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211 字 2021-07-07

张恕指着炊饼问道:“那是干什么用的?”

苏油拿起铅笔在纸上画了条线,然后用炊饼擦掉:“呵呵,擦拭笔迹用的。”

唐淹感觉满屋书香非常惬意,拿起两本翻了翻,问道:“明润近日读什么书?”

苏油老实回答:“近日就是读《史记》,《管子》,《韩非》。”

唐淹皱了一下眉头:“怎没学儒家经典?”

苏油说道:“《论语》,《孟子》倒是看了,其它怕曲解了圣人之意,只记了个囫囵,不敢胡乱引申。”

唐淹眉毛一挑:“哦?思有所得才算读?这是苏家进学之道?望之,三人行必有我师,可记住了?”

唐瞻躬身:“嗯,爹爹我记住了。”

唐淹说道:“‘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养,隘其利途。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明润,于这句你有何解?”

苏油转了转眼珠子:“正解还是反解?”

苏洵都快气炸了:“你还要做纵横家不成?!”

唐淹举手制止:“就说你心中所想吧。”

苏油躬身道:“古人经典,不该断章而取意,当通读全书,审其时势,先取大旨,而后计得失。”

“《管子》开篇说了,国有四维,民有四顺,六亲五法,唯君之节。”

“因此国蓄第七十三此句,利字当指国用财赋。管子之意,应是国用不当入于多门,其柄在君。而非指民产。”

“此句后续,当指国内诸封,塞其民之赋纳于君国,使权臣不可得利而坐大。”

“国者,有军国,有民国。”

“如古之秦,今之西夏,军国也。民疲而军振,其利一专于军,故虽偏小之时,也可出与大国争胜。然一旦亡败,便是覆国之危。”

“如古之楚鲁,今之皇宋,民国也。政驰而军隳,利用多门,民乐安逸,然逢战多败。”

“故管子此语,乃军国之道耳。”

唐淹问道:“如引此喻,则军国之道,终胜于民国之道喽?”

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较

苏油说道:“不然,春秋诸国狼吞虎并,强军则是强国,乃一途也。且商鞅车裂,其政方行,始皇一统,覆亡转瞬。故虽强横一时,然终不得长久。”

唐淹又问道:“如依明润此论,我皇宋当以何策?”

苏油小手一摊,睁大了眼睛道:“我还是个孩子呀,先生此问,不当由朝堂诸公作答吗?不过油粗略想来,总该是军政从军,民政从民吧?”

唐淹这才醒悟过来,不由得哑然失笑,对苏洵拱手:“明允,今日方见什么叫善读书者。”

苏洵苦笑着摆手:“胡言乱语,居然亦能自圆其说。此子油滑,以后还请彦通严督之,嗯,就用他军国之道!”

几个大人不由得哈哈大笑,只苏油暗自腹诽:“要我说的是你们,说了又指我油滑的还是你们!”

张恕笑道:“明润,近日来四川出了件大事,你知道吗?”

苏油心里翻着小九九:“不知道。”

张恕说道:“前日谣言甚嚣尘上,道是侬智高破蜀,延边诸州风声鹤唳,听说眉州独你与子瞻认为是谣传?”

苏油不知此事有何干系,赶紧甩锅:“跟我没关系啊,是子瞻说的。”

张恕又问道:“那你可知谣传起于何处?”

苏油赶紧晃脑袋。

张恕笑道:“已经查明,谣传起于邛部川译者队伍。”

苏油心里咯噔一下,这名字哪里听过。

张恕接着说道:“事情就奇怪了,没等朝廷下旨,二林部已经将邛部川拿下,将传译和其部众押至雅州,我父亲问明其事,译者之首如今已传于西南夷诸部,其众已经放于雷澹二州,由是西南大肃,你知晓吗?”

苏油脑袋摇得呼噜呼噜的。

张恕饶有兴味地看着苏油:“这就奇怪了,二林部的表文之中,说是有你建言之功?”

苏油暗自叫苦,便宜姐姐你这么老实干吗?赶紧说道:“呃,二林部的在藜将军,是个小姐姐,她是二林部大鬼主的女儿。来眉州贸易之时,因城门未开,便住到土地庙,与小子有过交集。”

张恕问道:“你们是怎么交谈的?”

苏油说道:“他们聊到准备纳贡之事,我就多了一句嘴,说金猱花熊的皮张没有大用。要得中国看重,先要有向中国之心,这是《春秋》进吴退郑之义。有中国之心,讨叛诛逆,有功于国,岂不强于纳贡?”

唐淹是治《春秋》大家,不由得鼓掌而呼:“好!夷狄入中国,此亦攘夷大义之一端!然明润需记,《春秋》首义,乃是尊王。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苏油心里暗自腹诽,夷狄早有君了,还打得大宋嗷嗷叫,大宋还要花钱买平安。不过嘴上却恭敬得很:“小子受教了。”

唐淹越看苏油越满意:“今后跟我读《春秋》吧。”

苏洵大喜,对苏油说道:“还不赶紧谢过!彦通老弟答应收你入门墙了!”

苏油不知道这老师到底多厉害,这名不见经传啊,别人穿过来,起码范仲淹,王安石起步,怎么到了自己这里……算了赶紧作揖:“弟子拜见先生。”

张恕也给唐淹道了恭喜:“彦通,恭喜了。得英才而育之,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