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098 字 2021-07-07

阿囤元贞被夸得有些飘:“我骑马更厉害,走,我们去跑一圈。”

两人上马,一前一后小跑了起来。

阿囤元贞一路给苏油讲着马经,不一会就跑入了一个山谷。

苏油眼尖,之前前边山坡惊喜道:“元贞元贞,那里有棵核桃树!”

阿囤元贞笑道:“这山谷里还有栗子树,柿子树,你们汉人娃娃会爬树不?”

苏油得意洋洋:“怕是你爬不过我。”

阿囤元贞说道:“我不信,你这衣服就不是能爬树的衣服!”

苏油一看自己身上:“靠!明天借我一身!我爬给你看!”

这就没法了,只好分工合作,来到树下,阿囤元贞借着马鞍的高度上树打核桃,苏油溜下马来,割草编草篼。

“白露打核桃,秋分摘花椒”,现在正是好季节,不少核桃外皮都已经变黄,有的顶上还裂开了口子。

苏油捡起一个掉在地上的核桃,剥开表层,用石头敲碎一个:“哟,这不是山核桃啊!皮儿这么薄!”

阿囤元贞一边在树上仰着头拿杆子抽打,一边说道:“这是大理洱原的核桃树,是爷爷辛苦带回来的,结出来的核桃可好吃了。”

两人搜刮了一下午,这才将掉在地上的核桃搜捡了满满两草篼。

骑马回到寨子,一位内仆见到两人:“哎哟我的小少爷们呢!这是跑哪儿去了啊!晚饭都开席了!”

两人洗脸收拾回到大堂,阿囤赤尊一看他们的手:“又去爬树了!”

这个没法抵赖,核桃把两双小手染成了褐色,洗都洗不掉的。

范先生和陈慥不由得目瞪口呆,苏油会爬树摘核桃!从来不知道这娃还有这一面!

说好的士大夫呢?说好的大宋小神童呢?!

苏油只好呵呵赧笑:“我没爬,是元贞爬的,我就负责编草篼了。”

晚饭还是肉和乳茶,大家都好说,苏油开始有些受不了了,寻思着明天撺掇阿囤元贞去挖野菜。

吃过饭,让阿囤元贞找下人剥核桃,又找来了糯米,说是要做一道好糕点。

先将糯米用热水淘洗约一刻的功夫,捞起沥去水分,加盖捂了两刻钟后,摊开待用。这叫捂米。

然后将捂好的糯米,以油制过,用河砂旺火拌炒,炒至糯米熟透时,快铲起锅,用箩筛筛去砂子。

接着将炒制好的糯米磨成粉,过筛筛出细粉置于晾席上摊开自然吸水回潮发酵。

待到处理完毕,苏油说道:“好了,今天就这样了。”

阿囤元贞还等着吃呢,闻言都傻了:“糕点呢?说好的糕点呢?”

苏油说道:“好东西哪有这么容易得到?三天后才能接着做!范先生还叫我去他书房呢,走了。”

阿囤元贞一把拉住:“你这个骗子,我晚饭都没吃多少,就是为了等着吃你的糕点!”

苏油被缠不过,只好从书包里翻出一封油纸包裹的米花糖:“给你吃这个吧!元贞你明天叫人去挖些野菜蘑菇好不好,老吃肉我有点受不了。”

阿囤元贞咬了一口米花糖,顿时眉开眼笑:“好的!明天让人给哥哥挖野菜!”

第一百七十四章 范先生

苏油来到范先生的书房,范先生正在收拾文稿。

见苏油到来,范先生笑道:“和元贞交上朋友了?”

苏油却一点笑不出来:“先生,午饭时听你的言语,是要终老此间了?”

范先生说道:“明润不必如此,这里也没有什么不好,二林部有四时不败之花,八节长青之草,文华虽然粗直,但是人却是热情。依我看啊,比大族中勾心斗角好得许多。”

苏油问道:“先生就是出身大族吧?”

范先生点头:“算是吧,不过是庶子,三十多岁还未得功名。家中嫡房又不贤,处处逼煎,我就一时激愤,投身蛮荒了。”

苏油拱手道:“先生若不嫌弃,眉山可居。”

范先生摇头道:“罢了,我留在二林部,大鬼主也可安心。”

苏油还待再劝,范先生举手制止:“一生事业,都在此间,岂能废于半途?明润你就不用再劝了,我在这里很好,真的很好。”

说完取出两个书箱:“这是我二十年间的笔记心得,中间搜集了西南夷和大理诸般道路、风俗、部落、以及百年来形势演化。”

“好水川之败,实在是令人扼腕啊。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地理不明,料敌不清。”

“当年王全斌在蜀宫搜集的云南图志,于今百年。要是西南有事,怕是不堪再用。你把这些拿走吧。”

苏油躬身道:“先生苦心孤诣,小子由衷敬佩。”

范先生说道:“我还是到了眉山才想明白,互利二字,方为经略西南之道,这还是受了你的启发。中午我和大将军打的哑谜,你可琢磨透了?”

苏油问道:“是阿囤烈哥哥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范先生点头:“对,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