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830 字 2021-07-07

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土地更不值钱,让兼并土地不挣钱!

种地是需要人力的,人力是需要成本的。

渭北,大量的耕地被携裹回陕西的夏人开垦了出来,他们本来就是河套平原上的农夫,同样面临着上层统治集团的残酷压榨。

有了先进的测量方式和开垦模式,镇戎军,德顺军,渭州北部,出现了大量的可耕土地。

苏油设计的家庭式立体耕作套养农业模式,固然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增加了副食品种类,以及禽畜产量。

但是无疑的,大大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平均人力成本。

这就是精耕细作。

对于小户来说,这绝对是巨大的福音,但是对于大地主们来说,这无异于一场灾难。

这是一种巧妙而隐晦的劫富济贫。

加上各地农业技术的提高,苜蓿的种植,棚养的推广,养鸡养鸭养鱼的兴起,果树的种植,各种肥料的使用,以前的仅够养一丁的四十亩地,如今可以养活一个五口之家。

陕西北部开发,到现在已经得田五万倾,结合科学耕作方法,可以解决十二万户贫困家庭的温饱问题!

第五百九十五章 改革和叛乱

要下户能拿出钱来买地,那是想太多了,为了使土地不被大地主们吞并,苏油只能使用零息这种方式。

陕西牛价,是全大宋最便宜的,也是两贯左右,新式农具如锄镰之类,也得两贯左右。

还有草房,猪圈,畜棚畜栏之类,不过这些便宜,算下来一户人家,需要五贯。

于是苏油便结合保甲法的推行,正好了,朝廷实施了保甲法,十户联保,就以宗族,同乡为单位,推行乡约,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将日子过好!

银行的钱当然是要还的,但是封建王朝也有封建王朝的好处。

其实大宋地价并不高,与土地上一年产出的粮食价格相当。

只是如今的掠夺方式,实在是过于残酷了,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耕作模式得以改良,集中管理统一监督之后,苏油有把握让这些农人,三年耕作得留两年之蓄。

这就可以还清银行贷款,让陕西最贫困的十几万户家庭,回到温饱线上!

这也是眉山青苗法和王安石青苗法的最大区别,发给农民资产土地,让他们分期偿还,而不是强行放贷收息,残酷增加其负担。

赈济和放贷的最大区别!

如此德政,不是苏油能扛得住的,银行也只是具有管理权和监督权而已,所需的本金,名义上只能来自皇室。

苏油先从战利中拨备出四十万贯,作为捐赠转入皇宋慈善总会账户,再由太皇太后,皇太后分别降下懿旨,从皇宋慈善总会转出来,还添加了二十万贯,作为陕西扶贫基金。

六十万贯,二十万贯买牛,入了狼渡牧场的腰包;

二十万贯买农器,进了商州胄案和高家工坊的腰包;

还有二十贯修草房,进了四通商号营造司的腰包;

瓜分得妥妥的。

这些钱,三年后会再次变出来,重新充实到皇宋慈善基金陕西分会的账户之上。

这些钱还清之后,才轮到政府收回卖地钱。

一共为期五年。

这件大事,就连作为大宋皇帝的赵顼,都只有副署诏令的资格,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感和参与感,赵顼大手一挥,着令陕西提举常平司,负责给陕北移民发放种子,而且减免新移民前三年的钱粮。

这就是金融助力的威力,陕北地区,短短数月,在春播之前,实实在在地盘活了。

经过大规模人口普查,陕西如今仅有七十万户,人口三百万,相比顶峰时期一百多万户,四百多万人口,几十年来损失相当巨大。

因为贫困家庭,一家基本就一丁三口,或者两丁五口,所以这项宏大的人口迁移项目,将能解决陕西六分之一户人口的吃饭问题。

为了鼓励这部分人口多生产多生育,增加陕北的人口厚度,增加抵抗西夏的综合实力,苏油又上了一道奏章。

宋代税制,分了丁银和田赋,田赋超过丁银,则交田赋,丁银超过田赋,则交丁银。

如今陕西土地丈量已经完成,大量的隐户流民被清理了出来,渭北一期移民扶贫工程已经完成,二期土地开发正在继续进行。

朝廷的保甲法,青苗法,经过陕西地区当地士绅们的建言献策,集思广益,做了一些改良尝试,如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在这种大好局面下,建议中书再接再厉,同意我们将改变陕西经济局面的触角,继续向上延伸——将陕西的丁银,折算到田亩之中,按田亩收取,不在按丁缴纳,以刺激陕西产生更多的人口。

以陕西丁口最繁荣时期,一百二十万丁为上限,以十年为期,争取增长到此数。

与之相应的,陕西路赋税到时候也同样会增长到此数,不过不再是来自丁银,而是来自田租,来自其它方面。

苏油重点提到,各地都有一种极伤天和的做法——“民生子必纳添丁钱,岁额百万,民贫无以输官,故生子皆溺死。”

凡丁税太重的地区,都存在杀婴之风,这件事情实在与大宋宣传的仁政南辕北辙,既然陕西现在有了实施舍良法的基础,完全可以实施起来。

舍丁税地,在唐代就有部分官员进行尝试,在如今北宋的苏州,荆湖,也有官员也在摸索摊丁入亩。

它的前提,是政府必须完全掌握土地丈量统计数据,避免隐田的出现,同时,还要避免过多的免税田亩的出现。

税制,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摸索了很久,无论宋,明,清,都出现过很多问题,直到“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这两条确定后,兼并虽然依旧盛行,但是已经不能影响到封建国家最重要的税收——农税了。

从此后,国家有钱了,这才是稳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