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商谈1(2 / 2)

“你这丫头,整天就喜欢信口开河。一品大员还有人不稀罕?我不信。”母亲嗔道。

姨妈眼里含笑看着我们母女。

坐着喝了会儿茶,姨妈与母亲聊起布庄的事。

母亲一听便急道:“姐姐不可!你平日里已在明着暗着贴补我,这些钱,又何止一个布庄所赚取的利润?”

姨妈轻轻摇头:“妹妹,前天我也与烟儿说了一下。如果不是当年父亲走得急,没留下话,我想依他本意,应该也是要给你留一份家产的。这是你应得的。我先前不过是怕你们经营不了,才一直未提此事。唉,虽然父亲嘴里从来不说,但看他每逢过年过节时的落寞,我想,他也是想念你的。”

母亲垂下头,许久不曾言语。

姨妈也沉默着。

厅堂里的气氛一时间有些凝固。

良久,母亲才低声道:“是我的错。这些年,我都没回来看过父亲一眼。”

我有些诧异,不知母亲为何如此说。我分明记得我四岁那年过年时,爹娘曾将我托付给乡下的朋友照料,他们好像去了很远的地方,来回十来天才回来。当时父亲还给我带回来一身京城里小女孩时兴的衣裳。

当时不知他们到底是做什么去,现在回过头来看,分明是就去看望外祖父的。只是,母亲为什么不说明呢?

姨妈缓缓道:“事情已经过去好多年了,也不必再纠结了。”

母亲也不再多说,只静静地听着姨妈复述了一下那天与我说过的话。听完后,担心地看着我道:“烟儿,你能行吗?”

我还未开口,姨妈已道:“妹妹不必有什么心里负担。既然我交给烟儿,那便是信得过她。我相信以她的能力,可以将父亲留下的家业做得更大。再说了,反正我已交给她了,是赔是赚便与我无关。妹妹不必害怕。”

母亲勉强一笑,只是皱着眉头,并不说话。

姨丈和二表哥过来见了母亲,又随便聊了几句。

姨丈显然早已知道姨妈要将名下的布庄给我,只是沉声道:“同行是冤家。须得小心处理好与你三叔那边的牵扯才是。”

我忙起身应了。

没想到姨妈看着沉静内敛,竟是个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的直爽性子,只不过三天后,就已让掌柜的结清账目,带来思懿堂,当面与我交接得清清楚楚。

姨妈对掌柜的道:“杨掌柜,以后布庄的生意您与我媳妇商量便是。我便不再操这些心啦。她年纪小,脑子活,可能会有些好的点子,不过其他如布匹质量等方面还得仰仗您来把关。”

杨掌柜?

我心想,妙啊!杨柳依依。他姓杨,三婶家那位姓柳。简直绝配。看来是个好兆头啊。

“今后一切便倚仗杨掌柜了。”我裣衽为礼,对着杨掌柜福了一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