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604 字 2021-07-07

转运判官汪辅之,是新党干将,曾经奏报文彦博不按新法办事,吓得赵顼亲自批示奏折,并将它转给文彦博,上面写道:“旧恩我是不忘的,正是因为对你信赖,才将京师的北门托付给元戎。些许的小事,你本就不用劳心。汪辅之官小位卑,竟然对你无礼,将会另加处置。”

可如今文彦博要求转运司开启常平仓,汪辅之竟然以没有计司行文为由,予以推脱。

刮骨吸髓,倒是一把好手,轮到救民的时候,却害怕担上责任。

看着下头官员士绅,新旧两党相互攻讦,文彦博心中冷笑不已。

咳嗽了一声,文彦博说道:“国事艰难,黎民待哺,如今粮价已然起来,汪判官,平抑粮价,总该是转运司常平仓的职责吧?”

汪辅之拱手:“下官已然将河北粮价上报了朝廷,相信不日中书就会有回复,等到敕命一到,下官立时开仓放粮。”

文彦博冷笑道:“敢问汪判官,何日上报的?按照正常流程,何日中书行文能转至河北?转运司收到行文,何日能准备妥当?”

汪辅之梗着脖子:“朝廷制度如此,司空若以为不当,自可上书朝廷,下了我的差遣。然朝廷移文之前,要汪辅之媚事屈从,却也是做不到。”

“好!”文彦博哈哈大笑:“好一个骨鲠之臣!”

说完放柔了语气,声音变得和蔼可亲,但是内容却冰冷无比:“你与大名府几位粮商商议哄抬价格的事情,官府已经掌握了铁证。身为转运司判官,常平仓的控制者,在大旱之际,与粮商们在酒楼密会,难道仅仅是普通吃请巧合?”

汪辅之大惊:“我们就是会文而已,你,你血口喷人,企图诬枉于我!我不服!我要向朝廷控诉!”

文彦博笑道:“没关系,你尽管控诉,不过你们密会的事实,是铁板钉钉。你难道没有发现,今日官员士绅聚会,那几家粮商都没到?”

“他们,店家,小二,都已经给出了证词。在嫌疑时期,只好委屈判官,避一避嫌了。”

“就如你说的,朝廷制度如此。判官若以为不当,自可上书朝廷,痛陈老夫愚昧。然朝廷移文之前,要文彦博纵情徇私,却也是做不到。”

说完声音转冷:“来人,给他撤座,押赴都厅,等待朝廷决断!”

如狼似虎的胥吏们上来,直接将汪辅之的幞头打落,三两下按倒在地,抬了出去。

汪辅之挣扎痛骂,文彦博老脸笑容丝毫不变,可请来的那些士绅们,一个个心惊肉跳,不敢做声。

直到隔壁的骂声被麻团堵住,变成了呜呜呜的声音,文彦博这才说道:“制度就是制度,常平仓,乃平抑粮价的设施。河北这些年工程很多,劳役很重,各地仓司储量自然会不足。所以这次旱灾,朝廷一定入不敷出,这就是千载难逢的发财良机。”

“各位,就是这样想的吧?”

士绅们吓得脸色苍白,连连摆手:“没有没有。”

文彦博笑道:“想法倒是不错,只有一条,没有把朝廷看在眼里,没把朝廷干臣的能力和决心,看在眼里!”

“一个转运司判官,能掀起多大的波浪?真当老夫是来大名府养老的?”

“不好意思了,开封府小苏少保为了自己的政绩,说动陛下裁撤厢军及家眷二十几万,汴京常平仓,一下子多出好多余粮。”

“所以朝廷调剂出三百多万斛粮食来河北,要求老夫必须消化。”

“还有汉江的商贾,也要感谢你们。因为你们的囤积居奇,太后懿旨,商贾运送一船粮食进河北,除了发给盐引,还能得到京中琉璃坊五十件宫样器具的发售权。”

“这里又是十万石。”

“今日叫诸位来这里饮酒宴赏,就是告诉诸位这道喜讯。如今河北各路常平仓,已经开始放粮,而你们的那些粮档,现在怕还在狠了命的收购,价格嘛,呵呵呵……真的让老夫非常满意。”

第七百章 乌龙

商贾们都吓坏了:“明公,明公饶命啊!恳请高抬贵手,放我们出府料理粮事,不劳朝廷费心,我们河北商贾,可以平抑粮价!我们放粮,立即放粮!”

文彦博笑道:“那怎么行?各位都是士绅体面人,怎么还为些许小事操心?”

“来,上歌舞,排宴席,此等大喜事,岂能不与老夫同乐,不与河北百姓同乐?!”

“我们慢慢看,慢慢吃,慢慢聊,醉了也不能走啊,老夫早已打扫干净了房间,给各位醒酒用,什么时候心思清醒了,再什么时候离开。”

士绅们扑啦啦跪了一堂,叩头出血:“明公但有所命,吾等无敢不从,明公,饶过我们这遭啊……”

……

岷州,种谊带着一支百人小队,正在山顶用望远镜察看山下州城。

大旱还在继续,花花绿绿的迷彩用不上了,小队所有人,都直接穿着土黄色的衣服。

赵顼听闻高遵裕被木征包围后,心急如焚,派出了种谊和童贯,带领百人神机营,随王韶千里狂奔,然后给种谊下达了死命令,要求无论如何,也必须将舅公救出来。

在赵顼的想象当中,岷州是蕃人的大本营,三千人处于三十万木征旧部的包围之中,如今木征一到,高遵裕能够存活的机会,实在是不大。

种谊很小心,岷州的消息早就被木征遮断,于是一路摸索潜行,丝毫没有暴露行踪,如今已经来到了岷州城外木征的军队后方。

木征派来攻打岷州的将领,是手下仅存的将领郭厮敦。

这娃去年偷香子城差点得手,王韶回军后,他举众投降,木征势大后,他又降了木征,被木征派来对付高遵裕。

木征同样认为,岷州有旧部包顺,拿下轻而易举,却不料包顺来了个翻脸不认人。

如今包顺才是熙河一带最大的蕃族势力,而且被高遵裕调教成了大宋的忠狗!

种谊在山上看清了情形,对童贯说道:“监军,高知州沉着冷静得很啊,岷州戒备森严,郭厮敦看样子是啃不下来的。今夜你袭营,我偷偷进城联络?”

童贯也趴在种谊身边,咬着草杆:“寿翁,你跟你师父学了这么久,就学了新军操典兵法?”

种谊感到莫名其妙:“还有沙盘地图。”

童贯将草杆吐掉:“你没看出高舅爷胜算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