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5766 字 2021-07-07

苏辙看着灼灼众目,感觉芒刺在背,这样不行,必须转移一下大家的焦点,立即拱手道:“别驾,未知你所推崇的那首诗是什么?可否让大家一观?”

张学士叹了口气,打开一柄折扇:“这个。”

众人传观,然后你看我我看你,诗是不错,可这人……有些胆大,可也未免有些扫兴啊。

晶殿琼楼圮百秋,

徒将片纸记风流。

绥民画政安如扇,

曲指山河任展收。

这诗的意思是:孟昶的水晶暑殿,已经消失了百年。如今只有从片纸扇面上,方知道这位前朝皇帝的风流事迹。

国家的治理,需要劳心费力,孜孜兀兀。真实的江山,不是如折扇上所画的这般,勾勾手指就能随心展布。

孟昶,就是生生的教训。

通判说道:“此诗乃是由扇上图画,融入了眼前之景,进而引发史论,劝谏当政。好是好,就是有些话不当时。”

张方平不以为意:“《诗经·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正是说的为政之艰要。”

“前蜀孟昶,耽于逸豫,将江山视作玩物一般,结果自然是——晶殿琼楼圮百秋,徒将片纸记风流了。”

“此诗眼界开阔雄浑,切意规谏,因景咏史,因物咏政,结合得非常完美,本当置之一等。”

“奈何评判众高贤均以为与节日和乐气氛不合,因而去之。可惜,可惜……”

“然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虚怀纳谏,遑论时节?这是哪位高士所作?方平受教,恳请一见。”

第二百二十五章 美质良才

石薇就鼓掌欢呼:“也!我就知道小油哥哥一定行的!”

这下没法躲了,石薇拉都拉不住。苏油只好讪讪地站起来:“学士……我,我就是来吃果子的,随便写写,作不得数啊……”

这次谁也再难生嫉妒之心,所有人都愣了——只看文笔,都以为是混迹官场的油条,或者是满腹牢骚的老吏,却不料竟然出自一个孩童之手!

张方平脸上也抽了几抽,完全没有料到是这么结果:“呵……呵呵……怎么可能会是你……”

祭酒见气氛有些僵,张方平有些愣了,赶紧打岔,和蔼地问道:“你是谁家的孩子?是家学渊源,还是有兄长入仕?”

这话没毛病,普通孩子如今还在开蒙,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史论诗,还把情景结合得这么好。

能从这个角度着眼的,一般都是世家子弟,要不就是听父兄平日里在家中议论时局,听来的心得。

苏油只好说道:“启禀祭酒,我……我叫苏油,字明润……”

祭酒突然醒悟过来:“眉山神童!你是明允的堂弟!破解大理童谣的那孩子!”

蜀中众士大夫顿时都给震得东倒西歪——眉山苏家,恐怖如斯的吗?!

苏油拱手苦笑:“正是……”

通判大讶:“如此识见,当真也不错了。”

张方平缓了过来,笑道:“明润此诗,在劝勤政,然而规劝又有何用?须得有法有术,以助明时。汉昭烈素有大志,然不遇卧龙,终劳而无功。小孩子毕竟见识浅薄了些,列位未将该诗入等,可算目光如炬。”

众人都是呵呵笑,气氛不由得融洽了下来。

就听见一个脆朗声音说道:“张爷爷你乱说!小油哥哥他有法子的!”

此语一出,散花台顿时雅雀无声。

苏油一脑门子汗,脑残粉不明白啥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理解张方平其实是一片回护之心,不由得大急:“薇儿,别胡闹!给张学士道歉!”

张方平却将手一抬:“小姑娘,那你说说看,你家小油哥哥,有什么法子啊?”

一句你家小油哥哥,便将事情划定到小女生为了小男生抱不平上,这事儿就变成长辈看小儿女胡闹的心态了。

果然,台上的气氛顿时再次轻松下来,所有人都笑嘻嘻地看着石薇。

石薇说道:“我读《道德经》的时候,第六十章有道: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张方平眼神一亮:“哦?《道德经》你也能读?”

石薇说道:“啊,胡子公公叫我读的。”

苏油只好拱手解释:“薇儿在玉局观元德公座下学医。”

蜀中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尽皆闭嘴。

玉局观的老祖宗都九十多了,今春还提剑上青城山找道士切磋武艺来着,老还能砍,惹不起惹不起。

张方平笑道:“小姑娘可能懂?”

石薇说道:“我不懂啊,所以我就给小油哥哥写信,小油哥哥说,这里讲的是治理大国的道理,就好像煎烹小鱼一样。”

“小鱼,就好比国家,鬼神圣人,就好比厨子,不以道,就好比不讲方法技巧。”

“不讲方法技巧的厨子,那就不是好厨子,煎不好小鱼。小鱼也不会给他面子,不是掉尾巴就是没脑袋。”

所有人都笑了起来,张方平也忍俊不禁:“那你说说,你小油哥哥又是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