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节(1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007 字 2021-07-07

因为蔡确是靠整人上的台,这么些年迭兴大狱,打击异己,仇家遍布。

他在朝中民间的声名都快臭大街了。

于是抢先创“六议”入奏,对司马光的上书提出了“改进意见”,指出一概受理是有问题的,比如“阴有所怀,犯非其分,扇摇重机,迎合旧令,侥幸希进,眩惑流俗”这六种谏议,有一相犯,应该立罚无赦。

太皇太后又遣使将蔡确的奏表转给司马光,征求他的意见。

由是“六议”之论,为天下所知,蔡确的名声,因为此事更加臭了。

……

眉山,可龙里,苏油刚刚结束守制,就收到了赵顼驾崩的消息。

还有太皇太后任命其为司徒的诏命。

自己在可龙里埋头著述,其目的就是在根本上断了封建皇权的根子,结果却收到了三公之命,而且赵顼临终之前,指定自己为皇帝的师傅,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皇帝这个群体,苏油是极度没有信任感和好感的,但是人到中年,很多事情,却有了自己的领悟。

比如皇帝中的一些个体,苏油怎么都生不出讨厌的感觉来。

比如仁宗,比如赵顼。

仁宗虽然在一生里边也有些错失,优柔寡断,但是个人品行比较高尚,关键是对苏油这个小神童,是格外的关怀。

赵顼就有点搞笑了,这是一个到了快四十岁都还比较中二,心态一直停留在愤青状态的中年人。

这两个人都不是什么优秀的君王,但是他们具备其他优秀君王都没有的品质,就是其心中的“人性”,远大于“神性”。

所以苏油在心目中,一直将仁宗当做一个慈祥的长辈。

而赵顼,则有些像那种经常被降头,盲目冲动,时不时就会搞出些状况,需要有人经常给他驱秽解嗨,为他不断操心的中二朋友。

在真实历史上,赵顼的一生都在尽力拼搏,一直坚定不移地迈动着自己通往理想的中二步伐。

哪怕他是那样的步履维艰,哪怕最后路上只剩下他孤零零一个人,他的目标,从来都没有变过。

在对理想的坚持这一点上,赵顼其实值得钦佩,然而他临死前发出的那声“朕好孤寒”的慨叹,真是如雪一般的寂寞。

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风向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赵顼如今的功业,已经超过了大宋任何一位君主,因而也有了无数的支持者,拥护者,崇拜者。

苏油知道,即使自己没有在他的身边,赵顼也不会再如历史上那般感觉到孤寒,弥留之际,他最多只会遗憾,没有能在自己的手里完成大宋最后一步大棋。

赵顼从来不自私,性格也不坏。

赵顼的人性,从他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让御史攻击韩琦迫其退位,之后又在韩琦陛辞的时候,与之相对痛哭的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那一次他的确用了不正当的手段,因而在见到受害者时,感到内疚和羞愧。

从之后他给韩琦和韩琦后人的荣誉来看,苏油不认为赵顼的那一次的哭泣是在表演,恰恰相反,正是他内心的真实反映。

历史上有过无数的君王,可能够为自己迫害臣子的行为而羞愧到哭泣的,又有几个?

要是帝王们自己有个朋友圈的话,赵顼如此“拙劣”的表现,无疑会引发帝王们的群嘲。

他们的内心当中,只怕更多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哪怕那个臣子并没有过错。

因为他们是神,是天之子,代表着永远的正义。

他们的威严,权势,基业,让他们从来都会坚决出手,去抹平那些对皇权构成“潜在”威胁,身带“未犯之罪”的臣子们。

未犯之罪,换一个名词,就是“莫须有”。

秦桧用这个理由杀岳飞,因而被世人唾弃了千年。

然而非常双标的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帝王们身上的时候,直到千年之后,都还有人为这样的行为寻找借口,认为他们的行为是正当的,合理的,是有足够的理由颂扬的。

还是那句话,或者当时他们的行为是必须的,但是以未犯之罪而杀人、抄家、灭族,是否真的值得颂扬?

永远不值得。

因为他们不能自作主张的预判。

只有神才能预判,而他们,终究都不是神。

因此赵顼的这一点品质,让苏油觉得弥足珍贵。

但是他不敢救,任何一个帝王,他都不敢救。

他有自己的使命。

石薇来了,见到看着山下的田野,溪流,山村出神的苏油,轻轻从背后搂住他。

苏油说道:“陛……先帝龙驭了。”

“嗯。”石薇轻声说道:“小油哥哥你别太难过。”

“太皇太后的诏书已经到了眉山,要我们立即启程回京。”

石薇说道:“那就走吧,我去眉山学宫将龙老当年留下的戒尺取来,这次你一定要摆出为父的威严,狠狠揍扁罐一顿。”

“呃……你跟漏勺还真是一伙的……”

夏,四月,丙寅,帝初御紫宸殿。