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古代当夫子 第108节(2 / 2)

王氏上来, 也问了这些人一些问题。

比如,他们为何会来此学习。

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因为家里人让来的,有几个农户家的孩子, 说家里爹娘说了, 谢大人是好官,他支持并且带头做的事情一定是好事儿, 所以就让她们来了。

有几个是真心想要过来学点东西,认点儿字, 学点赚钱的技能。当然, 也有一些, 则是打着投机取巧的心思, 想着以此来巴结谢当苟。

对于这些人的各种心思,王氏也都是看在眼里的。不过, 她也没有发火,就按照刚开始所设想的那样去分班教学。

第二天,她联系的几个愿意来教书的人也到了。

有一些是有基础的, 还有一些是根本一个字儿都不认识的,王氏现在基本上就把自己开的这个班当成是儿子说的扫盲班, 反正多认识字儿, 是绝对没有坏处的。

京城中, 皇帝也在看有关于辽东的各种报告, 包括辽东郡跟其他郡的合作事宜, 他都一一看过了, 而且看的非常仔细。而合作的郡, 也都有了预期的收获。

这说明,由官府牵头的两地之间的交流合作是非常可行的。

还有辽东报上来的,有关于治安方面的成果。魏钰从前, 只将治安放在匪患上面,潜意识里就觉得,只要朝廷将匪患治理好,老百姓便能够安心的生活了。

可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

很多地方山匪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反而是当地的混混二流子,或者是跟衙役们勾结的那些打手等人,才是让老百姓头疼的存在。山匪确实需要治理,但这些人也需要去管教,得有个震慑他们的机构。

京城这地界,一竿子砸下来,都有好几个是当官儿的,什么侯府、伯爵府、王府之类的,也是很有可能的。俗话说,宰相门房七品官,有些王府下人的亲戚,也是仗势欺人的一把好手。这些小人物也有小人物自己生存的想法和智慧,他们仗势欺人也是看人的,一般都不会闹大,但也确实让人难受。

苦主只想着息事宁人,仗势欺人的也只想着借势捞点儿好处,被借势的人却压根就不知道这件事情,根本就无从管起。

如今他的国家,国库充盈,各种民生工程也都在进行当中。有时候登高远望,魏钰的心中也会生出万丈豪情。可是国泰民安的背地里,也有许多看不见的不公。

这对于他,对于很好大人来说,都只是一件小事而已。微不足道。

可是,魏钰却不能不去管。

如今眼看着辽东的治理还是有效果的,魏钰便打算在其他地方也尝试一下,若是效果也不错的话,那就直接推广至全国。

第二天的早朝上,皇上重点表扬了辽东的情况。朝上的其他人,齐齐的转过头看着谢当检。

谢家这一家子,当真是叫人羡慕。

从前好歹还有个谢当苟拖后腿,如今竟然也崛起了,而且隔三差五的就被皇上提起来,可见皇上待她,圣眷优渥。

辽东那种地方,以往都是被贬谪发配的人,才去那里为官。可是谢当苟那认真算起来,应该算是临危受命。他们一家子都在那儿,偏偏皇上还如此信任。

虽说不曾有师徒的名分,可谢辞渊也是实实在在的教导过皇上的,是有师徒的情分在的。这个事儿,就是先帝,也是认可的。如今辽东那边,各种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其他人看着心里酸的不行,却也于事无补。

听着别人一说起谢辞渊和谢当苟就是夸的,对待谢辞渊他们是服气的,也是没话说的。可是对于谢当苟,不服气的人可就多了。

要不是有皇上的信任在,有谢辞渊的基础在,有成王的威信在,这些改革他弄成功,十年八年都不可能。说不定最后还会被坑的灰溜溜的回来。

今日皇上又提起了谢当苟,而且还是全都是夸的话,这让朝臣们心中都开始想远了。难不成,是辽东那边又闹出什么新动静了,皇上想要在京城也试试?

说实话,就大靖朝现在这势头,皇上哪怕什么事儿也不干,这国可能也灭不了。他们当中有很多人,也确实是不想折腾了,可偏偏他们摊上了一位就喜欢折腾的皇帝。

果然,话题由辽东引向了别的地方,这治安问题,哪怕是在京城,都存在一些问题。于是他们的任务又来了!

下朝之后,官员们三三两两的走在一起。

从前搞党争的那一批人,死的死退的退,后来提拔上来的人还有党争没有受到波及的人,都知道新帝的手段,倒是不敢再动其他心思了。他们只想着老老实实的当官,然后告老养老。偏偏这皇上事儿贼多。

“唉,从前我还觉得,我的这俸禄领的有愧,现在想来,我从前实在是太天真了。”

“如今皇上交代下来的事情,当真是多。也不知道皇上咋想的,难道是真的想要将咱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建设成大同世界?这怎么可能?”

“说不定就是被谢家那个谢辞渊忽悠的。”

谢辞渊正在岛上老老实实的种地呢,忽然就打了个喷嚏。他紧了紧身上的衣服,直觉是有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

这几个人还在感慨俸禄太少,活儿太多,想搞点儿其他收入吧,也不敢。

新成立一个部门,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个部门的主要职能,有什么权利,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还得注意,它的权能不能跟现有的其他部门重合了,总之还是需要好好研究一下的。

监管方面也需要想清楚。

最近这段时间,各部官员都在开会,尤其是吏部和兵部,天天都在加班,回去别说软玉在怀了,躺床上直接闭着眼就能睡着,第二天一大早又得爬起来。有时候好不容易散会早,能早些回来,还得去书房继续工作。这官儿当的,可真是太累了。

从前只听说过勤政务实的皇帝,最后累死的,可当官儿的也能这么累?

明儿早朝的时候,必须得跟户部尚书提一提,让他带头上折子,请皇上给他们加俸禄。不然,这日子可真是过不下去了!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探索和研究,基本的方案是拿出来了,皇上看过之后没有异议,就打算在京城和距离京城最近的几个城开始实行,这样以便于中央管控。

若是出现了问题,他们也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调整。

忙完之后,看到皇上确实是要实行的,他们立刻又行动起来。读书人家,家里总有那么一两个考上进士,但得的缺不那么好的,这次可不就是个好机会?

第155章 往来鸿儒

都是些久经官场的老油子, 如何能看不明白,这新部门手里握的权利可大了。

到时候,将家里的子侄安排进这样一个实权部门, 也是不错的。不过他们也不敢将这种事情做的太过火了, 皇帝的雷霆震怒他们都有见到过,实在是太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