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399 字 2021-07-07

瓷公鸡,这把捞大发了!

听到二十七娘叫自己,史大这才赶紧将瓷器从窑钵里取出洗净,摆在了桌子上。

史洞修看看这个,摸摸那个,小心的拿起盘子来用指头轻轻叩一叩,又拿起盘子对着阳光照了起来。

苏油恍惚地觉得,他夕阳下的眼神中,闪现的都是真实的金光。

看不下去了!苏油找来一个盒子,将小酒杯小酒角放进去:“八娘,我们回家,答应给姻伯弄一套好酒器的,总算没有食言。”

回到家中,就见程文应正坐在椅子上傻笑,对面挂着一副观音大士图。

黑色的细线犹如工笔描成,套版非常准确,地面岩石的石青色,和之前的墨版底面石头的黑色一起,构成了皴法效果,观音的皮肤是肉色,竹叶,荷叶是翠绿。

红色的金鱼和荷花设计得非常巧妙,通过拉线和大片镂空营造出尾巴和花瓣红白过度的效果,咋一看还真跟工笔差不多。

苏油一看:“了不得了!于工的手艺,当真叫人服气啊……”

程文应回头见是苏油:“贤侄,老史那边可成了?”

苏油笑道:“好叫姻伯得知,八娘去厨房准备去了,一会保准给您老一个惊喜。”

没一会,八娘端着一个食盘上来,里边有一碟卤味拼盘,一个白玉般的酒角,一套仅容四钱的杯子。

八娘将酒食布上:“阿爷,这就是小幺叔今天烧出来的瓷器。这盘卤味,虽然也是小幺叔的方子,却是八娘亲手料理出来的。八娘这些时间,让阿爷操心担忧了。”

程文应笑道:“好孩子,你也是为了家里,不过以后这些事情,可不能再瞒着了,你看,事情告知贤侄,不是就迎刃而解了吗?”

说完拿起一个杯子观看:“细密坚白,堪比上品白玉啊。”

苏油笑道:“是,史世伯嫌弃骨瓷太难听,给它取了个新名字,叫‘玉瓷’。”

程文应恨恨道:“这老不修,竟然敢夺我贤侄冠名之权!”

说完又尴尬道:“呃,贤侄,似乎史老儿取这名字,的确比骨瓷雅称得多……”

苏油笑道:“择其善者而从之,我是一点没意见的。”

八娘从酒角里倒出一杯酒来:“阿爷,孙媳敬您松竹荣萱,长清永健。”

第二十九章 理科

程文应也倒了一杯酒:“八娘你这几天也辛苦了。先别说你是我程家第一个末末的母亲。也不说眼看要成功的瓷码活字。光这套版瓷画,加上码头边行善的名声,你就是我程家的绝大功臣。内院里那些捧高踩低,眼短嘴长之辈,怕是又要反过来曲意逢迎了。”

八娘深深一福,笑道:“那不至于,都是阿爷爱惜八娘。”

八娘其实很聪明,之前很多事情是看得明白却不愿去做,几天下来便习得苏油讨人喜欢的根由,于人有助而谦卑温煦,现在照猫画虎,立刻见效。

程文应笑道:“来,阿爷也敬你一杯。苏油还小,饮不得此酒,只能在一边看着了。哈哈哈哈……”

八娘不知道这酒有多猛,看着一杯清水一般,一口饮尽,顿时被辣得不行,顾不得淑女形象,不停哈气:“阿爷……咳咳……这酒好辣……”

程文应笑得更加开心了:“这酒可不能那样喝,当浅斟慢饮,方得真味,快叫上饭吧,贤侄应该饿了。”

吃饭的时候,苏油猛然想起一事:“糟了!忘了嫂嫂叫我每日学习韵学了。”

程文应说道:“到如今,诸事总该告一段落了吧?明天开始,你便跟着你嫂子好好读书吧。”

苏油想了想,瓷窑那边其实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过到如今表现已经够妖孽了,剩下的事情,慢慢来吧。

于是乖乖的答应道:“嗯,我听姻伯的。”

吃过晚饭,夏日里天气长,天光还亮,苏油便拎着韵书,去纱縠行见程夫人。

程夫人正在给一株丹桂浇水,见到苏油过来:“小弟来了?”

苏油赧然道:“嫂子,苏油错了。”

程夫人笑道:“错在哪里啊?”

苏油说道:“错在言而无信。”

程夫人笑道:“相比玉瓷出世,晚两天学习韵律,实在算不得什么过错。你又不是嬉游冶荡,自不必放在心上。有经有权,方为丈夫,不知变通,那是腐儒僵夫子。”

苏油躬身道:“总是没有告知嫂嫂。”

程夫人笑道:“现在打开书,却也不晚。”

苏油便在花园的小石桌上打开书,从随身的招文袋里取出铅笔,笔记本来。

遇到不明白之处,苏油便会提问,程夫人也不回头,一边收拾花园,一边随口讲解。

两人便在桐花凤飞舞的花园里一问一答。

这是另一种学问,苏油本来就好这个,相互交流起来,收获颇多,喜不自胜。

程夫人料理完一片花圃,抬起头来,才发现苏油不光是在提问,还在拿着一支奇怪的笔在一个本子上写写画画,不由得一愣,问道:“小油,你在干吗?”

苏油说道:“我在做笔记,将嫂子讲过的内容记下来,得空翻阅复习。”

程夫人接过笔来看了,又打开苏油的本子,一手工整的繁体硬笔字,让她眼前一亮:“相传欧阳永叔之母削荻为笔,传授他文字,应当就是这路书法了。”

苏油说道:“嫂子说的是,这本就是在村小旁听的时候,在沟边软泥上用柳枝练会的。”

程夫人赞道:“小油不错,你的才能,看来并非全是天授,也是自己好学善思,努力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