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大利刑侦笔记5:验毒缉凶 第27节(2 / 2)

张小舒闻言鼻子一酸,眼泪就差点落下来,她伸手挽住汪远铭的胳膊,道:“爷爷,真没事。”

汪远铭看了张小舒一眼,道:“小舒,你挺坚强的一个人,眼泪都要落出来了。哭什么哭,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生老病死都是没办法的事。我看得开,顶了天就是早些和奶奶见面。”

张小舒的眼泪再也不受控制,一串串往下掉。

回到家,汪建国、张勤、张小舒在老爷子休息之时坐在客厅商量。汪建国道:“小舒,胰腺癌有希望治好吗?”张小舒道:“胰腺癌发现往往就是晚期,而且爷爷这个有转移。胰腺位置很隐蔽,治疗很难。”张勤道:“难道就没有一点希望?”张小舒道:“爷爷年龄太大,不能做手术,以现有的技术可以选择用伽马刀,但是,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肝脏,希望不大。”

在一年时间里有可能失去双亲,汪建国难以接受这样的事情:“能不能做最后的努力,如果不做努力就放弃,我的心过意不去。”

张小舒道:“伽马刀对身体也有伤害,手术后会很难受。”

张勤道:“建国,爸是豁达的人,我觉得应该告诉他真相,由爸和我们一起做选择。爸这一辈子屡受磨难,吃了很多苦,他从来都没有怕过,我相信爸能够做出选择,我觉得在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顺他的心意。欣桐和爷爷感情极深,我们还要防止欣桐因为得知爷爷的病情导致情绪恶化。”

4月5日,碎尸案案发后第八天,许大光案案发后第一天,下午。

从省刑侦总队传来的图像修复件放在侯大利桌上。这幅画面是监控镜头在夜间透过树叶所照下。由于夜间光线昏暗,又有树叶阻挡,再加上树下三轮车行驶速度快,监控视频中只有一闪而逝的画面。技术大队对画面进行了恢复,没有成功,这才求助于省刑侦总队。

发回来的图像经过修复,能看清楚三轮车前端形状,包括几处破裂处都能看得清楚。骑车人被树叶遮挡住大部分身躯,看不清楚相貌和身材,依稀能看出骑车人穿着一件深色的夹克,能清楚看到凶手戴一顶旅行帽。旅行帽是浅灰色,没有标志。

侯大利总觉得旅行帽似曾相识,脑海中交替出现各种画面,突然间有一段画面出现,停住,变成一段影像:在江州学院家属小院里,一群老年人有说有笑地聚在一起,身穿统一服装,服装上印有江州老年合唱团的字样,戴着一顶灰色旅行帽。

骑行三轮车的人头顶上的灰色旅行帽正和江州老年合唱团团员所戴旅行帽一样,汪远铭是江州学院老年合唱团的团员,自然也有这样的旅行帽。

“人过留影,风过留痕”,这确实是至理名言,在当今时代,在城区作案要想一点痕迹都不留下,难上加难。

侯大利调出自己佩戴的高清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很快就找到偶遇江州老年合唱团的那一段,合唱团员们统一佩戴旅行帽,个个兴致盎然。当天是陪同汪欣桐看演出,汪远铭并没有出现在合唱团中。这又是一条指向汪远铭的线索,但是,这条线索和以前的线索一样,都是间接证据,可以有多种解释,无法锁死汪远铭。

在等待江克扬和张国强之时,侯大利再次浏览了周涛整理制作的汪远铭视频集。侯大利看过一遍视频集,没有特别发现。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汪远铭退休生活简单而有规律,多数时间都在前往超市、菜市的路上以及提着菜篮子回家的路上。他离开家前往超市、菜市的时间非常精准,有一个必经之路的监控视频在每天上午九点十五分左右都会出现汪远铭的身影,时间误差都在五分钟之内,也就是最早是在九点十分出现,最晚也就是九点二十分。在回家的路上同样如此,出现在此视频中的时间同样非常准确。在3月26日那天,汪远铭没有出现。

在等待三位探长之时,侯大利打通了张小天的电话。几分钟后,一份邮件到达侯大利邮箱。

十几分钟后,江克扬和张国强进入办公室,两人进门皆不约而同地问:“杜峰找到蓖麻毒素来源吗?”

侯大利指了指视频,道:“谈蓖麻毒素之前,大家先看一看省刑总发过来的修复相片。”

三人看罢江州学院老年合唱团的视频,这些老年合唱团团员所戴帽子和监控视频录下的帽子高度相似。

侯大利道:“这种旅行帽很多,价格不贵,戴的人很多,但是意义还是很重大,我们抓住了汪远铭的狐狸尾巴。更重要的是杜峰的秦阳之行很有收获,汪远铭在3月26日去过秦阳,在当年下乡的地方拿走了一些村民放在家中的蓖麻籽。”

张国强道:“汪远铭是从蓖麻籽中提取蓖麻毒素,是他自己提取的?”

侯大利道:“大家别忘了汪远铭的履历,他重新回到江州学院后,曾经有一段时间管理过学院的实验室,也就是说,汪远铭有能力提取蓖麻毒素,而且他曾经是实验室负责人,使用一下实验室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下一步我们需要做两件事情,一是依法搜查汪远铭的家,特别是要拿到汪远铭的帽子,还要把汪远铭的衣服全部暂扣。如果是汪远铭杀人碎尸,无论手法如何,始终是一个大工程,衣服上沾点血在所难免,只要其衣服上发现血迹,那案子就破了。”

碎尸案发九天,其间还有投毒案,重案一组忙得昏天黑地,却一直没能取得关键性突破,所有人心里都憋着一口气,如今终于看到曙光,个个摩拳擦掌。

重案一组达成共识后,侯大利再给滕鹏飞打电话。不一会工夫,常务副支队长陈阳和重案大队大队长滕鹏飞来到了重案一组小会议室,听取汇报。

江克扬制作了《呈请搜查报告书》,依程序报批,很快就拿到《搜查证》。

两辆车前往江州学院家属院,一辆是江克扬探组的配车,另一辆是侯大利的越野车。为了开展工作,重案一组配车都是使用地方牌照,这样办案时不引人注目。侯大利和江克扬坐一辆车,老伍、马小兵和袁来安坐另一辆车。

在车上,江克扬道:“我怎么没有一点即将破案的兴奋劲。若是抛开警察身份,用最浅显的语言来讲,汪家是好人,许家是坏人,如今为了一个作恶多端的人去抓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我怎么觉得我们变成许家的爪牙。”

侯大利道:“情感上的矛盾肯定存在。但是,情感是一回事,法律是另一回事,我们维护的不仅仅是个人权利,维护的更是社会秩序。没有大家都遵守的社会秩序,每个人的生活最终会受影响。”

江克扬道:“我懂这些道理,就是发点小感慨。汪欣桐这个精神状态,如果看到我们搜查他们的家,或许会受到影响。这一点我们得处理好。”

侯大利竖了竖大拇指,道:“老克心细如发,我要向你学习。”

五名侦查员进入江州学院家属小区,来到汪家楼下,一名侦查员到楼下,两名侦查员到了汪家上一层。侯大利和江克扬来到防盗门前。侯大利给汪建国打了电话,直言道:“我是重案大队侯大利,就在门口,请你出来单独说几句话。”

汪建国拿着手机走到门口,随手虚掩防盗门,轻声道:“侯警官,什么事?”

侯大利亮了亮《搜查证》,道:“我们要依法对你家进行搜查,这是《搜查证》,希望你能配合。我知道汪欣桐正在治疗,我们搜查有可能会对她产生影响,能不能想办法让她出去一会儿,等我们搜查完以后,再让她回来。”

警方还是到家里搜查了,汪建国深吸一口气,道:“你们请到客厅来坐,我进里屋和张小舒商量。”

侯大利和江克扬走进房间,坐在沙发上。张勤很快从卧室出来,为两位警官泡上茶,道:“稍等一会儿,小舒准备带欣桐到音乐厅练琴。”

张小舒听到警察要到家里搜查之时,惊得下巴都要掉在地上,低声对汪建国道:“姑父,他们为什么到家里来搜查,有毛病吧。”汪建国道:“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原因,但他们有《搜查证》,我们要无理由配合,能让我们把欣桐带走,已经很人性化了。”

背起琴箱,挽着汪欣桐,张小舒走出卧室,看到在客厅里喝茶的侯大利,皱了皱眉。她没有和侯大利打招呼,与汪欣桐一起走出家门。汪欣桐完全不认识侯大利和江克扬,不知道两人身份,只是出于不想见陌生人,低头快走。

张小舒走到楼下,又见到两个精壮的年轻男子,从气质上来看就是侯大利的同事。从这个架势来看,侯大利是将姑父当成了重点嫌疑对象。她暗自生气,腹诽道:“还是神探,居然跑到姑父家里找凶手,脑子里完全是一包糨糊。”走了几步,她回头看,两个年轻男子已经不见踪影,想必上楼去了。

汪家客厅,汪远铭神情自若地用水壶给新进来的警官续水,道:“水烫,慢点喝。”他头发花白,面目慈祥,举止儒雅,没有丝毫投毒案和碎尸案凶手的影子。

女儿被强奸,母亲心肌梗塞过世,父亲又得了胰腺癌,警察入屋搜查,汪建国悲从中来,走到窗边,仰头望天。

张勤走到丈夫身边,安慰道:“身正不怕影子歪,我们没有杀人,无论他们怎么查,都和我们无关。”

侯大利、江克扬、老伍等人站在客厅中央开始戴手套,准备搜查。

侯大利和江克扬先到厨房,找到那把新买的单刃刀,找遍厨房,都没有发现与新买单刃刀相似的旧刀具。

进入汪远铭寝室时,侯大利的第一目标是旅行帽,结果搜遍整个房间,都没有见到那顶老年合唱团的旅行帽。

搜查衣柜时,在衣柜底部发现了一本小笔记本,笔记本比巴掌稍大,适合放在口袋或者手包里,上面记录生活杂事。侯大利翻看数页,发出疑问道:“这是汪建国的笔记本,记了不少在广州的杂事,有工作上的,也有生活上的,为什么会出现在汪远铭的衣柜里?”

江克扬看了几眼,道:“中间似乎被撕掉了一些。”

侯大利翻到笔记本没有字迹的页面,道:“撕掉了二十几页,不是撕掉,是用剪刀或者刮胡刀切掉的,切得非常整齐,看不到毛边。回去查一查有没有隐形压痕字迹,肉眼看不出来。”

在汪远铭卧室提取物证完毕,侯大利、江克扬、老伍等人又来到汪建国房间,在房间里发现了一盒儿童用的超轻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