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731 字 2021-07-07

这时城内电报班的一名小兵也抱着电报夹子跑了出来:“经略学士,宁夏城急电!”

沈括将电报取过来,神色惊疑地看了,将之交给两位钤辖,然后来回踱了几步,突然站定:“李达,你带三百厢车鼓噪而进,沿途散布消息,就说是携带十万人的口粮,要去保安军交割。人数嘛……给你一千五!”

李达才看完电报,急道:“我手底下都是孱弱的乡军,要对付的却是梁永能!”

沈括神色却淡定了下来:“无妨,现在的梁永能,不过是惊弓之鸟,他可是吃过种太尉的大亏的!嗯我想想……你就宣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军就在后面。”

“时间紧急,就带这装好的三百大车去!记得打八郎的旗号!”

李达不禁失色:“这么多辎重,那不是羊入虎口?白白便宜了敌人?”

沈括说道:“如今已然别无他法,只得诈他一诈,待你见到夏人,便在金明寨下大路上列车阵,拦住其去路。”

说完又安排焦思耀:“你带延州剩下的两千五百州军,赶紧去金明寨埋伏,待夏人前锋过得一半,便大张旗鼓,从寨上冲下来!做出与李达邀击夏人之状!”

“可是……”焦思耀都傻了:“大张旗鼓,那也得有旗有鼓才行啊!”

李达说道:“还要有军器!”

“啊——”沈括躁郁地将幞头摘下来抛在地上,痛苦地抓着头发:“机宜司到底在搞什么鬼!这么大一支人马,睁眼瞎吗?!等等等等……”

沈括爬到一架厢车旁边,将车门打开,将上边的包裹丢下来:“让厢军们全部换装!红袍,皮带,皮靴,皮盔!”

李达傻了:“这……这是五郎的军需,谁敢乱动,要被五郎砍头的!”

“现在命都快保不住了,还顾忌被砍头?!我们就是要伪装成正军!”沈括骂道:“还有!将战衣一个袖子打个结,然后那木杆穿进去,不就是红旗?!老焦,旗帜也算是给你备齐了!”

站在厢车上,沈括看到城外连绵的秋草,突然一个主意冒了出来,从厢车上跳下来:“立即派人,收集全城的瓶瓶罐罐!我去配置猛火油,快快快!”

延州石油多的是,第一代猛火油就是原始的石油,延州一带,“皆掘地做大池,纵横丈余,以蓄猛火油”,用来防御外族侵略者的骚扰。

后来苏油点开了石油化工科技树,石油产品才开始细化。

所有产品里边,最受欢迎的就是石蜡和煤油,风靡大宋;然后就是润滑油和凡士林,分别用于机械和医药,化妆品;剩下的沥青用于铺路,防潮,防水;柴油用于防虫,杀虫。

最没有用的就是汽油,易挥发,易燃,极度不安全。有时候被工人们用作洗涤剂,浸泡防锈液,都常常引发事故。

它的最大功用,就是拉到敌人的草场上纵火。

沈括是一个万金油科学家,来到延州之后,就主动研究起了汽油的“钝化”方法,目标就是让汽油变得像煤油那样相对稳定。

这玩意儿现在就是废物,延长油田几家化工厂里多得不要不要的。

沈括对汽油的钝化剂研究不过就是几个方向——凝胶,固体粉末,吸附性物质。

最后弄出来的东西,苏油也不知道是不是后世的“莫洛托夫鸡尾酒”,反正从狄咏守环州和种谔烧铁鹞子的效果来看,至少纵火性能相当不错。

这玩意儿本来就是沈括的发明,因此只用了半天时间,他就带领着工人轻车熟路地搞了上千个瓷罐燃烧瓶出来。

另一边,由李达和焦思耀易装成的两支盗版鄜延军,也新鲜热辣地出炉了。

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虚张声势

表面镇定异常地送走了二人,沈括立即命令延州四门落锁,跑到城头上跪下,摆上香案祈祷:“诸天神佛,六路管辖山水神灵,沈括知错了,真知错了……但求绕过这遭,沈括立即遣官分告,牲礼必备……南无阿弥陀佛三清道君……”

沈括心中已经将这件事情的锅背到了自己背上。

因为之前赵顼就曾经专门给沈括下达过旨意:“官军非久出界,管下名山灵祠,当申祷告。今降封香五合,括可躬为祝文,精虔分命官致祷讫奏。”

然后沈大科学家认为陛下这是乱命,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几路大军的后勤支应都忙不过来,哪里有心思写什么祝文?!

于是一拖再拖,拖到那五盒封香都不知道丢哪儿去了。

结果延州突然莫名其妙冒出来一支夏军!

除了神佛菩萨降罪,这尼玛还能怎么解释?!陛下明见万里细察秋毫,可自己怎么就给猪油蒙了心呢?!

……

延安府北面的金明寨,是离延安最近的一系列寨堡的总称,最南边的一个,离延州城不过数十里。

那里曾经是宋夏著名的三川口战场,西夏天才战略家李元昊,曾经率领十万大军,在这里全歼了环庆副都部署副总管刘平、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孙两路大军。

三川口之败,范雍作为帅臣指挥失当要负主要责任,而宋军后军都监黄德和贪生怕死,临阵脱逃,当负次要责任。

而刘平与石元孙,以及他们的手下,平心而论,当得起英勇忠义,拼死血战八个字。

最可恨的是黄德和逃回之后,反诬刘平降敌,刘平家属被官方逮捕。

幸好金明寨有两士兵逃回说明真相,仁宗命殿中侍御史文彦博在河中府置狱,派庞籍前往调查。

之后二人发现,两名逃回的军士,竟然“被失踪”了!

很多边民也要告御状说出真相,但再次被人阻止。

二人立即感到事态严重,上报中央,富弼发现后立即向仁宗皇帝报告了实情。

恰在这时,被夏人俘虏的宋朝大将卢政逃回。

这一次终于失踪不了了,文彦博和庞籍立刻展开调查。

朝中韩琦,范仲淹纷纷出来说话,要求还原真相,安抚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