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古代当夫子 第69节(2 / 2)

有这五十把配备, 组成一支精锐, 基本上就能够满足山庄的防护安全了。谢辞渊对这个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果然当初没有从系统兑换钢铁冶炼工艺, 而是交给这些铁匠们自由发挥, 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系统却觉得不太高兴,按照谢辞渊这样的打算,往后它大概能从宿主这边换到的声望值越来越少了。有它这样的捷径, 却偏偏要让人家自由发挥,唉……

谢辞渊却觉得这样挺好的,他们养成了在日常实验的过程中记录重要的数据的习惯,他们也学会了观察不同物质的形状,学会了思考为什么加入这个东西会是这个样子,从而开始了解,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什么特质,再往里面有针对性的加入某种东西。

现如今玻璃坊的人就将这些做的很好。而谢辞渊也相信,总有一天,其他人也能够有这样的习惯。这是这个世界,科学的启蒙。

深冬到了,山中的天气越发的寒凉,谢辞渊的床上垫了三床被子,还得另外再盖两层,实在是这天太冷,不这么搞,他晚上吃不消。

妙缘大师说他是典型的读书人的体质,就该多运动打拳,实在不行,每天早上跟他学着练一练五禽戏,也是好的。

谢辞渊上辈子上大学的时候,学校里面就教了太极拳和五禽戏,只是那个时候的人都在说,学校里教的都是简化再简化的版本,根本就算不得是真正的五禽戏了。

如今能够有机会跟随妙缘大师学习五禽戏,倒也算是一个难得的体验。

谢辞渊欣然同意。

第二天,天尚未亮,妙缘大师就在谢辞渊的门口念着佛号敲门了。

谢辞渊半睁着眼睛,看了眼窗外,然后将手伸出被子外面,那冰凉刺骨的冷感,让他又将手缩了回去。五禽戏他确实挺想练的,但他决定还是等到开春再说吧。

“大师,过了年再练成吗?”

妙缘大师知道谢辞渊怕冷,倒也没再说什么。

他在门口摇了摇头,又念了一句佛号,说道:“那你休息吧。”

人就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才显得真实可爱,若是谢辞渊没有这样,妙缘大师都要以为这不是真人了。如此这样,倒也挺好的。

晚些时候,谢辞渊才从床上爬起来,穿着棉衣,手也缩在里头,捧着一个暖手壶,身上披着大髦,看起来格外的臃肿,但确实暖和。

其他干活儿的人和练过武的人看着谢辞渊这样,也跟着笑了起来,纷纷打趣道:“谢先生,这天儿有这么冷吗?”

谢辞渊十分认真的点头,说道:“冷。”

管家看着心里便有了计较,看来明年得把津砖给安排上了。

再说秦万他们回村,后面还跟着那样一帮手拿大刀的士兵们,村子里的人偶很慌。这些都是啥人啊?难道是海寇又找回来了?

而且,这一次来的人也太多了。难道他们这次还打算屠村不成?

村里的人去外面集市上的时候,也有听说过,一些海寇如果对某个村子不满的话,也是会安排人过去屠村的。可是这些人的打扮,跟海寇又不太一样。

见秦万他们走近了,村里的老人赶紧将人拉到身边来,问道:“这些都是什么人啊?怎么带回村里来了?”

“叔爷,这些是正经的军队,来保护咱们村的。”

“啊?保护?那是不是要交保护费啊?”

跟来的军士们全都沉默了,从前在他们的生活中,很少会提起辽东这个地方,唯一的印象,大概就是穷山恶水。来了之后,他们甚至还觉得这地方也算不错,为何要叫穷山恶水呢?

知道海寇猖獗,官员盘剥,他们才理解这个地方的百姓日子过的确实苦不堪言。见到提着刀的人就害怕,已经告诉他们,这是来保护他们的,可他们还是不敢相信,甚至要问一问,是不是要收保护费。

侍卫长说道:“我们是朝廷的军队,保护百姓是我们的指责,不收保护费。”

“啊?”

秦万他们领着人进村,稍作安置。

接下来几天,这些军士们几乎每天都会去巡逻,而剩下的人则在训练。秦万和秦大力他们,会拿着棍子,跟他们一起训练。

秦万的弟弟凑过来问道:“哥,你怎么也跟着练啊?是不是想要加入军中了?”

“是有这个打算,就算不加入,能有这个机会跟着他们一起学,这也是一种防身的本事,等到以后有人欺负咱们的时候,不至于没有自保之力。”

秦万还劝弟弟,道:“你身子骨本就若,还是跟着一起练练吧。”

他弟弟觉得有道理,便也跟着一块儿练了。

苦确实是挺苦的,可是有亲人在旁边,倒也不那么难以忍受了。

村子里其他人见着了,也觉得有这样一个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确实应该抓住机会跟着一块练练。三四天之后,跟着一块儿练的人,多了很多。

村中妇女们在手头的事情完成以后,也会将目光投到那边去。

有人喃喃自语的说道:“唉,也不知道我们能不能跟着一块儿练呢。”

“那里全都是男人,咱们要是过去,还不得被闲话说死啊。还是算了吧,咱们只希望家里的男人能够将本事学好,能够在那些天杀的东西来村里抢的时候,保护好咱们。”

其他女子都纷纷点头,这世道对女子确实不大和善,有些事情,她们只要稍微越界,就被人说的不行。虽然心里也蠢蠢欲动的想要过去,若是能够学到几分本事,海寇抢人的时候,她们也不会束手无策,只能站着被抢了。

可是,到底还是惧怕那些风言风语的。

可是也有人不信邪,她将手里的锄头一扔,说道:“田里的活儿咱们跟男人一块儿干,怎么就没见他们要求咱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就在家待着?如今为着咱们自己的生存,他们倒是出来说三道四了。要真有人说,那就让他去跟海寇说,去海寇的船上,将咱们村被抢去的人救回来再说。”

她说完,也不等旁人回应,便径自朝着军士们训练的地方走过去了。她在地上捡了一根棍子,比划着就开始练了起来。

这女子叫文麦子,从小就很有力气,干农活儿一把好手,平时也没有人敢欺负她,因为一般的男孩子,都打不过她。

不过,后来婚事也很成问题。

文麦子的爹娘见女儿都十八了还是没有人上门提亲,便十分着急。最后还是自己去请了媒人,让媒人留意着些。结果这才知道,附近村子的少年小伙子们,都听说过文麦的彪悍,说亲的时候,但凡提一句文麦子,便死活不愿意。

文麦子哥嫂都是好说话的,为了能够让妹妹嫁得好,贴了不少嫁妆,最后就嫁到了隔壁村的猎户曹军家里。曹军是打猎的好手,文麦子田里的活儿利索,两人成亲之后倒是将日子过的十分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