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583 字 2021-07-07

黄铜和白铜的铜钱,被赵顼收入内库,作为赏赐群臣所用了。

液压冲床下,一张张铜条被送入冲头下边,然后被冲头当当当地打上烙印,每一个烙印,就是一枚铜钱。

苏辐如今也留上了胡子,多了一分老成,在给苏油介绍造币产业。

“如今的铜钱,有通宝,元宝和重宝,纹样不同,其实就是小平钱,折二钱和折五钱。”

“铜器贩子熔炼一百文铜钱,可得铜器十两,而十两铜器,如今能卖得小一贯。刨去成本,也是数倍之利。”

苏油点头:“所以这个利润,不如让国家来赚,如今京中的黄白铜器,质量也不输西南,民间青铜器的市场,已经被严重打压了。”

苏辐笑道:“还有大理,那也是赚翻了。”

两人都是贼笑,与他们一起赚翻的,还有四通这中间商。

工人们将铜钱倒入振动箱,铜钱一枚枚从箱中掉落出来,在槽里排列成柱状,然后用油纸包起来,放到粗陋的木箱里。

来到另外一个车间,苏辐介绍道:“这里是冲压舶来钱的地方,除了铜钱,还有部分银币和金币。”

铜钱和国内钱差不多,不过背面多了两个篆书的“神泉”二字,金银币就精美了,银币正面是兰花,后面是一艘帆船,帆船周围四个汉字——“招徕四海”。

金币正面是牡丹,后面是庄严的紫宸殿,周围同样有四个汉字——“万国来朝”。

苏辐介绍道:“一枚金币,价值十贯,一枚银币,价值一贯。”

这就相当不要脸了,以如今银铜的兑换率,差不多是每两白银价值一贯五百钱,两枚银币,就多出五百钱的浮利。

不过精美的钱文,掩盖了神泉监和大宋刻薄的嘴脸,老外们兑换这个的积极性非常高。

蕃市的大豪们,不少直接将金银币打孔,用来做成项链,腰带,耳珰,那风光就不提了。

最后一个车间,充满了油墨的气息,这里印刷的是皇宋宝钞。

北宋一代盐钞的币值都非常坚挺,宋人已经明白保证金和货币价值之间的关系。

《金融论》的出台,也让他们更加清晰地掌握了盐钞投放和回笼,也就是货币净投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蜀中崛起之前,两浙路是大宋市场经济最发达地区,就算没有苏油的推动,人家靠自行发展,数学都已经到了之差临门一脚的时候。

而所谓的金融学,其实就是用数学方法摸索经济规律的产物。

整个中国古代的数学,就是在南宋和金元时期,达到了顶峰,然后开始衰落的。

掌握经济运行规律,在如今的大宋绝对是前沿中的前沿,而且一般老百姓,世家,玩这个容易玩脱。

就算你玩到富可敌国,一刀子砍了也是别人的。

因此苏油很乖,也很庆幸大宋有个顶着静海军节度使的宗室数学人才——赵顼的二十一叔赵宗佑。

关键是这娃性格还很学术,研究这个不是为了贪财,纯粹出于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人家追求的是“道”。

比起南宋那帮子掉钱眼里的数学家来,如今的数学家们更加倾向于哲学思辨,人品好得多。

不过北宋数学家也有问题,就是与应用脱节。

赵宗佑的学识如今还不到这么高级的程度,不过从实际应用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交给大佬们解决,是他目前可以胜任的任务。

还有就是用理工的表述方法,翻译大佬们的论著,解释其中的原理,也就是最初苏油和苏小妹的工作,如今他也可以接手。

研究室里,赵宗佑正在写写算算,底下一帮子两浙路寻出来的数学人才,这里一共合计五十四人。

苏油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赵宗佑看到了,低声说道:“走吧,去内室说话。”

内室里是三个老头,在苏油心目中,他们就是如今大宋的瑰宝。

赵宗佑逐一介绍:“贾宪贾公,二十年前便完成了《黄帝九章算法细草》,如今刚刚完成《释锁算书》,前一本你和苏县君已经翻译过,就是贾公使用增乘开方法,解决了求高次幂正根的问题。”

著名的贾宪三角,就是此公的伟大成就,苏油赶紧见礼:“后辈末学,见过贾公。”

贾宪官职卑微,左班殿直而已,不过被苏油调入司天监后,走了学术之路,现在也是数学届的大拿,四通商号特别顾问,月俸百贯。

后世有一个笑话——“同学们,大家已经知道了加减乘除,现在我们来做这道微积分题。”

这么说有点夸张,但是要是换成——“同学们,大家已经知道了加减乘除,现在请大家来求出任意数字的任意次幂的解法。”——差不多就是眼前这位贾宪先生的成就了。

这是一道绝对严重超纲的奥数题。

第七百三十四章 顶级数学家

“开方作法本原图”,即指数为正整数的二项式展开系数表,后世所称的“杨辉三角”,也是始作俑者,乃是此公。

这是一套严谨的算法体系和思想体系,对数学算法的抽象化,程序化,机械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理工方法论的突破性进展。

苏油起身后,摇着头感慨:“贾公啊贾公,你那道1860687开三次方的解法,可是为难死我和小妹了。”

贾宪乐呵呵地捋着胡须:“我大宋人才辈出,老夫惊闻眉山少年少女,竟然能用简单易懂的表述方法,将老夫的解法复述出来,可真是吓了一大跳啊!老夫的亲传弟子都听得云山雾罩的东西,西蜀偏鄙的小朋友倒是会了?”

“于是老夫找来你们的著述一看,呵呵呵,会了,真会了!不但少广章的那道题会了,而是所有题都会了!”

“不但知道解法,而且知道为什么解法是这样,这就了不得。你知道当时老夫有多开心吗?这就是知己啊,忘年知己啊!哈哈哈哈哈……”

边上一老头点头:“细草之法,的确帮了我们大忙了,用日常的语言行文,表述我们这门学问,当真是太难。有了细草,一目了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