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古代当夫子 第86节(2 / 2)

他骂的十分难听,可张仕泽却半点儿不高兴的反应也没有。阶下囚而已,他只站在一旁,高深莫测的笑着。何将军骂那个死了的郡守,说他贪心不足,实打实的蠢货。可人总是很容易看到别人犯的错误,并且站在一旁指指点点,显得自己很聪明的样子,却不会去反省自己,他又比那郡守好到哪里去呢?

贪了军饷,任何实事都不做就算了,就连该发给军士们的银子也还要贪墨走一大半,还自认为对待军士已经足够好了。

他看不清,可是张仕泽却看得很清楚。

军中有一大部分人都是来混日子的,当了兵就能够不被海寇杀。还有一小部分人,是为了保护家人,这才来参军的。

姓何的,根本就不了解这些人的诉求,还以为自己在军中的掌控力极高。更看不清跟大殿下比起来,这位六殿下才是更不好惹的存在。

他早早的做出了选择,将来就算落魄一生,但性命至少保住了。

张仕泽也知道自己并不无辜,虽说没有彻底跟姓何的同流合污,可该贪的钱,他没少拿一分。但是他也有一些底线,也保护了一些人。张仕泽认为自己是虽然有错,但罪不至死,坦白从宽,指认有功。

可以说,没有他的指认和极力劝说,这姓何的不会这么容易就答应护送六殿下回京。

而那五千人也成为六殿下编下的军队,训练的事情就交给了御林军统领。

刘家被皇上处置了,皇上给刘老爷子留了个体面,让他自己请辞告老,至于其他人,跟在崔氏后头蹦跶的,皇上都没有留情。就连宗室当中,跟崔氏有牵扯的,也都圈禁起来了。崔皇后被赐了白绫。

趁此机会,那些毫无作为,也没有任何才能却在朝中占据着官职的世家子弟,也被清理的一干二净。皇上大概也是想趁着自己还有余力,极尽可能的为六殿下肃清朝堂。

他也是心疼这个儿子的。

那么多人,都以为这个位置至高无上,都想要坐上这个位置,以为可以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可是只有真正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才会明白,坐在这上头,有多么不容易。天下那么多,那么多的事情最终都汇总到他的案头,等待着他来处置。

每时每刻,他都在战战兢兢。因为这份责任太过重大,却没有一个人能同他分担一点点。

这些天,小六子几乎每天都会来看看他,也会跟他说一说他的一些想法。

他想给地方上更多一些自治的权利,在天灾来的时候,地方上的反应得迅速一点,他想要改革军队,将不同的兵种分开来。还有太医院,囊括那么多好的大夫,却只为他们这一点点人看病,这是极大的浪费。

尤其是后宫中那些争风吃醋的女人们,今儿个头疼请一下太医,晚上父皇就去看一下,明儿个胸闷请一下太医,父皇再去瞧一下,这实在是不好。要叫魏钰说,还是因为后宫女人太多了,能给他们做的事情又太少了,说白了就是闲的。

他在杨河村里,在辽东的山庄里也见识了许多有真本事的女子,她们明理识字,她们能看病救人,她们能纺纱织布,能创造出玻璃,能管理好许多的人。

后宫中这些女人,手段各方面都不缺,若是放在能让她们发光发热的地方,能做许多事情呢。

谢先生整日里念叨着人不够,可皇宫里却有这么多闲人。

魏钰想,以后他绝不要这么多女人。浪费钱,浪费地方,还会给自己创造无穷无尽的麻烦。

软糯又无能的男人才会害怕女人上位,害怕女人超过他们,掌握话语权。他才不是那种人呢!

魏钰有自己的骄傲,也有他这个年纪的男孩子,该有的天真。虽说在皇族,这份天真很微不足道,但在皇上看来,这却是最难能可贵也是弥足珍贵的。

因为他知道,等魏钰登上那个位置以后,这份天真就会慢慢的,再也不见了。

皇帝命人赶制新帝登基的礼服,各种礼仪规制都在赶制当中。虽然没有人明说,但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数,皇上要退位了。

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能在这一场皇室和世家的博弈中存活下来,并且还能保存自己地位的人,不是一心为朝廷为皇上办实事的,就是真正的聪明且看得清形势的人。

所以在明确的看出来皇上选定了继承人的时候,他们谁都没有站出来反对,甚至还明里暗里的夸赞六皇子。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个时候的皇上,最是不能惹得。

而谢家,在这一次的博弈中,表现的十分坚定,且因为他们家跟已经确定的新帝走的极近,可以想见,未来的谢家有多么的荣耀。

第120章 孩子样儿

腊梅飘香, 整个皇宫都能闻到那股透香,皇帝就是在这个时候驾崩的。

白天的时候,他还在跟魏钰说着, 谁人可以信任, 谁人可以用,谁人是平衡朝堂的一把刀子。他的精神看起来十分不错, 可是太医们却知道,这不过是皇上的回光返照。

他们也没有隐瞒魏钰, 将皇上的情况一一对他说明了。因为有几个月的时间给他做准备, 所以他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皇帝驾崩, 宫里全部换成了缟素, 钟声在夜里响彻在整个京城。

夜里睡得正香的人们赶紧爬起来,披上衣服赶去皇宫。

晚上还要为皇上守灵, 停灵半个月,再葬入黄陵,而新帝的登基大典也是在这半个月内完成的。看着满脸稚气的新帝, 不少人心中都在怀疑,这样年轻甚至可以用年幼在形容的帝王, 真的能够将这个皇朝给治理好吗?

新年过后, 新帝更改年号为新元, 太傅谢立兰告老, 新帝不允。

半月后, 远在辽东的谢辞渊收到了新帝的圣旨。他如今为镇国将军, 新帝让他当个有名有实的将军, 辽东的守将已经被下了狱,因为贪污数额巨大,被判处两个月之后问斩, 而辽东因为临海,又年年有海寇侵袭,不能没有守将,所以便将辽东的守将给了谢辞渊。

而他的大哥魏琏,则被封为成王,没有封地,但新帝给了他领兵的权利。可以让他自主练兵,若往后当真能够在海外打下一片土地,那里就是他的封地。

对此魏琏并没有什么不满的,反而十分高兴。

但谢辞渊却很懵逼,镇国将军这原本就是个爵位,可现在他真的成了将军了,他却不知道要怎么管理军队。他上辈子是基层的干部,而且军政分家,他可不曾了解过这些。

要怎么布防,怎么扎营,怎么打仗,他统统都不知道,就连平常的训练,他也只知道一点儿大概的内容。皇上该不会是因为被自己教过,所以任性了吧?

得亏魏钰不知道谢辞渊这会儿的想法,要是知道了,还不得蹦过来,好好跟他理论理论。当初还是谢辞渊跟他说的,他们只需要在关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就行了,要会用人,敢用人。

山庄这边这么多从边疆走出来的战士们,还怕没人替他管理好军队?

反正谢辞渊就茫然的上任了。

比谢辞渊更难以接受的是谢当苟,他觉得新帝这是在胡闹,这是在玩火。辽东在别人眼中,还是穷山恶水之地,可是他任此地郡守已经快要满一年了,他知道这里的发展潜力。只需要好好治理,这里将会有无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