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780 字 2021-07-07

见郏亶有些赧然,苏油赶紧说道:“不过功绩是巨大的,这放到历朝,都是了不得的大成就。”

“西汉文景之治,虽然‘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但是这是国库。”

“换到民间,也不过‘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刚刚解决温饱而已。”

“即便大唐贞观年间,我也曾与司马学士有过争论,太宗之德,在美治,廉政,强国,伦才,重法,纳谏。奠定了一个强国的政治基础。”

“至于人民生活,才能做到’行旅不粮,取给于路。’百亩宽户,方得裕如。”

“至如三十亩以下的小户,生计一样艰难。遇有水旱,同样要开仓赈济,移民他州就食。”

“从民力上说,反倒是到开元初期,可谓鼎盛。杜工部方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传世。”

“因此大宋他处不论,仅就湄洲来说,郏公和存中能让户有五年之积,这样的功劳,已经超迈汉唐了。”

郏亶连连摆手:“明润别闹,我们在湄洲小打小闹,岂敢和文景,贞观,开元三大盛世比肩。”

苏油笑道:“我说的,也只是在民间这方面。一个盛世,可不光光要民富,还得国强才行。”

“如今大宋不过刚刚扭转颓势,西夏未平,青唐未收,燕云未复。”

“河东河北,盗匪遍路,千里萧条。”

“内弊未除,外辱未靖,谈盛世,那还言之尚早。”

“所以需要我们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第九百三十六章 远虑纤图

说完一指满野的禾稻:“这才仅仅是开始,别忘了气候无常,五年之中,多为一丰,两平,两欠。”

“无远虑,必有近忧,无纤图,必作大患。户积三年,不过才刚刚具备最低下的抗风险能力,户积五年,还要加上官仓充实,才能完全抵御普通的灾年。”

“还有,不用几年,相信陛下就会有事于北方,到时候将大耗钱粮,难以兼顾南北。”

“南海郡纵然远隔万里,但是稳定至关重要。”

“至少要做到以一郡之粮,供四郡之需,才能让三郡全力发展工商,为朝廷输利。”

“要养活宁海军,还要供应来往的海舶蕃商,保证商道通畅,才能保住这方大好局面,不至于反复。”

“存中,郏老,你们肩上的担子,还重得很啊……”

沈括很有信心:“不怕,就算朝廷移民一时不到,如今我们也已经掌握了耕牛和骡马的繁殖技术。今年湄洲路整整能多出两万头牲畜,再给我三年,我能做到户户有耕牛!”

苏油笑道:“能给你的我可是都给你了,现在湄洲的大象比交趾还多,不过你这里交通全靠水,估计很快就用不上了,啥时候还我?”

沈括顾左右而言他,强行转移话题:“大象可用的地方多了,丛林里边开道拉木头必须用它们……你的职田牧场听说今年多出了一千多头牛?”

苏油抽了抽嘴角,从两浙路开始,沈村中赖账,都赖成习惯了。

看完了稻田,几人才下得城来,府衙里边,各级官员都在正堂外的阶梯下列队等待。

湄洲的官员,大多是久久等不来官职的选官,甚至是获罪发落的犯官,这次南海郡升为路治,这群人反倒是因祸得福,平白无故坐升一阶。

现在见到苏油,都是欢天喜地地大礼庭参。

这是歪风,人家蔡确蔡持正,当年在陕西就拒绝庭参上官,认为大家都是公务员,陛下的打工仔,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之分。

结果被丢到了冷板凳上晾着,直到不计较这些的苏油到任,才重新启用。

不过在大家都开心的时候泼冷水也不太合适,理学毕竟还讲究人情的,慢慢引导就是。

衙门总算是有些气象了,白墙青瓦,也设了鼓号旗牌。

看得出来,沈括还是个官迷,升路级干部之后,排场是一天都不能等。

阶陛下的大天井里,铺设的是清一色的花砖地板。

苏油一眼就能看出关窍,这是用水泥浇铸的方砖,然后趁还未干透的时候,用木模压出花纹,再在砂浆上刷上纯水泥浆料,让表面细腻光洁,估计沈括还让人用稻草粗磨过。

现在这样铺设出来,比交州四路转运司衙署还见气派。

换做一个小气的官员,沈括怕是又要挨整。

好在是苏油,只要你有政绩,爱摆排场那就是你的私事,属于个人爱好。

我虽然不赞成不鼓励,但是只要你不是逾制,没有贪污挪用,那就你开心就好,我管不着。

除了一众官员,这里还有几位真腊代表。

范师哲是老朋友了,除此之外,还有几位替真腊王打理商务的官员也在其中。

苏油微笑着对他施礼:“见过国师,对了,这次托二林部的朋友,给大师打造了一件薄礼,不成敬意,还望笑纳。”

这是一串念珠,是利用刚刚发现的二林部一种红色的玛瑙磨制出来的。

其实就是后世的南红,其中最珍贵的一种,色如柿子,与珊瑚有些相似,不过质地比南海珊瑚细密,颇受如今宗教界人士的喜爱。

真腊虽然从周边国家能买到很多宝石,但是这个可真见不着。

范师哲不禁大喜,躬身合适道:“没有想到少保大人还留意着小僧,真是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