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033 字 2021-07-07

海中星星点点,那是海鱼们被灯光引诱过来,鱼鳞反射出的光线。

夔州型三千料的土豪版打渔船,船侧长长的横臂打开,围绕着灯光,下下了巨大的围网。

围网完成了巨大的圆圈后,船上老渔头,龙浪生等渔民,开始收紧绞盘,将缆绳拉上来,将围网底部收拢。

围网收好之后,包围圈中心的小船关闭了汽灯,从里边行驶了出来。

“收网——吹号——”老渔头大声地对着船楼上招呼。

为了这个号声能够传得更远更长久,苏油特意将锅炉都用上了,在气门口上安装了一个金属哨,现在锅炉真通过压力阀呼呼往外冒气。

听到招呼,苏油打开了汽笛开关,蒸汽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从汽笛通道喷涌出来。

“呜——”一声尖锐,悠长,难听到了极致的汽笛声,从夔州型上远远地传了出去。

这声难听到极点的汽笛声,对周围的小渔船来说,却不啻天上降下的福音。

很快,海面上出现了很多星星,可以移动的星星,从四面八方朝着夔州型高高的桅杆顶上点亮的汽灯围拢了过来。

大围网越收越浅,无数大黄鱼,在水面跳跃。

水面下,鱼群中间,还夹杂着不计其数的墨斗鱼。

这是一场昌国群岛渔民的盛宴。

无数的小渔船便围拢在浮球构成的圆圈周围,渔夫们拿着巨大的抄网,一网网地往自家鱼舱中疯狂的抡动起胳膊。

很快第一批小渔船便满载了,渔民们带着极大的满足与不甘,扯起竹席苇席的风帆,向昌国诸岛驶去。

第二批小渔船又再次围拢了过来。

三岛巡检王德甲,让兵士划着小艇,一脑门子汗,来回招呼捕鱼的秩序。

一条大海狼鱼从海面上跃起,大尾巴扫得王德甲一屁股墩坐在了甲板上。

“直娘贼的……”王德甲扶着被打歪的斗笠,坐在那里两腿哆嗦,激动得起不来。

常年被海风吹得黝黑的脸上又是眼泪又是笑容:“这个年,直娘贼的好肥啊……”

昌国诸岛,有了两浙路最高行政长官的批示,年前可足了劲的存盐,苏油的批示是,淘汰浪费资源的生产方式,淘汰口味不佳的海产品,今年昌国必须生产尽量多的黄鲞,满足大宋人民餐桌上的需要。

什么海水洗黄鱼,少来!

所以岛上的妇女儿童都动员了起来,杀鱼!腌鱼!晾晒!

鱼类还有一种重要副产品——鱼鳔。

石首鱼胶,是如今大宋最顶级的粘合剂。

所以这是一门大生意,必须依靠四通成熟的商业模式。

所有参与打鱼的渔船,钉牌,登记册籍,由四通商号统一安排生产,运输,销售。

渔农们组成渔业社,在商号指导下进行生产作业,实现人力和资源产品的最大化利用。

商号组织给渔农们运来粮食,油料,食盐,几乎管理到了方方面面,包括家中的菜刀,铁锅,都当做福利奖励发放。

相对以前打到鱼吃鱼,打到虾吃虾,没鱼没虾吃蛤蜊的日子,现在家中有米有面,院子里有鸡鸭,只靠打鱼都能过上正常的生活,海上作业辛苦,甚至商社没月还要发放一斤药酒祛湿驱寒,有个头痛脑热还有医生上门诊治。

这样的日子对渔民们来说,相比以前,简直就是到了天堂。

同样的道理,苏油指示舟山附近水师,都是渔家子弟,现在不出力什么时候出力?农忙时节,军方必须出动帮助地方百姓生产。

以后的大宋水师,将是组织最严密,训练最苛刻,技能要求最复杂,知识储备最高深,眼界最开阔,战力最强悍的精锐中的精锐,战舰,将是大宋漂流在海上的国土。

这支部队如何打造?远航万里如何控制?必须从思想上找到根源。

根源就是这里,即使漂流万里之外,这里有你们的父老,你们的兄妹,你们的家!

你们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为了皇宋!

苏油都发话了,又是自家人,那还有啥好说的,所以当金悌和平正盛来到昌国的时候,从港口向岛上看过去,整个岛屿都飘扬着一串串的黄鱼鲞。

苏油在今年进行了大量的体力劳动,肌肉重新变得结实,不过明润是明润不起来了,黑里透亮倒是真的。

金悌是来辞行的。

苏油将高丽使臣转达的国王善意传报给赵顼,赵顼很给面子。

许高丽大僧统义天入朝觐见,赐紫衣,紫金钵盂,禅杖,檀香。

答应义天的请求,让他在杭州跟从净源大师修习佛法。

义天求请赵顼,希望能够将本宗的佛教经典复刻翻印,除了自己学习之外,学成之后,还要带去高丽传法。

这是要做高丽唐三藏,赵顼很感动,大手一挥同意了,将这事情丢给苏油办理。

南风起来,金悌此次回高丽,顺便带来义天给苏油的书信。

苏油看过信件:“陛下亲自召见,这么高的规格,大使回去不但无过,反而有功了吧?”

金悌拜谢:“多谢少保周全。”

苏油笑道:“跟我有什么关系,早与你说过,两国君王仁德,不会过多计较的。对了,王相公正在筹划废弛铜禁,就从舶来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