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581 字 2021-07-07

“要得料酒,先要有黄酒。”

“要得黄酒,先要用麦曲,还要添加药草制得曲饼。”

“我们的黄酒用稻,粟,黍按一定配比酿成,之后也要加糖色和花椒,大料,丁香等各种香料,最后方能制得料酒。”

“有了这两道调味品,蒸鱼反而简单了。先用姜葱料酒精盐,给鱼码味,然后上盘,蒙上猪网油蒸制,老抽也盛上一小碟一起蒸,蒸好后挑去网油作料,滗去腥汤,将老抽淋到鱼上就行了。”

苏轼听得目眩神驰,指着苏油:“母亲疑你为仓舒转世,前生锦衣玉食,现在看来果然是真的。这等好东西,我大宋绝对没有。”

苏油笑道:“嫂嫂那是爱惜我,所以才夸大其词。我大宋怎么没有?石家庄子房梁上头,就现挂着豆麦酱胚,加水加盐调和之后,也跟酱油差不多。”

“不过我的老毛病啊,任何东西,都要让它……”

苏轼打断:“更精!更细!更纯是吧?你这招八娘早就告诉我了,还真是用老了的套路。”

石通和苏轼也在这一桌,闻言笑道:“这一招用到哪儿都好使,书坊,铁坊,染坊,饮食……只看这一桌子菜,子瞻你经常外出游历,品鉴过没有?”

苏轼对肘子也情有独钟,说话吃菜两边不耽误,吃得满嘴都是油:“想都别想!”

二十七娘却对茭白炒肉丝表示喜爱:“这什么菜?清甜可口,以前都没吃过!”

这个只有苏油能回答,将茭白来历讲了,然后说道:“此物清甜,就不能用酱,太夺味,清炒后加葱段翻匀出锅最好。”

八娘便叹气:“唉,阿爷和史爷爷,这趟是想得差了!该来,这趟不来,实在可惜!”

苏油笑道:“发明出酱油豆瓣酱这些东西出来,可不光是为了解馋,其实还有一个目的:物力维艰,杜绝浪费。”

“一头猪一百多斤,内脏三十斤,头蹄五斤,血十斤,再除去骨头,一半就没了。”

“麻烦的事情我们来做,豆瓣酱,麦酱,豆豉,酱油,泡姜……有了这些,头蹄下水便能料理得好,一样是人间美味。”

“你看今天这宴席,两口猪所得的食材,比以往翻了一倍。乡亲们可了劲的造,都吃不完!”

“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养一头猪的功夫,得到了过去两头猪的肉!”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苏辙虽然大为佩服,不过拱手的时候也没有放下筷子:“小幺叔仁心仁术!”

石通说道:“加上猪骨头可以烧灰造瓷,猪鬃毛可以做刷子,哈哈哈,算起来就几个蹄壳是废物了……”

石薇抬起头来:“猪蹄壳是中药!”

苏辙抚掌称善:“当真一身都是宝。子瞻,小幺叔命题的《酱缸赋》你还写不写?不写我可要动笔了!”

……

这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宴席终了,乡亲们扛着自家桌椅碗筷,和苏油道贺,这才欢天喜地地回家。

就连八公都吃得有点过了,挥着手说道:“要不鸡鸭就摆一夜,明天起来再收拾?”

张胜笑道:“八公你放心,这事情交给我们来处理吧。”

八公拉着张胜的手:“好娃子啊,多亏了你们,这么好吃的饭菜,一辈子都没吃到过!”

张胜讶异道:“这些都是小少爷教我们的啊……”

苏油就开始吐槽:“眉山风水邪门,老家人反而不信我。”

石富笑眯眯地道:“别,老家还是有信你的,我们还得过河,先走了,等几天过来给你垒小窑!薇儿跟我们一起回去吗?”

石薇说道:“不,小油哥哥家里的饭菜好吃,还要给我做玩具!”

石宽对石富笑道:“就由得薇儿吧,与其回去听她念叨个不停,还不如就这样耳根清净些的好!”

第九十四章 去势

城里的客人回去肯定是来不及了,送走一应人等,八公便领着大家回来准备休息。

看着一敞坝的鸡鸭,八公就感慨:“不容易,以往哪有这么大的礼……”

苏油说道:“丢这里怕是不行,山里的野物搞不好会来。还是都移到院子里去吧。”

好在鱼已经养起来了,祠堂前水池的进水沟渠那里,张胜指挥人用石块稀泥扎起了一道堰坎,又立起篱笆,关了一段渠道,现在里边有上百条鲤鱼草鱼。

将家禽都移入外院,娃子们包括八公八娘,每人拿出牙刷牙线小帕子,刷牙剔牙洗脸洗脚。

只有二苏没有这些,两人不由得面面相觑,怎么到最后我们成了土包子?不行给我们也来两套!

第二天人人都起来得早,没办法,前院的鸡一个挨一个的打鸣,想睡也睡不成。

苏油从被窝里直起身来,恨恨道:“生气了,只留一个最健壮的公鸡,其他的全都处理掉!”

八公一巴掌拍他头上:“你吃得了那么多?!这不是糟践东西吗?!”

石薇便在一边吃吃笑。

等到三人从内院出来,八公一间新屋院子满地的鸡鸭粪便,不由得也是头疼:“是得想想法子才行……”

苏油摸着下巴:“法子倒是有,不过得浪费一瓶好酒……”

吃过早饭,苏油便送八娘二十七娘他们上船,临了还包了一包酥肉丸子糖油果子之类,外加几只肥鸡鸭,算是个惠而不费的意思。

不过所有人最喜欢的,还是昨天尝到的茭白,苏油只得带着娃子们上山将沼泽地里能吃的茭白全部搜刮干净,才将他们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