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452 字 2021-07-07

“陛下,眉山江卿的做法,方是万世良策。”

赵祯点头:“老师所言,总是老成至理。想到今后不能再得耳提面命,我这心里……”

赵师民眼中含泪:“老臣也舍不得陛下,然今臣已老迈,庸钝不堪驱使,自当避位,以便陛下拔擢能力之人,这也是人才递进之道。君臣之义,臣纵在外郡,也永志于心。”

赵祯举手,内官上前递上一卷丝轴:“这是我为老师写的诗,就请老师在耀州珍摄精神,安养身体。要是我想你了,再次召你入京,老师可不得推辞。”

赵师民感动得一塌糊涂:“老臣谢过陛下隆恩。”

……

苏油他们终于重新启程了,同行的还有大理出使大宋的使节——高智升高大帅哥。

出使道路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广南东路西路那帮糊涂官苏油实在是信不过,便建议高智升走水道,沿江而下到叙州宜宾县停下,然后听候四路制置使张学士的安排。

张学士是中央大员派出来外任的,对朝廷的动向掌握得更加清楚,京中也有各种关系,高兄你找他援引,断然无错。

到了中国,你就收起大理儒释共治那一套,佛学用于士大夫交往,显摆显摆学识,去寺庙布施,讲经,都是可以的,如今大宋的士大夫,自己都喜欢这样做,这是雅好,更是高兄个人风格,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但是一旦与朝廷公使来往,牢记儒家正统,言则引孔孟,行则依周礼,擒侬智高那套传说神话就别提了,只说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大理虽处偏鄙,也有义节之心。

这才是把准了大宋君臣的脉门。

如今大理与大宋,就北面和东面相接,东面侬智高叛乱初平,广南官员们对外人忌惮无比,延边蛮峒,也不见得就心服。要是玩一个劫囚车,那大理才是黄泥掉进裤裆,不是屎也是屎。

而北面,有二林部为中介,大家都知根知底,走这条路,相互间忌讳就少得很多。

啊对了,记得路过眉山时,把我采购的那些东西交给我家八公……

高智升连连点头,完全没有被苏油当快递小哥用的自觉。

兄弟待我真是赤诚,我得明润,如鱼之得水也……

进入金沙江,两支船队便告分手,高智升带着贡物、俘虏沿江顺流东下,而二林部,则逆流进入安宁河。

第一百七十一章 陆路

安宁河谷,后世四川第二大平原,也是最大的风区。安宁河和金沙江的入口处,以后会出现一个著名的钢铁城市——攀枝花。

二林部给土地庙搞的几块大磁铁,就是在这里发现的。

可如今两者之间还隔着一个大理的建昌府,也就是后世的西昌,苏油只能流着口水看着滔滔河水:“鞭长莫及啊……”

陈慥这几天已经疯了,没事儿就躺在甲板上晒宝贝。

真的是宝贝,金银那都太低档,什么红绿宝石,犀角象牙,蜜蜡琥珀,这些都是论箱。

还舍不得让快递小哥先给他带回去,非要随身才安心。

没事儿就拿出来显摆:“明润,快来快来,你看这块琥珀里边有一只大虫子……”

苏油转头笑道:“要不是我捅你腰眼那一下,你可就把高兄得罪了,哪里能一柄剑换来这么多好处?”

陈慥不认这个帐:“明明是我仗义豪爽,高兄才折节下交。这叫侠士高风,重义轻财。”

苏油便伸手:“那这块琥珀我很喜欢,送我吧。”

陈慥赶紧把琥珀压箱子里:“想得美!高兄给你的东西肯定更好。走开走开……哎呀你放手琥珀这东西摔不得……”

河谷两边都是平地,放眼连绵的稻田,这一带也是精耕细作之区,种稻历史悠久,至少比眉山悠久。

已经是收割时节,稻子沉甸甸地坠着,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

不过农人就辛苦了,顶着烈日在地里收割。

这一带地下其实也有盐,如今还无人知晓,苏油也没有准备告诉大理人。

沿途庄子不少,好些都是二林部的产业,大船开始一路买新谷装新谷。

这生意已经做得精了。

李拴住一直都在玩粗糙的测量仪,苏油给他设计了一个测量记录本,记录途径各处的日期,各测量点之间的距离,水平角,高度角。

到了晚间,苏油和拴住还有范先生则一起计算数据,制作出三角锁比例图,落实到大纸上,变成一张粗糙的地图。

标杆很粗放,测量工具也粗糙,因此以练习操作记录为主,没有指望一趟就能制作出精准的地图来。

经过侬智高一事,范先生已经将苏油视为传人。

一面摸索地图的制法,范先生一面则将沿河诸部的风土,习俗,资源,家支间的争夺,仇恨,联姻,战争……如数家珍般地告诉苏油。

河谷上风很大,大船在河面上走着之字,船工们操帆让帆面灵活地切风,因此纵然逆水,速度可是一点不慢。

三日之后,大船又进入了一个大湖——邛海。

建昌府到了。

二林部就在建昌府北面,但船行到此,便不再继续前行。

越往北,二林部的势力就越大,他们在这里也有宅邸。

建昌府是二林部采购中转大理马的集散地,因此他们的宅邸虽然设在城郊海边,但是占地非常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