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040 字 2021-07-07

如今的舟山,可不是后世资源匮乏的舟山。

哪怕是到了清末,那时的舟山穷人捕黄鱼,都只需要拿长竹竿拍击水面,大黄鱼就自己被震晕浮起,然后捞就是了。

张散也看得有些眼晕:“这一网下过,一年都不用干了。”

苏油说道:“可是这些东西在海边不值钱,本钱还是没有挣回来。”

张散问道:“那怎么办?”

苏油对着汴京方向拱手:“所以我们要将它作为贡品,先进献几千斤给皇上!然后让他带动汴京城的海鲜消费风潮!”

“冬天里的带鱼,翻年还有石首鱼,墨斗鱼,鲍鱼,瑶柱,干贝,海带,紫菜!咱们通通打包作为贡品!”

张散不由得好笑:“少爷你这是要打劫京师!”

郑侠和晏几道跪在船舷边上,手抓着船帮,看着底下渔民们欣喜若狂地拿着大抄网往仓里舀带鱼的情形,竟然激动得眼眶湿润,嘴角颤动。

晏几道喃喃地说道:“厚生利民,苏明润之能,足载史册!”

郑侠点头:“这就是他说的,最大的礼。”

“天地生人,何以礼之?让所有人活得更好,更自在,更富足,这才对得起天地!这才是礼之本原。”

晏几道说道:“按理学的道理,仓廪实而知礼节,其实是从下对上的角度来说的。还应该反过来解读一次——让百姓仓廪充实,还应该是上位者对他们最基本的礼节。”

“这才叫礼尚往来。”

“苏明润义理之精,践用之明,非我所及,回想之前在他面前种种桀骜,实在是可笑之极。”

第七百四十七章 昌国县

然后就听见身后又跳又喊:“差不多就行了!还要注意回程安全!别整太多把船压沉了!大家满仓了就回吧!回吧!先去昌国港等我们!”

郑侠不禁莞尔:“这家伙,仪状粗野,浑不似士大夫,怎么就偏偏说得出那么精深的道理来?!”

晏几道瞅着他:“你不晕船了?”

不提醒还好,一经提醒,郑侠又赶紧一头扎到船帮外面:“呕……”

只有一艘船没有参与打鱼行动,驶到夔州型没有下网的那面,船上一个红衣宋将拱手施礼,高声喊道:“昌国县三岛巡检王德甲,求见苏漕帅!”

很快,夔州型的船舷边上抛下一张攀网,王德甲抓住攀网爬了上去。

来到苏油身边,王德甲单膝跪倒:“三岛巡检王德甲,恭迎漕帅上岛!”

苏油拍了拍他的肩膀:“起来吧,先看完打鱼。”

王德甲笑了:“漕帅这一网,够岛上欢腾好些时日了。”

苏油说道:“守岛辛苦,算是我给你们的一件礼物。一会儿还有一堆蟹笼,那个到时候就送给你们了。这网你们都没那么大的船来拉,还得另外想办法。”

两艘小渔船被老鱼头留下帮忙,夔州型上放下去网笼,小渔船上的人开始往网笼里舀鱼。

第一笼起来后,老鱼头打开网笼底部的绳头,笼里的带鱼哗啦啦地倾倒在了甲板上。

船上的渔夫们开始拿着竹耙子将鱼望舱里扒拉。

这一笼就有三四百斤。

主要是带鱼,还有其它很多鱼类。

苏油都没来得及细看,第二笼又上来了。

苏油拎着刨角:“得,先去望楼说话,这里眼看没法落脚了。”

众人来到船楼里,王德甲看着夔州号望舱的格子玻璃窗,羡慕得不要不要的:“这船拿来打鱼,也太……”

下边老渔头又捞了好些笼,感觉底网差不多能起得起来了,这才大喊:“浪生!起网!”

浪生早都等着这一句了,喊了一声:“好嘞!”和几个工人一起,再次将粗壮的原木插入绞盘,像推磨那样推动,将集鱼的漏斗网提出水面。

船身明显发生了一个倾斜,老渔头眼疾手快,赶紧招呼后生们将吊臂调整到与船身保持水平,然后窜过去一下子拉开了网底扣绳。

“哗啦”一声,整个夔州型的后舱甲板,瞬间堆满了厚厚一层海鱼。

老渔头从带鱼堆里边刨出一条红艳艳的鱼:“探花郎,这条是好水产,一会儿上岸给你料理!”

“诶!好咧!”苏油在望楼上看着那条有两三斤的鱼,“我们人多,得多挑几条!”

完后拿胳膊肘捅了捅王德甲:“那啥玩意儿?”

王德甲这才知道文曲星也有懵逼的时候,赶紧解释:“这是嘉琪,红的叫红嘉琪,黑的叫黑嘉琪。”

晏几道富家子弟,对这个门清:“此鱼皮厚胜羊,味胜鲈鳜,桃花汛后产于登州,却不知道冬月的昌国外海,也有这么多。”

“这鱼价格高昂,不用走太远,便是春日吴中,一条也价值上贯。”

“这么贵?”苏油看着甲板上还有不少这个:“那这里光这什么嘉琪鱼,那也得是好几百贯有余?”

然后突然转头看着张散:“刚刚三哥说什么来着?说我打鱼不够本钱?!”

张散手扶脑门苦笑:“那你也得卖得出去才算!”

苏油又探头出去:“老渔头,那些嘉琪,放水舱里养着!我们争取拿回去多卖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