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478 字 2021-07-07

苏油给旧州的定下的重点发展产业,就是茶叶,咖啡,胡椒,葡萄。

还有各种香料和名木,以及畜牧业,海产业。

光这几样,就已经够旧州发展了。

此外,旧州还是连接新州,交州,冶州,福州,泉州,广州等“短途”海运运输的枢纽,同时还是新州的供货基地,和新州一短一长,也算是具备自己独有的优势。

还有就是旧州有水师,虽然王珍的水师有些不够看,但是负责三郡的内海海防,已经足够了。

毕竟现在南海上海盗们已经被肃清,正常贸易秩序已经建立了起来。

横山关气候舒适,动物众多,苏油便在这里避暑了几天,让石薇平正盛陈田他们这些将门去玩围猎。

王德也参与了,因为苏油给他们父子俩带来了一柄神机铳和一柄转轮铳,都是金银螺钿装饰的奢侈款。

这也是首效之功的好处,王珍父子是获赠大宋神机铳的头两位“异族”将领。

但是真要理论起来,王珍祖上,其实也是闽人。

长山山脉里猎物太多了,所谓“多虎,熊,野牛,麋,豹之属。鸟兽驯良,不知畏弓;麝麂满冈,鸣咆聒野。”

至少在大宋境内,没有这么好的猎场,哪怕是偏远的二林部,夔州,也不如这里。

石薇发现这里还是药物宝库,采药的兴趣比打猎还大。

王珍和苏油臭味相投,俩都是懒人,别人出去寻猎采药的时候,两人就泡茶聊天吃水果。

旧州的水果很多,很多苏油连名字都叫不上来。

有一种叫来禽的水果,像是一种大李子,味道也如同大李子,成熟的很甜。

还有一种叫乌榄,是橄榄的一种,但是个头比一般橄榄更大,品质更好。

王珍肠胃不是太好,石薇让王德猎了两头野猪,用乌榄给王珍煲野猪肚。

第九百三十章 世家的养成

后世乌榄在国内七月开始收获,而在占城,还要早上两个月,五月开始下树。

当地人用盐进行腌制,还用热沙子炒橄榄仁,然后取出来当做坚果,也可以榨油。

当然苏油一点都不馋橄榄的身子,他馋的是橄榄的核。

乌榄的榄核非常大,苏油收集了不少大核,准备带回去让巧手们搞成核雕,然后拿回汴京城去,让道隆大和尚买单。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作门类材料,明代常熟的王叔远首创以橄榄核雕制“东坡夜游赤壁”之舟,舟上舱轩篷楫,什物俱全,镌刻苏东坡等五个人物,精妙传神。魏学的名篇《核舟记》就是反映王叔远首创雕刻核舟之事。

还有明代夏白眼,在一颗橄榄核上雕刻十六个婴儿,童身只有半粒米大,“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人称一时圣手。

能够做到这个程度,除了匠人们巧夺天工的手艺之外,承载艺术作品的材料本身,也有独到之处。

橄榄核无论表里,均无明显纹路,质地细腻坚韧缜密,易于奏刀,可雕刻出细如发丝的精细工艺品,在不同深度无明显的色泽差异,艺术表现力极强。

且核质润泽,本身含有油脂,盘玩后能够迅速的红润包浆。

这个门类的艺术品起肇于明代,当年苏油搞非遗产业的时候,也曾经考察过舟山核雕,大体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

如今蜀工的工艺水准已经不输另一个时空的明清,完全可以将核雕这门手艺重现出来。

而对于喜欢雅玩,椰蒂念珠都能卖出天价的大宋人来说,橄榄核微雕工艺品,一定会风靡起来。

猪肚,要是按照现在占城人的手法来加工,那简直就是毒药。只有苏油才能将它变成美味的凉拌肚丝,三鲜肚条,爆炒肚头……

好吧人家本来也不吃这些个,按照王珍的说法,旧州港半斤一个的大虾它不香吗?

还有海豚,“豕头鱼尾,味甘香美,海中之极品也。”

我是多馋才会想着吃野猪肚?等下山后我给少保你弄一头海豚……

然后就被苏油海扁了一顿,海豚这么可爱的动物你们都下得去嘴?!你们怎么下得去嘴?!

王珍觉得很神奇,苏少保这样的头等大吃货,竟然对海豚,熊掌,象鼻,猩唇这些珍馐丝毫不感兴趣,自己推荐了几样珍贵食材,换来的都是海扁。

而对那些唾手可得,滋味却不那么好的食材,少保研究如何将之变为美食,每每孜孜不倦。

哦,明白了明白了,因为珍馐不是人人都吃得起的,而少保的目标,是将普通食材变成美味,成为人人都吃得起的“珍馐”,这才是伟大的少保大人的目标。

仁性天生苏明润,诚不我欺啊……

王珍顿时觉得自己和苏少保比起来,好渺小,好卑微,好贪鄙,好堕落……

其实这完全是王珍自己在过度解读,比如麂子也很可爱,然而苏油就没有对海豚的执念,他认为脆甜的麂子肉更加可爱。

还有甲鱼,准确说横山关的甲鱼应该叫山瑞,苏油也料理得浓油赤酱的,滋味相当不错。

应该说还是后世带过来的习惯和执念。

等到王德在五天里边打完了一百发子弹,将神机铳和转轮铳都变成了烧火棍后,一行人才下山,来到了旧州城。

枪弹在宁海军属于严格管制,王德以后再要使用,那也得打条子审批,还要办理《持铳证》才行。

旧州数百年来一直都是占城王都,历史遗迹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