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452 字 2021-07-07

只要是苏油说的,石薇都觉得有道理:“嗯,那就再把小扁罐给我抱抱。”

小扁罐还在熟睡,浑然不知道已经被无良的父亲取了个非常难听的小名。

窗户上想起了两声敲击,接着张麒的声音响起:“少爷,富相公和司马学士还在堂上等着呢……”

“哎哟!”苏油这才想起来,早把这事儿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起身给石薇扶好枕头,又亲了她和小扁罐一下,苏油这才匆匆回到堂上。

富弼和司马光正在和蔡挺交流陕西治政,一群将领在下边坐蜡,就种诂偶尔还插得上几句。

见到苏油出来,司马光第一句话就是:“明润你让接生婆子穿一声白是什么用典?”

呃……不是该先恭喜我吗?苏油只好先回答问题:“医疗上的事情,对卫生条件要求很高,浅色衣服有点污垢立即就能看出来。”

富弼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又是理工实用之道是吧?”

苏油再也忍不住了:“不是该先庆祝我当父亲了吗?”

说完转身对张麒说道:“三班接生婆子,助手每人赏一贯,稳婆每人两贯,这一班每人两贯,婆子五贯。还有奶妈可以进府了。”

张麒答应,然后去了。

富弼觉得苏油很可怜:“还是家中没有老人仆役,丫鬟侍妾,明润这些事情都要亲力亲为……”

苏油说道:“也还好了,现在是玉娘在帮忙,很快龙首村那边会来几个婆子。”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露出一副了然的神色,郡君对探花郎果然是严防死守,估计蟑螂不到四十岁,都进不了院子。

看着众人的神色,苏油转了个弯才反应过来:“你们想哪里去了!乡下婆子凡事都亲力亲为,养过很多孩子的,她们经验比城中新妇更多!”

富弼很善良,强行转移话题,嘴里还一副苏油活得太难,大家不要再让他难堪的语气:“听闻朝廷要派员下来勘察陕西诸法,我和君实有些不放心,特意过来看看你们做好准备没有。”

第六百一十四章 检查组

苏油笑了:“陕西诸法条令虽然细屑,但是各有专人负责,公使钱我也懒得动,都是当年的老规矩,交给蔡公支使,别的都有账簿核查,反正就七个字——事无不可对人言。”

司马光问道:“不过明润你的青苗之法……”

苏油说道:“呵呵,青苗之法,陕西下等户那是承两宫和陛下的荣辉,走的慈善基金的路子。上三等户的贷款,因为与小农机械和工坊配套,各户贷款积极,虽然贷息比外路低一半,但是我收回及时,总体说起来贷息收益不比外路差。”

这其实就是变相将贷息加到了农器的成本上去,因为有商州胄案的工业加工,铁器成本大幅度降低,为了减小对手工工坊的冲击,苏油不能将农器价格定得太低,中间的差价,很大部分作为让利,用于上等户的贷款利息补贴。

一通操作不显山不露水施展下来,落实到账簿上,就是陕西青苗贷虽然利率低,但是规模庞大,总收益不让外路,而且无需摊派,大家还很积极。

富弼问道:“那保甲法呢?”

苏油说道:“应朝廷裁军的号召,陕西汰裁了两万多正军,这些军人回到地方,因为都曾经过战阵,自然就被乡亲们选为保甲。”

“朝廷的敕令,十户一保,这些军人加上原来县里汰回乡的弓手,比这个比例之多不少,每个乡村都有治安室,配备了上次缴获的军器。保甲法,陕西执行得没毛病啊?”

司马光说道:“校阅呢?朝廷要求保甲还要每年校阅上番。提高保甲的战力。”

苏油一摊手:“我相信朝廷使者对各地保甲的战力应该是有个正确了解的。既然上番的目的,是为了校阅保甲的实效,那就让他们下去抽检呗。”

“如果抽检结果不合朝廷要求,陕西保甲战力差于外路,尽管追究我们地方官不上番不校阅的罪过好了。”

下边众将都露出心领神会的笑容,这次大军转业,结合了土地赏赐,那是功勋老卒的福利。

这些人的战力,丢到外路,担任个县巡检都头都是轻轻松松,探花郎又想欺负人了。

司马光又道:“农田水利不说了,谁都知道你们蜀中人的能耐,使节不会在这上面挑刺。但是保马法呢?”

苏油笑得不行了:“学士,这青呢轿子人抬人,人家的任务就是下来挑毛病,你让人家一点毛病挑不出来,这不是让人难堪吗?总要大家都过得去才行吧?”

“所以有狼渡马场打底,保证军马数量胜过它路就有了底气。至于法令执行上出点毛病,也不是多大的罪过,这才是地方上本应该的样子嘛。”

司马光都傻了,还有这样的思路?

苏油心中暗笑,你是不知道后世如何应付上边检查的,先主动自己找一堆小毛病,然后主动给检查组输送弹药当做成绩这种事情你会懂?

倒是富弼当过宰相的人,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道,指着苏油的鼻子直点:“你你你……你呀你……”

苏油拱手,笑嘻嘻地道:“富公,现在知道我多难了吧?”

只一句话,就让富弼消了气,这孩子为了国事安危陕西发展,连自污的法子都使出来了。

明明可以得十分,为了让朝中大佬满意,故意自降为八分,相比诸多为了清誉拂袖离朝的大臣,实在是太难能可贵了。

不由得叹了口气:“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确是难为明润了。”

……

宋代小孩子出生不是什么大事,因为婴儿夭折率太高,得等到百日洗儿后方才算是值得庆祝的事情。

于是富弼和司马光对苏油说好三月之后再来,又一起回去了。

眼看就要入冬,苏油为了自家小朋友,又开始折腾盘炕。

后衙马厩里,多了一头奶牛,几只奶羊,这是给石薇和奶妈增加营养的。

还有一大水缸的鲫鱼,一溜鸡笼,养的都是母鸡,不打鸣还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