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801 字 2021-07-07

更多的打击,则是经济上的。

川峡沿江大造梯田,按照现在的造田速度,就算再过二十年都还有开拓空间。

当土地不是稀缺资源的时候,解放奴隶,就变得非常简单。

奴隶之所以是奴隶,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生产工具和土地,只能沦为土司们的附庸。

但是如今,这个障碍没有了,大宋注重契约,法典上没有奴隶这样的存在,愿意脱离土司自食其力的,政府和大巫予以最大的支持,青苗贷款,是四通钱庄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业务。

政府扶持奴隶向自耕农的转变,通过钱庄,发放田亩,种子,禽畜鱼苗,根据《西南农书》的规划,每户有一小片山林,五亩地,一亩塘,有猪圈,鸡鸭棚。

塘边种桑,塘中养鱼,鸡鸭粪肥塘喂鱼,塘底淤泥可以肥桑肥田,猪圈有机肥肥田……这是一套以家庭为个体的自给自足的有机生态循环系统。

经过四年,西南夷中的自由民,已经从控制严密的土司统治,转变成了联产家庭自食其力,土司头人的控制力,遭到了严重削弱。

平日里慈善开明的那些,如今成为乡间的士绅代表,威望崇高。

平日里凶恶刻薄,敲骨吸髓的那些,对不起,现在我们不伺候了。

而且这种不伺候还受到大宋法律的保护,侗寨的自由民,能打仗的那些人,早已经踊跃加入军队去渭州挣大钱了,剩下的如今天天忙着种地养猪为自己的小家忙活,好日子都过不完,谁耐烦替头人出力镇压娃子?

到了这一步,娃子们成群结队逃离,下山,就成了普遍现象。

聪明的头人们,开始用各种优惠措施,试图挽留他们;而暴虐成性的那些,就不惜动用私军,阻拦,杀戮。

政治就是这样,把朋友搞得越来越多,把敌人搞得越来越少,最后消灭。

如今,峡江绝大多数夷人,坚决站在了大巫的这边。

苏油一挥手,无论巫法还是宋法,都讲究仁慈和公平,对于暴虐成性作威作福,对夷人兄弟犯下滔天罪行,血债累累的那些人,天灭之!

都无需动用正式军队,大巫法旨一到,娃子们便自行发动,将那些头人缚至帐前。

一将功成万骨枯,苏油如今,也是站在五万尸骨之上的大佬,于是峡江边上,又多了几摊鲜血。

在几摊鲜血和夷人们的欢呼声里,奴隶制土司制度,变成了封建制自耕农制度,西南最后一部分人力和生产力解放了出来,再次给峡江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才是改土归流的本质。

参军的,加入商队的,留本地务农的,夷人们随着四通商号的扩张,逐渐开拓了视野,加上基础教育的投入,融入大宋社会大家庭,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朝廷对这几处新附之区,还在安抚阶段,税制轻微,于是苏油开始在几处江边修造码头,修盐仓,稻谷仓,让常平务在几处地区建立起来。

这也是呼应三司最近的号召,川陕搞好了,大宋七分之一的地方就搞好了。

盐仓一修好,蜀钞便推广开来,尤其是小面额蜀钞非常好用,每个县还有钱庄商号负责废旧币回收,新币发放,快银船的投入使用,让峡江经济成为一体,调运非常迅速,情报收集也及时,十年来早已成为制度,如今就是多了几个停靠点而已。

有了这些,草市便跟着繁荣了起来。

夷人不是没有特产,只是以前没人管没人买而已,药材,山货,竹木,茶油,桐油,蜂蜜,蜂蜡,生漆,在西南,这几样是贸易大宗。

峡江上多了无数的放排人,夷汉都有,他们的目的地,是如今已经成为大港的夔州。

第四百四十八章 试射

这就产生了税收的问题,大宋的税收法典上看起来非常可亲,但实际执行却不是那么回事儿。

苏油将眉山到成都的路途运输税收制度复制了一遍,没理由陆路都税制通畅了,水路还被吃拿卡要的道理。

发货地只收坐税,收货地统一收取行税,沿路只查引票,不得收取苛捐杂税。

地方上要得收入,只有三条路,一是发展生产,成为优良产品货源地;二是搞好服务,万商云集车船留驻;三嘛,欢迎加入到商品运输的行列中来,将货品拉出去赚别人的钱。

同时,资产超过一定数量的商户,在钱庄开立户头,这样除了利息,还会得到各种方便,比如交税,就可以在户头上直接划转。

当然更多的,是商人户头之间的划转,整个峡江经济带上,如今这样的资金周转方式,已经成为常态。

长江上游流域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了大宋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不少商人的眼光,已经投放到长江中下游,那里还有大量肥沃的未开发土地,还有富含水产的大量的湖泊和沼泽。

船过了泸州,一向精神健旺的张麒,竟然生病了。

开始苏油还不以为意,嘲笑道:“在青唐混了这么久,回家乡反倒水土不服了?”

石薇如今已经改了发式,盘上发髻,脱去了不少稚气,更加明艳动人,上前用温度计量了体温,望闻问切珍视了一番,竟然是中了瘴气。

开了清散解表药喝了,结果到了当晚病情加重,先是乏力哈欠,然后寒颤,一会儿后发热头痛,循环往复。

这下苏油也有些慌了,这是打摆子,疟疾!

问道:“你是被蚊子叮了?”

张麒有气无力地说道:“前几日天热,我贪图凉快,就拖着凉板在甲板上睡了几晚,熏了驱蚊香的啊……”

苏油翻着白眼:“江上那么开阔,一支香能顶多少用?”

石薇笑道:“没事儿,就是小七哥还要受两天罪。这是子午瘴,常山,蜀漆,槟榔,半夏有现成方子的,酌情加减,两天后小七哥就又活蹦乱跳了。”

说起这个苏油觉得自己非常有发言权:“这四味药配伍,能比青蒿还要有效?”

石薇笑道:“其实算三味也行,蜀漆其实就是常山之苗。你说的青蒿,其实应该是黄蒿才对,不过要用那方子,剂量很大,需要大量鲜草绞汁服用,还要连续服用,太麻烦了,还是用验方吧。”

待到药熬好给张麒服下,苏油对石薇喃喃地道:“都不知道大相国寺的显微镜研究得咋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