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479 字 2021-07-07

下午,苏油取出陶窑中炼制好的焦炭,分配给孩子们磨粉,然后和上铁沙,装入石墨坩埚,用实验室方法炼铁。

小产量,高精度。

不过他只能负责配比,活得拴住来做。

眉山铁沙的主要成分,是精纯的氧化铁,还有氧化锰,因此只需要简单的还原反应即可还原出来。

没法实现真正的真空粉末冶金,但是通过碳粉补充,控制陶窑内的高还原环境,得到的铁和高碳钢,比史大搞出来的还要配比精准。

没用多久,高碳的钢水炼出来了。

之后便是将炉中的高还原环境通过鼓风变成氧化环境,给钢水脱碳,得到铁水。

再用低碳的铁水和高碳的钢水混合,调整铁水中含碳量的比例,可以得到最合用的钢材。

这方法宋代人已经掌握,就是灌钢法的原理,不过灌钢法是直接将钢水加入铁沙,没有如此精细。

最后将钢水倒入砂模,便能够得到铸铁件。

一下午折腾,苏油得到了一些矛头。

高锰钢的好处在于,即使是铸件,只要热处理得当,也能具备极高硬度。

接下来就是热处理了,先通过正火让铁器变软,易于打磨;磨好后再通过覆土淬火,得到坚硬的钢件;再通过回火,继续牺牲一部分硬度,降低铁件的脆性;最后再精磨,得到寒光闪闪的几件兵刃。

史大将看了一整天的戏法:“厉害了我的小少爷!”

苏油笑道:“没有锻造条件,只能这样了,还不知道要乱到什么时候,先准备几件防身的东西再说。今天就这样,明天我们接着做板锉,做刀子!”

接下来两天,苏油晚上练焦炭,白天拉着李拴住和小七哥围着炼炉打转,做出来不少东西。

板锉只要求硬度,反而是最简单的,高碳钢趁着红热用斜刀拉出交叉细纹,淬水后便能得到。

其余的粗笨家伙,诸如铁锤,斧头,钳子,钻头,各种木工加工工具,也都被搞了出来。

其中最精细的,是一把圆锯的锯盘。

为了让锯盘的钢铁在浇铸的时候更加均匀,苏油将土地庙所存的蜂蜡给用光了,通过失蜡法搞了出来。

让史大送来几个滚子轴承,通过轴承夹住木棒,转动起来用刀子贴近,车出圆度极高的木轴。

然后利用木轴,木制夹板,销钉,圆锯片,轴承,以及铸铁飞轮,加上工作台面,导轨,木制刻度尺,一起拼装起来,组合成了一架木工工作台。

利用皮带传送原理,将轴承连接上一个大轮,通过粗绳传动,一个孩子上去,像蹬自行车一样蹬动大轮,便带动轴承上的锯片飞快地转动起来。

导轨可以拆装调整,既可以用于等距离的切割,又可以用于改出不大于锯片半径宽度的木板。

第七十六章 在藜将军

这天锯床试运行,李拴住在蹬车,史大亲自操作,苏油在一边大呼小叫地指挥。

截断实验非常成功,轻松便得到了无数长度均一的毛竹筒子。

不过改板就不那么顺利了。

“妈蛋怎么又卡住了?史大你给进速度再慢一点!”

“拴住哥蹬不动了?换人,三哥,三哥人呢……”

“少爷,东西得承认的确是好东西,就是这安装的地方没太对,这玩意儿拉庄子去,利用水力轮子,那还不得转得嗖嗖的……”

“少来,就想贪我的好物事!这么多大松木你也一起给我拉过去?”

“大松木给你改成细板子那就是糟践,一根大松木得换七八根小松木,再用小松木改板子,那才划算!”

“就你聪明!当我不知道?问题是现在鬼都没一个,你给我换?”

“……”

“你俩就别闹了,等等少爷,你看,上边来了艘船……哇大船呢……”

娃子们都没有见过如此大船,全都欢呼着跑到沙滩上观看。

那船长度有十多米,宽度有长度的三分之一,与普通的载货船宽度为长度一半的比例有所不同,明显是兼顾了载重和速度。

玻璃江上来往的船很多,苏油一眼就能估算出这船的载重,四百料。

一料为一石粳米的重量,四百料大船的意思,便是这船在空载的时候,排水量能够达到一百多吨,满载的时候,能装近百吨货物。

这是因为民料节约,皮薄腹空,尽量多拉。

换做官船就不一样了,官料的千料大船,排水量近六百吨,能拉的东西,也就两三百吨左右,负载比是不一样的。

这艘大船用料也厚实,不过没达到官船的水平,三桅硬帆,乌棚盖顶,速度不慢,很快便朝码头驶了过来。

见到娃子们准备朝码头跑,苏油摸出一个竹哨吹响,将他们都招呼了回来。

城上的卫兵也发现了情况,赶紧吹响号角,没一会,城头上便乌泱泱地站满了荷枪持刀的人群。

一个身穿绿袍的官员在上面战战兢兢地观看着河面。

苏油看得直撇嘴,这要真是敌人,县令的那副模样,对叛军来说简直就是一剂兴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