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5984 字 2021-07-07

但现今敢如此,一定是有人暗地里指使。

臣平时遇事,总要抗争曲直,分辨对错,但都是为了国家大义,岂敢为了私事而骄横!

恐怕是奸人想借这件事激怒臣,然后中伤臣不敬。

臣刚开始的时候不敢上告,是怀疑有条制规定,所以先去查验。

结果并无条制,只有皇城巡检指挥使毕潜称,在宣德门外下马。

但从臣初列执政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宣德门外下马。并且此事也不是从臣开始,臣以前跟随任参知政事的曾公亮,也是在宣德门内下马。

因此这件事情,还请陛下给个说法。

赵顼听了王安石的报告,也觉得奇怪——这个事情不对呀?我以前还是亲王的时候,地位在宰相之下,也是在宣德门内才下马,如今为啥不然进门洞了呢?

于是赵顼同意王安石调查此事。

王安石先是到行首司查日记,发现宋仁宗嘉祐年后,宰执都是在门内下马。

行首司的官员王冕也说,上元节从驾观灯,两府都是从宣德门西偏门内下马,从左升龙门出。

但这只是习惯,不是制度,那就再问问两府好了。

冯京三元及第,竟然说自己记不得了,推得那叫一个干净,然后强调自己有时候就是在门外下马的。

文彦博则咋呼说,老夫从来都是在宣德门外下马!

王珪比较老成,觉得这事情事关相权的尊严,把王安石请到一边,悄悄告诉了他一件事——这事情,还有别的当事人。

当时随行的中书驱使官温齐古,曾经给他讲过一个听来的传言。

那个传言的内容,是说当日有人见到俩大内守门人聊天。

一个说:“击打宰相马,如果马受惊使宰相受伤,恐怕承担不起罪名哟。”

另一个则说:“我岂能不知道,但上面逼得紧,奈何?”

王安石连忙把温齐古找来询问,温齐古怕入狱,一口咬死说不认得是哪个堂吏传到他这里的了。

王安石得不到两府的支持,最后只好上奏,把宣德门卫士送到开封府处理,同时有一名御药院内侍,给马夫和马验伤时态度蛮横,也请送到开封府处理。

宋神宗准奏,这个事情,交给苏油,还有开封府判官推官协助查明办理。

靠!苏油都傻了,这事情摆明了就是宫内的动作,特么的张茂则这个老东西,老子回京他莫名其妙地跑来传旨,现在又闹出这样的事情,不是太皇太后或者太后指使的,那才是见了鬼了!

拗相公也是,自己个要闹,闹到下不了台了,就丢锅给开封府,真当老子是御用背锅侠?!

还有赵顼,就不能硬气一回?他那个妈和奶奶就真的那么可怕?!

老子想了好多天,一堆计划还没有安排出去,现在竟然先要接手这样的破事儿?

第六百四十九章 冷处理

两宫的这种手法,简直就是妇人使泼,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是对政治生态的巨大破坏!

想了想,决定还是先凉一下比较好,对梁彦明和沈忱说道:“我这谢表还没写呢,待我先把给陛下的谢表写了再说。”

梁彦明连忙道:“我来给大尹研墨。”

沈忱则铺纸压纸。

苏油见两人忙活,笑道:“两位也不用太紧张,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其实王相公已经把能做的做完了,他也知道没法继续追究下去,又需要个台阶,因此把包袱丢给了咱们,这个分析没错吧?”

两人连连点头。

苏油继续说道:“现在好了,张茂则是太皇太后的人,这事情到温齐古那里就算完,难道还能继续往上?明摆着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事情王相公只有吃亏,不对,准确说也不算亏。”

“相公当时没有闹起来,还是很稳的,其实从那个时候起,这事儿就已经算完结了。”

“陛下的意思也明白,大臣在宫门失了体面,怎么都要给个说法。”

“所以三方现在都需要个台阶下,谁来当这个台阶?就咱们开封府呗。”

梁彦明,沈忱连连点头,经探花郎一分析,可不就是如此?

苏油提起笔开始写谢表:“你们也别觉得委屈,开封府生来就该干这个活,因此该背的锅,就是要背起来。”

说着唰唰唰开始动笔,嘴里还不停:“或者换一个说法,就是为了朝堂安稳,开封府必须不计得失,调谐鼎鼐,勇负重担,砥砺前行。你们说是不是?”

两人不禁哭笑不得,能把背锅说得这么响亮,探花郎你果然是探花郎。

苏油继续安慰开导:“开封府不差钱,就算差钱我也可以去和陛下求来。所以我们要能做事,做出其余州府做不到的事,做出让朝野都赞不绝口的事。我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哪些事呢?不外乎四个字,两件事——繁荣,安定。”

“凡是影响这两件事的,我们就要拼了命去争,至于那些鸡毛蒜皮,我们是能抹就抹,不能抹就背。这样功劳苦劳都有了,陛下相公看在眼里,人心总也是肉长的不是?”

“这就是开封府事务的正确打开方式。既然相公都查了法无明禁,那侍卫们在宫门殴打首相车马随从,就是做事唐突了。”

“所以过两天,将殴打王相公的那些禁卫们提出来,带头的打三十板,其余的十板,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