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842 字 2021-07-07

这就还要修建水闸,江口水源引渠等调节工程,解决引潮和蓄潮的所需,保证无论旱涝,太湖都有水可用。

可以说,太湖工程,与都江堰一样,其实是一个从先秦一路贯穿到大宋,体现出华夏民族高度智慧的千年大工程。

苏油与郏亶站在姑苏山上,身后是张麒和蔡京。

郏亶展开手里的地图,结合眼前所见的大水面,对苏油讲解整个太湖地区的水患成因:“运帅你看,太湖古称震泽,水网密布,古有进出河道两百六十多条。”

“入水口主要有二,一条在这里,西北方向,这里有荆溪百渎;”

“另一条在西南方向,有苕溪七十四渎;”

“而出水口,古有吴淞,东江,娄江三大主河,合称为太湖三江。其中东南方有震泽七十二港,有进有出;东面有吴江十八港,均为出湖港浦。”

“依托自然水系,从秦汉时起,沿湖低田,开始筑堤圈圩;沿江高地,逐渐引用江水;北部洮滆两湖的湖滨,开始陆续兴筑陂塘。”

“到南北朝时,西部金坛以东,修筑了单塘、吴塘、南北谢塘等较大塘堰。东部常熟高乡,滨江开凿二十四浦,通夏秋江水潮汐,资灌溉,无旱忧。”

“隋唐年间,润、常、苏都有了灌溉排水工程。唐元和八年,在常州西开孟渎,北通长江、南接运河,计四十一里,引江水溉田四千顷,并通漕运。”

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工程

“太和年间,浚盐铁塘,两岸开挖塘浦,广筑堰闸斗门,拦水于岗身之东,灌溉高田。”

“唐末,吴淞江北已有规格成片的塘浦圩田,加之水车的普及,旱涝不及。”

“吴越时期,湖东继续完善塘浦圩田,续浚海虞二十四浦,一河一浦皆置堰闸,岁多丰稔。”

“到了我朝初年,因战乱之故,湖周一度毁闸废堰,导致旱涝加剧。”

“到了景佑二年,范文正公督浚白茆、福山、浒浦、七丫等大浦,以利引排。”

“庆历二年,又开常州通江各港,灌田万顷。”

“但是让人扼腕的是,因靡费浩大,西事不支,最终太湖改造工程,不得不告停。”

“运帅,经过多年人口繁衍,土地变更,制度败坏,如今三大水系里边的东江,娄江相继湮灭,吴淞江也同样淤浅狭缩。”

说完用手掌在太湖东面一压:“大水一到,三江泄洪不及,导致积蓄的湖水,经湖东洼地弥漫盈溢。从以往的有序,变成了无序。让昔日的鱼米之乡,变成了水乡泽国。”

“运帅你再看,太湖在春秋战国以前,面积本要大得多,唐代的湖水,在这片区域,可达吴江塘岸。洞庭东山和西山,原为湖中两大岛屿。”

“如今的水域,已经远离吴江,东山与湖岸有相接的趋势。”

“这些都是由进入太湖的泥沙造成的,虽然过程非常缓慢,但是也必须加以重视。”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上下游同时着手。”

“上游,在胥溪、南河、南溪修造拦水堤坝,沿线汇梅渚河、大溪河、戴埠河等,以增加太湖入水量。”

“在大溪河、戴埠河、厔溪河上游,兴建大浦,蓄潮留水,增加上游水源调控能力。”

“洮滆湖水系得天独厚,西承茅山东麓来水,经洮湖、滆湖调蓄后东注太湖。还有西面的当阳,固城,石臼,南滆。”

“这六个天然湖,需得好好利用起来,我们可以继续加高堤围,设立闸口,增加其蓄水。”

“各水系之间,南北向用于分洪、引江、通航调度的河道,要继续维护营缮。”

“运河与南河、南溪河之间的丹金河、溧漕河、赵村河、孟津河、武宜河,洮滆湖与运河之间有鹤溪河、锡溧河、漕河等,均需要完善维修……”

“停!等一下!我有点慌!”苏油赶紧制止了滔滔不绝的郏亶,看着地图上太湖上游密密麻麻的红线和红圈圈:“郏公你先别忙,这些线条就不去说它了,这几个大圈圈是什么?水库?!你要在上游修水库?!地图上就是一个个圈圈而已,你核算过这是多大的工程量吗?!”

郏亶拱手:“运判,这是利在千秋的大事啊,两浙路如今灾荒严重,正是大行工程的好时机,只需一日百文两餐……”

“打住!”苏油再次制止:“我手底下的民夫工役,从来就没有一日百文的说法!那是吊命,哪里还能干活?”

张麒翻着郏亶给他的簿册:“少爷,根据郏公的工程量,不说那些大湖大浦,仅仅上游河道的改造,就合计达五百里,这是两百万贯的大工程。”

“哦?”苏油反而松了一口气:“如此好像也不多哈?别忘了我们可以造水泥厂,炸药厂。”

“但是六大湖围堤工程呢,以及太湖本身呢,还有这几个水库,这才是大老虎吧?得当几个河道改造工程?!”

郏亶有些发愣:“呃,运帅怕是将陕西和蜀中的工程量搬到这里来了吧?庐州南巢,最深不过两丈,杭州西湖,因多年不修,为葑草蔓蔽,连一丈都不到。”

“所以我们两浙路的大浦,和其它地方不一样的,这几个大浦,只需要挑选地利之处,修造起六尺高的长堤,便能完毕,比运帅在汴京城围造的汴口工程量,只少不多的。”

“啊?哈哈哈哈是吗……郏老你早说嘛……”

后世川中的大水库,的确也是解放后三十年,当地百姓肩挑土扛弄出来的,但是以后世强大的组织能力,规划能力,施工能力,也耗用了数万人十年的时间!

大坝高度通常都在十几米,最高峰的时期,工地上整整十万人!

如果真如郏亶所说,苏中仅仅是修一道黄河大堤那样的工程就能搞定一个水库,那这生意划算啊!

郏亶见苏油脸色好转,这才小心翼翼地说道:“还有下游河道治理,通过三江排水已经不太可能了,不过北,东,南三个总体方向还是没有变的。”

“工程主要也分三处,一是在昆山开范家浜,上接黄浦江,下通长江。米市渡也分出三支,北为斜塘、泖河、拦路港,与淀山湖相通;中为园泄泾,上接俞汇塘;南为泖港,承杭嘉湖来水。”

“二是浦北,串联淀山湖、澄湖及其周围的元荡、白蚬湖、长白荡、白莲湖、金鸡湖、独墅湖等,通过吴淞江、急水港、牛长泾塘、八荡河等水道泄水。”

“三是浦南,以太浦河为干河,连接蚂蚁漾、桃花漾、汾湖、马斜湖、钱盛荡等大小湖荡。”

“另外,在运河至浏河以北地区,按地势高低,还有阳澄、澄锡虞、湖西沿江三个水系。”

“以上所说的每一个水系,都包括无数的大小水道,湖泊,池塘;而每一个区域,都能造出无数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