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909 字 2021-07-07

相对温和的几个国家,在南海的东边,吕宋,麻逸,琉球和渤泥,对大宋比较恭顺。

这些国家认大宋为宗主,其目的也不过是希求大宋的货物而已。大宋对朝贡物资从来都是从优返给,再没有比这更划算的生意了。

很多国家甚至分别从几个大城出发去大宋朝贡,在宋史里边记录的一些小国,其实是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城市而已。

王韶对此极度愤慨,倒是苏油让他稍安勿躁,一切自有安排。

川峡四路,在苏油出生之初,便已经是千人耕万人食之地,土地和人口的矛盾非常突出。

梯田的开发,缓解了一部分矛盾,倒是到了快三十年后的今天,矛盾再次开始出现。

两浙路同样如此。

虽然经过太湖开发和荆湖开发,矛盾再次得到缓解,但是得到最多好处的,是隐户和流民。

而小有资产的编户,家中耕地反倒越来越少。

还有理工机械化兴起,让很多小作坊家庭也遇到了麻烦。

在这种情况下,有心人的偷偷引导,在两浙路和川峡四路,悄悄建立起两条人口走私通道。

陆上通道,沿着南方陆上丝绸之路,从嶲州入大理,然后从大理沿着茶马古道来到交趾。

而海上,这是通过明州港,在冬月顺风的时候起航,一路搜检福建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的人口,来到交趾郡。

苏油来者不拒,只要上岸抵达交州,就有专门负责移民安置的官员,登记籍贯,特长,充实到各地去。

手工艺人大多留在了交州,农人大多去了湄洲,真正无家无口的流民无产者,多被安排到了冶州和铁州的工矿。

而这些人里边,还有四通商号从两浙路和蜀中高薪聘请来的新型技师。

蜀工,在今日的大宋,已经是技艺领先,精品无数的代名词。

苏油是想将冶州打造成大型工业基地,而交州,则类似后世曾经出现过的广州十三行,成为手工业加工基地。

这些工匠的到来,让交州的工艺加工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如今苏油和李舜举坐下的花梨交椅,身后的紫檀镂雕屏风,以及市舶司蕴州分司都厅中的种种华丽陈设,让很多小国使臣以为来到了大宋皇宫。

蕴州分司衙门周围,是一片新造的“驿馆”,模仿汴京城中现在流行的新式公寓建造,外观如两浙路的那些精美建筑一样,内里却是种种让人方便舒适的新设施,大量陶瓷,铜管的运用,让远道而来的土包子们瞠目结舌。

在丝竹和钢琴的伴奏下,宴饮开始,精致的彩绘玉瓷器端上来,西米露,糕点,各色美食,清酒,果酒……让嘉宾们如登仙境,神思恍惚。

都厅中央,陈设着各种此次交易会的代表商品,其中最让各国使节豪商们痴醉的,就是以最新工艺加工出来的各种宝石珍品。

李舜举选出来的红蓝宝石,被眉山过来的资深艺人打磨之后,带着切面的那种,反射出迷人的色泽和火彩,配合上各种巧妙的金银底座造型构思,构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其中最显眼的一枚大葵花戒指,赤红如鸽血,阳光下反射的光芒如火,吸引了无数的目光。

还有一种则采用另一种打磨方式。

一条项链,由黄金云朵造型成对称图案,正中镶嵌着一枚湛蓝的宝石,宝石被打磨成了光滑的蛋面,在日光下呈靛蓝色,完全透明没有瑕疵,如同一小汪深海。

最为神奇的是,这枚宝石的中央,弧面的顶部,有一道六芒星。

六芒星的焦点汇聚于宝石中心位置,星光完美灵活、清晰明亮,还能随着观赏者的欣赏角度和光线的不同,星光会移动变化。

如今大宋最珍贵的红蓝宝石,被称为“猫儿睛”,中心的星光如同日午时分猫儿的瞳孔,只有一道光芒。

而星光宝石则是角度均等的三道,构成神奇的六芒星光,远比猫儿睛更加绚丽和珍贵。

这种宝石对切割和打磨的工艺和角度要求极高,如果设计的时候打磨角度没有定准确,或者为了保留宝石的最大体积,有时候会造成星光偏移。

但是这枚蓝宝石不存在这个问题,毫无瑕疵,配饰设计得非常的简单,因为在它的身边,任何多余的装饰,都无法再吸引别人的目光。

蜀工精美的金属加工工艺和镜面宝石加工工艺,以及宋人极具格调的美学修养,让这条项链成了镇馆之宝。

第八百六十四章 蒲珊

宴会上还有一个装逼的事件发生,等到诸人对珠宝陈列展欣赏完毕之后,苏油将他们召集到一座高逾一人的水晶塔前,然后给仆从们每人发了一柄铁如意,让他们将水晶塔敲得粉碎!

在所有人痛心的惊呼当中,苏油又笑眯眯地命人将水晶塔的碎片分给众人,作为此次宴会的伴手礼。

众人都是莫名其妙,在苏油的解释示意之下,使臣们将晶莹的水晶放到嘴里,一股纯纯的甜味在嘴巴里蔓延开来,方才知道原来这不是水晶,而是水晶一样的糖块!

太神奇了!

蜀中的制糖工艺已经经过了好几代升级,当年最原始的泥浆吸附法还在用,不过已经变成了整个精糖炼制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而已。

通过对糖液加入石灰乳和石灰水,然后多阶段通入水洗燃炉气体,利用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在生成碳酸钙的过程中,吸附糖浆中的有色物质和残渣并沉淀,一步步得到纯净的清糖浆。

再经过硫漂,使糖液色泽更清,这才利用结晶法,得到质地异常纯净的糖晶。

利用离心桶,将糖晶和糖蜜分离,再经过洗糖工艺,便能加工出白如雪,透如冰的白糖和冰糖。

整个过程中,温度计和石蕊试纸是关键,有了这两样东西,四通的糖工,能对加工过程中的预灰,添灰,一碳,二碳,硫漂等关键步骤的糖浆温度和PH值精准把控,经过无数次试验,最终形成稳定高效的加工工艺。

以往大宋的高品质糖霜,必须用利州特产的“杜蔗”才能制造出来,制糖工艺成熟之后,除了杜蔗,其余各地的各种甘蔗,就都能做出纯净的白糖和冰糖了。

于是蜀中产量较低的杜蔗,渐渐被其它亩产更高的甘蔗品种替代,大宋的糖产量得到极大的提高。

而制造装逼糖塔的模具,则是蜀中的精准模具制造技术了。

总之就是先得到一个拼合起来内部是个空塔的模具,然后将糖液倒进去旋转倒出,再倒进去旋转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