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146 字 2021-07-07

“文彦博、冯京知而不敢言,王珪曲事安石,无异厮仆。”

史书记载唐坰一边读还一边瞪王珪,“珪惭惧俯首。”

然后继续骂。

“元绛、薛向、陈绎,安石颐指气使,无异家奴;”

“张璪、李定为安石爪牙,张商英乃安石鹰犬。”

“逆意者虽贤为不肖,附己者虽不肖为贤。”

最后将王安石丑抵为李林甫、卢杞。

中间赵顼屡屡制止,要求他停下,“坰慷慨自若。读已,再拜而退。”

从历史的记录文字中,这一段完全脱离了司马光的家传风格,变成了司马迁附体,意气挥洒,将在场的主要角色的语言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将唐坰塑造成了一个铁骨铮铮的谏官,文字的背后,充满了幸灾乐祸之意。

但是苏油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却充满了对治史者的鄙夷,那一段描写,绝不客观。

不管怎么说吧,事情是非常严重的,后果是轰动性的。

事后王安石避位待罪。

合门使纠劾唐坰渎乱朝仪,赵顼命王安石复出,贬唐坰潮州别驾。

邓绾申救之,且自劾,说自己胡乱推荐,应该负责。

王安石倒是不以为意:“这人素狂,不足责。”改监广州军资库。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对王安石声望的一次巨大打击。

可以说,几乎所有宰相,都没有遭遇过类似的经历,当着所有朝臣和皇帝的面,被训得跟个孙子似的。

苏油是阴谋论者,一般都会把事情翻来覆去查个底掉,然而在这次事件中,楞没有发现谁是受益者。

唐坰的政治生命直接终结,而且被贬去广州,那里如今可是不安宁的地方,比荆湖都不如。

王安石除了威望受损,损失也不大。

反对派除了幸灾乐祸,也没有什么后续组合拳。

而且唐坰还是邓绾推荐,王安石提拔,全程没有其他力量参与。

最后苏油只好不情愿地得出结论,介甫公真的是遇到疯狗了。

第六百三十三章 佞人

不过如今山高皇帝远,苏油也管不到那里去,麦收之后,就该准备二期移民工程和冬耕了。

还有麦种,稗种,苜蓿种子的挑选,也是重活。

然后就该剪羊毛,挑拣好羊,屠宰肥牛肥羊,准备过冬了。

夏人如今彻底不敢再跳了,遣使进马,求赎《大藏经》,赵顼大方了一回,“诏赐之而还其马。”

王韶在熙河也暂时消停了下来,陕西和永兴军路,今年又是大丰收。

光一个延州,就括地万五千九百馀顷,招汉、蕃弓箭手四千九百馀人骑,团作八指挥。

权发遣延州赵禼,以此封吏部员外郎,锡银、绢三百匹、两。

这只是一个开头,其余陕西官员,升职的不在少数。

苏油今天带着石薇和扁罐,来到龙首村,试验一种新型农具——耧车。

这玩意儿其实很早很早前就有了,到如今已经使用了一千多年。

“耧车”,又叫“耧犁”、“耙耧”。是一种畜力条播机,西汉赵过发明。

耧车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有一腿耧至七腿耧多种,以两腿耧播种较均匀。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

使用最普遍的,就是三脚耧。三脚耧下有三个小犁,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用一根木棍控制麦斗缝隙的出料速度。同时摇动耧把,让种子均匀地落入土地中。耧车经过的时候顺便完成覆盖和镇压,一举数得,省时省力,故其效率可以达到“日种一顷”。

当然苏油是不会仅满足于复原传统农耕技术的,后世的条播机结构虽然还是传统的大结构,可比这个复杂得多,一般由机架、牵引或悬挂装置、种子箱、排种器、传动装置、输种管、开沟器、划行器、行走轮和覆土镇压装置等组成。

其中影响播种质量的主要是排种装置和开沟器。常用的排种器有槽轮式、离心式、磨盘式等类型。开沟器有锄铲式、靴式、滑刀式、单圆盘式和双圆盘式等类型。

经过试验,苏油采用了槽轮式,开沟器也不是简单的犁,而改用了锄铲。

然后通过齿轮组,实现了牵引联动,并且在耧车两侧加装了行走轮,这样人可以站在车上,一边指挥耕牛前进,一边播种,节省一个人力。

经过改良后的耧车,宽度比原来增加了一倍,速度比原来快,使用了铁架,但是为了降低成本,非结构性的地方比如麦斗之类,还是使用了木材,重量更轻,也更牢固,播种更加均匀,一日能够耕种五顷!

以冯老汉家为例,一家三丁,如今共有耕地四百五十亩,一半苜蓿一半麦子,苜蓿地不用翻,剩下的麦地,苏油用两架耧车,一天就把全家人需要辛辛苦苦近一个月的事情干完了!

对于农人来说,这东西就是神器!

对于那些拥有数百顷上千顷地的上户来说,这玩意儿更是救了命了。

陕北二期开发,各地下户比去年可就踊跃太多了。就连苏油都没有想到,才短短两年,人口问题,就成了制约陕西经济发展的瓶颈!

到处都缺人,土地,工矿,修路,水利……

所以苏油也只能在机械上打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