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016 字 2021-07-07

北宋群臣,基本上都不懂妥协,懂妥协的,基本名声都很差。

既懂妥协有懂斗争,还有好名声的,除了富弼,没有啥人了。

韩琦过于刚烈,王安石一掷不回,司马光坚决不合作。

富弼则是为了这个国家,宁愿忍受这些委屈。

没有和韩琦彻底破裂,没有和王安石坚决不合作,在自己的履任上,一直努力完成自己的职责,哪怕是自己的建议经常被当政者弃如敝履,哪怕那些履历和能力不如者,一次次超越自己,站在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上。

如果富弼有翻手为云的能力,他其实就是另一个苏油。

因此富弼对苏油格外的看重和爱护,苏油对老头也格外的感恩和欣赏。

我会把你遭受的这些委屈,写到我的日记里,今后会让世人看到,可以为明润平反。

只这一句话,就能让苏油感激老头一辈子。

富弼的死后荣光,无需苏油再去装点,赵顼览奏之后,震惊痛悼,辍朝三日,追赠太尉,亲自撰写祭文祭奠。

时人评价:“今辅诩之臣,抱忠义之深者,莫如富弼。”

秋,江、淮等路发运司岁漕谷六百二十万,副使蒋之奇领漕事,以是月至京师,入觐。

又是一年大丰收。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蒸汽机车

八月,辛卯,蒲宗孟罢。

先是宰执同对,帝有无人才之叹,宗孟曰:“人才半为司马光邪说所坏。”

帝不语,直视宗孟久之。

宗孟惧甚,无以为容。

帝复曰:“蒲宗孟乃不取司马光邪?未论别事,其辞枢密副使,朕自即位以来,唯见此一人。他人虽迫之使去,亦不肯矣。”

又因泛论古今人物,宗孟盛称扬雄之贤,帝作色曰:“扬雄剧秦美新,不佳也。”

罢朝,王安礼戏宗孟曰:“扬雄为公坐累。”

至是御史论其荒于酒色,及缮治府舍过制,遂守本官,知汝州。

复以王安礼入朝,为尚书左丞;吏部尚书李清臣为尚书右丞。

原尚书右丞蔡京,出知成都府。

这是一道不容蔡京异议的任命,也是蔡确的饮鸩止渴。

小蔡飞刀实在是太厉害了,简直防不胜防,冷不丁的就要中招,搞得蔡确有些烦躁。

邢恕出了个主意,让他去成都啊,蜀中是苏油的发迹之地,也是他的老巢所在。

蔡京是苏油的走狗,现在让走狗去给主人看家,狗子难道还敢拒绝?

蔡确一拍大腿,绝妙啊!

蔡京履历有短板,那就是外任经验不足——这娃没做过外路一把手。

所以丢他到成都去,这就不是打压,是锻炼,是完善履历,是为下一步提拔做准备。

当过尚书右丞,这就相当于做过以前末位的参政,再去成都府一任,混个“懂经济”的标签,回到汴京,就是户部尚书左丞,门下侍郎的最佳人选。

当年张方平就是这样的路子。

蔡京拿到这道任命也很高兴,苏油给他的信里说,去年丝路打通,今年西域客商完成了初期的试探,尝到了甜头,接下来会商路大兴。

蜀中的货品,这就有了新的外销渠道,蜀中经济还要抬头。

还有移民,明年苏油会搞技术移民,继续吸引人才,需要有人在蜀中配合。

多方有利,这生意做得。

不过蔡京还是上书赵顼,说朝廷的任命当然不容推辞,但是将我调到蜀中,是不是朝中重臣以为我平时说话太多了啊?

无过外任,朝廷总得给个说法才行啊。

临出门还丢了蔡确最后一飞刀,还捞了个端明殿学士的头衔,是赵顼以为他受了委屈,特意安排的。

在丰收的元丰六年里,用两个字可以形容宁夏三路,就跟屁颠屁颠去成都赴任的蔡京一样——血赚。

锅驼机的使用,最方便的就是沙州的五千顷棉田。

棉花收到田边,直接用锅驼机带动脱棉机,将棉籽和棉纱脱开,做成粗棉包装车拉走,剩下的棉籽留着榨油做肥皂,工作量比以前少了很多。

熟麦也是,巢谷命族人直接在田边脱粒,秸秆一把火就烧了肥田。

收到巢谷的来信,苏油心疼得直跳,对已经来兴州入学,今天被带出来观看麦收的巢国栋说道:“你爹可真败家,以前在蜀中,稻草都是农家一年灶房里的燃料。”

巢国栋却得意洋洋:“我们都烧煤的。”

说完从怀里摸出一把粗糙的匕首:“我们金工实习课做的,干爹,这个送你。”

苏油接过来眼泪都差点掉下来了:“还是干儿子好啊,亲儿子只知道顾着他妈……哎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