禄都要被霍霍完了!哎呦喂,当官当到养不起一家老小,我可真能耐。”

京城里头风起云涌,虽不见谢辞渊的身影,但这桩桩件件的事儿,都跟谢辞渊有关系。

而远在青山县庄子里的谢辞渊,丝毫不受影响。他在想,怎么才能拐一些医学专业的人才到庄子里去。一则是因为庄子周围的住户太多了,军士们再加上后来安家过来的佃户,还有其他一些搬过来的流民,合并原来刘家村的那些人,人口一多起来,若没个看病的地方,还是太不方便了。

想想他生活的地方,医疗系统十分的完善。

从社区医院到县级医院市级医院省级医院,还有各种专科医院,大大小小的全都有。小毛小病去社区医院瞧瞧,不放心的就去大医院,大病该去市医院省医院或者专科医院。

反正只要生病了,就不愁看不到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