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旧两党(2 / 2)

刘铮不语,紧紧盯着剑身。

说实话这柄剑的属性不错,快要比得上自己的老伙计伏魔了,对生物有杀伤,对灵体也有杀伤,但第三个效果背主就有些不好了。

或许也正是因此,才落得个辛等的评价,没有晋升更高一级。

“背主的话,你试试看啊。”

刘铮低语着,手掌紧紧握住了剑柄。

瞬间,剑身颤动,有种阴冷的感觉传递全身,一种诡异的感觉在冲击着他意识。

“放肆!”

刘铮怒了,区区一把武器上缠绕的怨气还想撒野?

当他是那种没有精神修为的匹夫,全靠意志硬撑的人不成?

旋即,一缕真意反击席卷,令剑身更加颤动。

这还不算,你不是属阴的吗?

刘铮以火属灵力从手掌中散发,覆盖在阎罗剑上。

这下阎罗剑颤抖的更加厉害了,但在刘铮掌中却丝毫不能挣脱。

整个剑体被火灵力焦灼的通红,彻底归于平静。

看它不闹了,刘铮这才收回灵力,自语道:“你若是听话就能一直饮血,不听话我就把你重新锻造炼了。”

也不知道这话是对根本不存在的剑灵说的,还是对剑上缠绕的怨气说的。

说完后刘铮就把其扔回了储物纹身内,离开了密室。

回到书房刘铮才发现管家老黄已经在门外等候多时了。

“老黄,怎么了?”

稳了稳神儿,刘铮说道。

老黄在门外说道:“老爷,宁江县警署民事科陈科长路过,想拜访老爷您。”

“不见。”

听闻,刘铮就吐出两个字,一点没有犹豫。

“是。”

老黄应诺,回去赶人了。

“一个个小角色就想来见我,把我拉到战车上,我就这么廉价?”

刘铮冷笑一声,不屑自语道。

自从把杜三收入麾下之后,刘铮就全面了解了朝廷的党争,以及当今大宋官场的两大阵营。

新党和旧党!

旧党的支持者都是老牌势力,有大宋开国就流传到现在的千年世家,也有后来时间中兴起的州望府望等豪门,更有不少乡县基层豪右势力,简称地方豪强。

他们都是古老制度的维护者,认为大宋制度就应该以过往岁月中遵儒崇孝等施政方针以治天下,不应该变革,不应该推行什么狗屁新政。

如此一来,既满足了千年名门望族把持政坛的结果,又让诗书传家的州望府望等家族继续在阶层中占据有利之地,还让坚定皇权不下乡主义的地方豪强所满意。

而新党的支持者就是属于新兴阶层了,有因为政坛一直被把持而绝望的寒门,也有在新政中获益匪浅的大商大豪,更多的还是那些工厂主、商会、大公司大集团势力。

新党的起源是在三百年前的建武一朝,诸夷大兴科技掀起新军事改革让军队变得强大,打的旧体制的大宋军队节节败退,丢失了大量疆土。当时的宣宗皇帝痛定思痛下力排众议顶着莫大压力进行新政改革,那时候支持宣宗的臣子们就是新党的第一批元老。

也就在这三百年后的今天,新党已经成了朝堂和民间能够和旧势力抗衡的庞然大物。

如今,新旧两党不仅朝堂上叫阵对垒,更在民间有着各种冲突的影子。

天下三十三州,有的完全纳入了新党势力的掌控,有的依然还被旧党所把持,而海州就属于一个新旧两党在这都有势力,谁也拿不下谁,互相角力的大州。

属于新党一派的官员有,属于旧党一派的官员也有,而海州州长独立于他们之外自成一派拉拢了不少不想掺和进争斗的人,任凭两党官属相斗。

三方势力犬牙交错,相互之间多有龌龊。

这个来拜访自己的陈科长便是旧党的人,刘铮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他的来意。

因为至今为止,已经有不少这样的人来了。

但你海州旧党的人连一个大人物都不肯亲自出马,就让小人物来,这是什么意思?瞧不起我刘铮?

所以,自从见过第一个后,刘铮就统统不见后来者。

以为他是谁啊?他手底下六千号弟兄就那么没有威慑力?

再有一点,刘铮如今背后的靠山是在朝中的张大人,而张大人就是新党如今在朝中的几位大佬之一!

有了这层关系,他自然不会在海州和旧党的官员厮混。

有一点要讲一下,杜三之前背后的靠山就是阳口府某位旧党小角色,现在投靠了刘铮后立马与其撇清了关系。

当时杜三率手下抓捕散发强国报的学生,也是那位旧党小角色所指示,至于宣扬君主立宪这种掉脑袋制度的人是不是新党幕后主使,刘铮就不得而知了,他也没往深了去查。

“老黄,叫司机备车,去大营。”

新人新书需要支持,各种形式的支持!

请留下你的票票,或者是评论说作者好话奸笑。

本书就要上架了,是时候让读者大大们来决定我的出路了,继续写还是一刀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