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408 字 2021-07-07

银青光禄大夫,是散官,有了这个,苏油算是进入了三品阶层,不过是从三品,还是很虚的从三品。

护军是军勋,因为发明了四件军器,军勋提升一阶,合情合理。

赐紫是和佩金鱼袋搭配的,光一个金鱼袋穿不出来体面,赐紫后就能穿紫袍了,配合三品散官,算是辛辛苦苦混进了高官序列,翰林侍讲,是赵顼给他提供的接触通道,日常咨询策略,采纳建议,可以随时召见。

苏油探花出身,义理,文学,数学,理工,皆有可观,蜀学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哲思体系,做个侍讲,问题不大。

不过即使如此,也要经过考试,好在苏油一直笔头没有停过,平日里文章笔记也不少,献上二十五篇,再上了几篇时论,混了个中等,算是过关。

正儿八经的要干的事情,就是胄案和将作监了。

将作监是干什么的呢?是掌管宫室建筑,金玉珠翠,犀象宝贝器皿的制作,纱罗缎匹的刺绣,以及各种异样器用打造的官署。

手下是一群木匠,石匠,泥瓦匠,陶瓷匠,织造工人,也做一些军器,不过比较少,也不给政府,归入内库管理。

这是皇家看上了苏油理工的奇技淫巧,准备靠着他大发横财。

胄案,才是苏油的正经差遣。

相比人家王安石简在帝心一年三转,吕惠卿直入馆阁备位咨询,苏油算是混迹高层,但是还是边缘人物。

对苏油来说,就是可以在京城安安心心打两年酱油,过一任舒适的日子了。

苏油都计划好了,这两年什么国家大事都靠边站,争取让薇儿给自己生个宝宝是正经。

但是自己部门的业务还是要管好的,散朝之后,苏油立刻上了第一道奏章,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将作监和胄案,整顿账册,清点库存,明确职责,为下一步引进四通商号财务管理制度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是引进理工人才,组织考核,分出优劣,为下一步确定研究方向,组织专项攻关打下基础。

先将这两件事情做好,其余的,今后再说。

第四百八十六章 铁腕计相

胄案将作的作风,就从这份奏章开始起步,只说自己目前能做的,有规划的一步步脚踏实地,而不是好高骛远摆空谈放高炮。

赵顼如今对神机铳入迷至极,还曾经打听过有没有条件刺杀谅祚,被苏油直接说陛下你想多了。

如今的大国,都有一套既定的制度,也有相应的储才机制,没有春秋战国那种离了谁就转不开的情形。

所以刺杀敌国君主,除了能造成极短时间的混乱,并无大用,万一上台的是个明君呢?大宋更加哭瞎。

神机铳的正确用法,是十万人人手一支,一路碾压——当然这是另一种想多了。

但是有了第一支就总有第二支,这就是苏油的任务。

指望胄案另开口子给这头吞金巨兽提供资金,苏油表示陛下我们不如自力更生来的实在,赵顼说那京中能给挣钱的就是将作监了,这是我的钱袋子,你要是给我搞瞎了我要你好看。

苏油说我来搞的话物资流转可能会很快,因此今年嶲州得有六十万贯铜钞要交给我运作才行,一年之后还你。

听苏油说还要还,赵顼高兴坏了,都忘了跟苏油谈利息的事情,准奏!

其实进贡十五万斤铜对苏油来说简直是小儿科,朝廷里大多数官员都认为苏油拿那么多精铜买个三品官是亏本生意,真正能够看透苏油此举真相的,整个大宋只有一个人。

张方平。

只有他知道,借给先帝营造山陵之势,在汴京发行钞票,尤其是能够深入民间的小额面值的钞票,才是这十六万斤精铜的根本目的!

拿下汴京,就是拿下大宋最后最大一个经济发达地区,纸钞的流转,将在蜀中,杭扬,汴京,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金融的威力,会渐渐展示出来!

当然,这些是后话,首先得去三司报道。

胄案现在归三司管,现在的三司使,也是刚被赵顼召回京城的,一个超级超级大铁头——唐介唐子方!

一人独战外戚张尧佐,最后仁宗都怕了,甩锅说任命老张不是我的意思啊,是中书的意思。

唐介转头就弹劾当时的宰执文彦博,吴奎,很多朋友都说老唐你要完,你要被丢去蛮荒。

唐介说道:“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

把老子做成红烧肉老子都不怕,还害怕出远差?

仁宗大怒,丢他去广州,没办法又将文彦博、吴奎免职。

但是毕竟仁慈,怕唐介路上被张尧佐暗害,派专人护送他就职。

唐介一夜之间,以“直声动天下”。

朝臣皆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离京那天,前呼后拥来为他送行。

李师中赠他诗句:“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如山。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

赵顼即位,召还朝廷,任为三司使,掌管盐铁、户部、度支,统筹国家财政。

如果说司马光是碎碎念比较讨厌的话,唐铁头和赵铁头一样,可是有亮瞎眼的战绩打底的。

然而苏油好像有铁头缘一般,赵铁头在苏油眼里,就是一个喜欢占自己小便宜趁饭趁东西的老头,而唐铁头跟他一见面,就是拉着他聊渭州之战。

一聊才知道,原来老头去年知太原府,还跟辽人刚了一回,辽人在山上修城堡,老头说那山头是我们的,一把火给人家烧了。

该讲的道理还是要讲,就算山头是你的,可木头也是人家辽人辛辛苦苦拉上去的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